羅琦
(長葛市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許昌 461500)
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治及預后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羅琦
(長葛市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許昌 461500)
目的分析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治及預后評價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長葛市人民醫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診治的肺癌患者54例為肺癌組,選取同期在長葛市人民醫院治療的非肺癌患者50例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等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結果肺癌組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肺癌組患者CEA、NSE、CYFRA21-1陽性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肺癌患者CEA、NSE、CYFRA21-1 3指標聯合時敏感度、特異度顯著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時的敏感度和特異度(P<0.05)。肺癌組患者術后1個月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明顯低于術前(P<0.05)。結論CEA、NSE、CYFRA21-1等腫瘤標志物不僅可用于肺癌診斷中,還可對患者的療效及預后進行評估,在臨床中應重視這些指標的檢測。
肺癌;腫瘤標志物;預后;療效
肺癌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且近年來在生活環境不斷惡化、空氣污染日益嚴重、不良生活習慣逐漸養成的背景下,發病率逐年增高,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統計顯示,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15%左右[1],對此類患者盡早診斷、及時治療可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在肺癌早期診斷中,腫瘤標志物是其輔助診斷的重要參考[2],常用的腫瘤標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等。本次研究選取54例肺癌患者與50例非肺癌患者,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各腫瘤標志物的檢測結果,并對上述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療效及預后評價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
1.1臨床資料選取長葛市人民醫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診治的肺癌患者54例為肺癌組,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為37~78歲,平均(62.3±8.4)歲;病程為3個月~1 a,平均(6.5±1.2)個月。所有患者均經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33例,腺癌9例,鱗癌12例。選取同期在長葛市人民醫院治療的非肺癌患者5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為38~78歲,平均(62.5±8.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檢測方法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EA、NSE、CYFRA21-1等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均通過羅氏Cobas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以雙抗加薪磁微粒電化學發光法進行檢測,所用試劑均是原裝配套試劑。患者術前均留取保本,術后1個月留取標本,標本:分別在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3 ml并放入促凝管內,及時進行血清分離,獲取血清并置于一次性塑料離心管內冰凍保存。在做好檢測試劑、儀器質控后,自冰箱中統一取出冰凍血清并復溶至室溫,在2 h內上機檢測。
1.2.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展開肺腫瘤切除術治療,部分實施放化療。
1.3診斷標準當CEA≥20 ng/ml時判定為異常;CYFRA21-1≥3.3 ng/ml時判定為異常;NSE≥14.5 ng/ml時判定為異常。各指標聯合檢測時,有1項指標異常,則可判定為陽性[3]。

2.1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肺癌組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肺癌組患者CEA、NSE、CYFRA21-1陽性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肺癌患者CEA、NSE、CYFRA21-1 3指標聯合時敏感度、特異度顯著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時的敏感度和特異度(P<0.05)。見表2。

表1 兩組腫瘤標志物術前檢測結果分析

表2 兩組腫瘤標志物術前檢測中各指標敏感度
2.2肺癌組不同時間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肺癌組患者術后1個月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明顯低于術前(P<0.05)。見表3。

