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云
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臨床效果觀察
崔紅云
(周口市中心醫院 腎內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探討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RA)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周口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8例RA患者,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各39例。給予對照組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給予觀察組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左卡尼汀治療。4個月后,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Hb)及紅細胞壓積(HCT)水平變化情況;并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兩組治療前Hb、HC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b、HCT水平均有所提高,且觀察組各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2.82%)與對照組(7.6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腎性貧血患者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有利于糾正患者貧血癥狀,且具有較高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腎性貧血;促紅細胞生成素;左卡尼汀;臨床效果;安全性
腎性貧血(renal anemia,RA)是慢性腎衰竭的常見并發癥,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腎臟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或尿毒癥毒性物質對紅細胞生成及代謝產生干擾而造成的一種貧血。研究證實,紅細胞生成減少、壽命縮短及丟失增加是RA主要發生機制[1]。故臨床多采用重組人類促紅細胞生成素對其治療,但由于部分患者可出現促紅細胞生成素抵抗情況,因此,單純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難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左卡尼汀是一種生物抗氧化劑,對清除自由基、提高紅細胞膜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選取周口市中心醫院78例RA患者,分組探討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RA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周口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8例RA患者,均符合RA相關診斷標準[3],排除嚴重營養不良或非慢性腎功能不全所致貧血患者。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各39例。觀察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為24~73歲,平均(45.58±9.54)歲;對照組男19例,女20例,年齡為23~73歲,平均(45.17±9.73)歲。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及疾病嚴重程度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促紅細胞生成素相關藥物雪達升(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73009)治療,每周75~150 IU/kg,分2~3次進行皮下注射,1個月后,如果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可根據臨床療效每周按15~30 IU/kg標準增加劑量進行治療。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左卡尼汀(商品名為律定方,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372)治療:初始劑量為10~20 mg/kg,與生理鹽水5~10 ml混合稀釋后靜脈注射,3次/周,3~4周后調整劑量為5 mg/kg。兩組均于治療4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治療前后Hb及HCT水平變化情況,采用微量毛細管比容法測定HCT;以比色法檢測Hb。②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2.1HB、HCT水平兩組治療前Hb、HC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Hb、HCT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B、HCT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2.2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2.82%)與對照組(7.6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9,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慢性腎衰竭患者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血小板減少、貧血、白細胞異常等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并以貧血最為常見。由于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所致的紅細胞生成減少、壽命縮短及丟失增加等是RA發生的主要原因,故以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可取得一定臨床效果,但若大劑量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可引起血栓形成、血壓升高、過敏等不良反應,因而標準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仍未達到有效糾正貧血的目的[4]。
左卡尼汀是一種低分子量化合物,作為左旋肉堿也是人體細胞的基本組成成分,本品具有保護細胞膜、抗氧化、促進蛋白質降解的功能。此外,其可促進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成進而為細胞提供能量。Hb是紅細胞重要組成部分,可與氧結合并對氧與二氧化碳具有運輸作用,也是反映貧血及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HCT是指一定容積全血中紅細胞所占比值,其測定的臨床意義與Hb基本相同,常作為臨床診斷貧血及分類的關鍵指標。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其Hb、HCT水平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提示聯合用藥通過調節Hb、HCT水平,有利于緩解RA貧血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臨床研究發現,慢性腎衰竭患者左旋肉堿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而機體中缺乏肉堿可造成正常紅細胞脆性增加,使其壽命明顯縮短,進而引發RA[5];此外,還可致使機體對促紅細胞生成素抵抗增加,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左卡尼汀作為左旋肉堿,可減輕細胞長鏈酰基肉堿大量積聚,使紅細胞膜脂質成分發生改變,進而增加紅細胞對應激反應的抵抗作用,并使紅細胞脆性降低,延長其壽命,配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RA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有利于糾正患者貧血癥狀,臨床效果顯著,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許宏敏,邵新華,張鳳美,等.促紅細胞生成素、血清鐵、網織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聯合檢測在老年腎性貧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0):2516-2518.
[2] 黃波,丁躍有,曹佳齊,等.促紅細胞生成素結合左卡尼汀對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貧血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3):6741-6742.
[3]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543-548.
[4] 韋振忠,吳杰.左卡尼汀與促紅細胞生成素聯用治療維持性血透腎性貧血臨床探討[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4):108.
[5] 申玉蘭,張勇,劉海鵬.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4,10(1):43-44.
R 692.5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34
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