表3 肺癌組術前、術后1個月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分析
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逐漸升高,對此類患者盡早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肺癌的臨床診斷主要依賴于影像學檢查、組織學檢查兩種方法,然而這兩種檢驗方法均有其局限性,統計顯示肺癌患者中70%~80%在確診時已屬于晚期[4],此時很多患者難以接受最為有效的手術治療,生存時間較短[5]。故而探討更為簡便、有效的診斷方法,對肺癌患者盡早診斷有重要意義。
CEA最早發現于胎兒腸組織與結腸癌中,故名為癌胚抗原。其由胃腸道細胞分泌,屬于糖蛋白,一般正常人體中CEA含量較少,而腫瘤患者體內CEA含量較高,故而這一指標是肺癌診斷中應用最早的一種腫瘤標志物,肺癌患者CEA陽性率高達40%~80%。本研究中肺癌組患者CEA陽性率為74.1%,明顯高于對照組。肺癌患者、胰腺癌患者、大腸癌患者體內CEA多會明顯升高,而非特異性結腸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妊娠期、吸煙等人群血清CEA也有一定程度升高,且部分良性疾病與肺癌外的其他惡性腫瘤CEA也會升高,故而CEA不可作為惡性腫瘤特異性的標志,只能作為輔助檢驗指標[6]。而CEA對于非小細胞肺癌鑒別診斷大有助益,尤其是聯合細胞角蛋白19片段檢查時應用價值更高。因此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而言,CEA檢測在對其預后進行評價時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另外,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檢測、疾病復發檢測中,CEA也有較高應用價值。
NSE屬于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5中同工酶的一種,不具備篩查工具的特異性與敏感性。然而NSE可作為小細胞肺癌診斷的輔助指標,是小細胞肺癌診斷中公認的最有價值的一種腫瘤標志物[7]。疑似惡性腫瘤患者血清內NSE明顯升高時,應首先懷疑其是否為小細胞肺癌。NSE中等程度升高在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胰腺癌、肺部良性疾病中均可見。雖然NSE濃度和腦部轉移及其他轉移部位之間并無相關性,然而其和疾病進展、臨床分期等有良好相關性。對于肺癌患者治療監測,NSE有重要意義,一般在首個化療周期開始后的1~3 d,NSE濃度會有暫時性升高,這是因為腫瘤細胞發生溶解[8]。這一現象在首個化療周期結束,或在持續1周之后結束。相反,若患者對化療無反應,則其NSE濃度一般會持續增高,或者不會降低至參考范圍以內。對于肺癌患者的預后評估,NSE也同樣可發揮重要作用,如在病情緩解期間80%~96%的肺癌患者NSE水平正常,疾病復發時該指標又會明顯增高。在小細胞肺癌治療中NSE也顯示出巨大監測潛力與疾病復發檢測作用。本研究中肺癌組患者NSE陽性率為51.9%,明顯比對照組高。
CYFRA21-1為細胞角蛋白19的片段,細胞角蛋白19屬于酸性蛋白質,正常組織的表面有廣泛分布。肺鱗癌與腺癌中細胞角蛋白19均有所表達,腫瘤細胞若凋亡則其細胞角蛋白降解并被蛋白酶所激活,之后向血循環釋放,致使血液中CYFRA21-1水平升高。CYFRA21-1為肺癌診斷常用輔助指標,其表達強度和組織學類型之間有密切關系,小細胞癌中最弱,腺癌較高,而鱗癌中表達最強。部分良性疾病、婦科腫瘤、泌尿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也可見CYFRA21-1升高,因此該指標不適宜用作肺癌篩查及診斷,但若肺癌患者無法活檢時,這一指標對可逆肺部腫塊鑒別十分有利,因此CYFRA21-1可用作肺癌輔助診斷的重要工具。本次研究中肺癌患者CYFRA21-1陽性率為77.8%,明顯高于對照組。
對組織來源不同的肺癌患者,幾種細胞因子表達存在一定差異,故而在臨床診斷時將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有助于對肺癌進行明確診斷。本研究中肺癌患者CEA、NSE、CYFRA21-1 3指標聯合時敏感度、特異度顯著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時的敏感度和特異度,說明3指標聯合檢測可使肺癌診斷效率大幅提高。另外,肺癌組患者術后1個月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明顯低于術前(P<0.05),可見這3種腫瘤標志物對肺癌患者療效及預后的評價十分有利。
綜上,CEA、NSE、CYFRA21-1等腫瘤標志物不僅可用于肺癌診斷中,還可對患者的療效及預后進行評估,在臨床中應重視這些指標的檢測。
[1] 夏寧,張宇,郝可可,等.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肺癌的臨床應用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12):1784.
[2] 梅芬,盧忠心.肺癌腦轉移與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關系[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6,32(1):96-98.
[3] 倪軍,郭子健,張力.單獨與聯合檢測四項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內科雜志,2016,17(1):25-30.
[4] 蔡華榮,江躍全.Notch1和Bmi-1蛋白在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5):683-687.
[5] 支修益,姚舒洋.腫瘤標志物在肺癌患者管理中的研究進展[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5,36(6):986-991.
[6] 陳平,王鍵.肺癌干細胞富集及相關標志物的表達[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14):2167-2171.
[7] 劉桂玲,馬仁龍,萬仁明,等.腫瘤及骨轉換生化標志物聯合檢測對肺癌骨轉移的診斷價值[J].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5,35(1):63-64.
[8] 汪廣杰,王東,張濤.血清多種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重慶醫學,2015,44(13):1759-1761.
R 734.2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23
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