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
摘要 立井在煤礦生產中擔任著提升煤炭、矸石、下放設備和升降人員的重要任務,因此其在煤礦生產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煤礦立井井筒裝備安裝工藝對于煤炭企業來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術。本文首先簡單地介紹了煤礦立井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其次,闡述了傳統的煤礦立井井筒裝備安裝工藝跟一次成型安裝工藝的區別,重點論述立井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和應用效果,期望能在煤礦的生產安裝中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立井井筒;一次成型;安裝
中圖分類號 TD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6)12—0066—02
煤礦立井井筒裝備的組成一般包括罐道梁、罐道、管路、梯子間和支承結構等。立井井筒裝備安裝的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煤礦企業的正常投產情況,而且還能影響到礦井日后的日常運行與維護。
1煤礦立井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概述
安裝煤礦立井井筒裝備存在非常多的工藝技術,目前形勢下大都應用三層托盤充當施工平臺來安裝輔助設施(電纜、管道、托架、管路、罐道梁、托架孔等)。其重點施工工藝技術是一層一層地由井口往井底安裝各種煤礦設備,并且借助多層托盤的安裝優勢,一次性地安裝井筒里面的各種金屬托座、梯子、罐道梁。通過兩臺穩車的鋼絲繩提升吊盤,將多根鋼絲繩布置在罐道當中,進而跟各種施工環境的要求相符合。可以說,多層吊盤施工工藝技術實現了施工效率的大大提升,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防護系數,從而具備一箭雙雕的功能。
2傳統安裝工藝技術與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的比較
傳統意義上的立井井筒安裝工藝技術的進行是正裝分次,其根據從上至下的順序進行有效地安裝,分別對井筒當中的罐道梁、電纜支架,以及梯子圍欄等進行安裝,再從立井井底按照從下至上的順序安裝管路與管道,在最后的時候對井筒的電纜進行敷設。傳統的煤礦立井井筒安裝工藝技術面臨的問題是在安裝立井井筒的時候,要求拆除立井井筒的封口,并且需要把井筒當中的鑿井裝置與設施提到地面,結合安裝井筒的實際情況對吊盤進行加工,然后再安裝井筒設備;在安裝的時候,要求對井口封口、電纜、通訊、壓風管路等進行重新地設置;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求對井架導向輪進行調整。總之,傳統的煤礦立井井筒裝備的安裝工藝技術面臨重復性、施工時間長、工序繁瑣、綜合效益不高等一系列的問題。
煤礦立井井筒裝備的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是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從立井井底往上安裝煤礦設備,借助多層吊盤一次性地安裝完成管路、梯子間,以及電纜支架等設備。借助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能夠使傳統意義上的煤礦立井井筒裝備安裝工藝技術中面臨的問題解決,比如確保安裝的安全性以及提高安裝速度等。鑒于此,倡導廣泛地應用煤礦立井井簡裝備的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
3煤礦立井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
3.1安裝之前的準備工作
施工人員先是對圖紙進行熟悉,把握有關的施工指標,以及學習安全施工規程等,做好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像是準備好一系列的施工材料,以及對一系列的材料進行編號和分類,進而便于施工的進行。再安裝井筒裝備錢,組裝好大線車、封口盤、吊盤、井蓋門等設備。施工人員借助多層吊盤先安裝梯子梁、電纜托架、金屬托架、罐子托架,以及管道等等。
3.2井筒的定位放線
將測量平臺布置在井口,將四根鋼絲繩下放,以充當施工測量線,然后結合進口標高將測量鋼尺下放。鋼絲繩測量線重點是對各種管座、梯子、錨桿孔進行定位,垂直鋼尺是對一系列設備的垂直位置進行確定。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實時地檢驗鋼尺與測量線的精度。結合施工實際測量的數據和設計圖紙對梁窩和錨桿的位置加以確定,進而便于接下來的安裝。
3.3安裝梁和錨桿
先是通過42mm直徑的鉆頭在之前確定好的錨桿處打眼,在打完錨桿眼之后,需要借助高壓水槍對孔里面的雜物進行清理,進而保障順利地安裝錨桿。在安裝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錨固桿體的深度,在卡主桿體的情況下需要重新進行安裝,在完成安裝之后的相應固化時間段之內不可以出現撞擊的現象。對于梁架的安裝,需要在測量垂線的下面每間隔50m的距離增加一道卡線板,進而對梁垂直位置予以確定,需要確保梁窩底和墊板間至少90%的接觸面積,設置的連接位置需要跟設計的需要相適應。堵填梁窩使用的混凝土的強度需要在井壁設計強度之上。除此之外,在梁窩漏水的情況下需要實時地預埋導水管,進而確保順利地開展作業。
3.4安裝罐道與梯子間
需要認真地根據指標連接梁、梯子、梯子間平臺,固定的網板和隔板需要跟設計的施工需要相適應。針對加工木罐道需要適應下面需要:平面當中的扭曲每米需要補償1mm,縱向單向彎曲度需要在全長的1\1000以下,允許3mm的誤差范圍。除此之外,在安裝之前需要對材料實施防腐處理。并且,在安裝木罐道的過程中,需要確保罐道的垂直性,在平面位置允許的誤差范圍是8mm,而兩罐道之間的間隙需要在5mm以下。
3.5安裝管道與敷設電纜
在安裝完成罐道之后,就能夠借助吊盤下放井筒管路且實施安裝;在安裝之前需要認真地結合設計圖紙對管路各個部分的尺寸大小進行檢查,需要控制直管的彎曲度為每米5mm之內;同時安裝井筒的管路以及供水管路和供風管路的降壓設備,進而便于調試和連接設備;需要借助從上到下的安裝方法來逐層地安裝各個位置的管路。在電纜的敷設前需要改裝天輪,進而跟下放電纜相適應;在敷設電纜的過程中需要將剎車設備和向導設備安裝在電纜的兩頭;在敷設完成電纜之后,需要重視電纜在變電所和管道接口位置預留相應的長度,且保護以及固定完成敷設的電纜。
4煤礦立井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的應用效果
事實表明,在煤礦立井井筒裝備施工中應用煤礦立井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技術能夠實現理想的應用效果:1)能夠使施工的周期顯著地縮短,像是傳統的煤礦立井井筒裝備安裝施工工藝技一般術需要22天,而煤礦立井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技術僅僅需要15天,進而能夠大大地減少成本支出;2)施工的環節都非常簡單,相比較于傳統的安裝施工工藝技術,不需要分次安裝管道和罐梁以及多次改絞兩套設備。借助錨桿眼位導向的環形模具,能夠按照次序打出相同層的所有錨桿,這使在井壁確定錨桿眼方向和位置的工序簡化;3)大大的地提升了施工的安全系數。傳統的安裝施工工藝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施工人員增加了在井筒當中的工作時間,進而增加了危險系數,而一次成型安裝施工工藝技術的周期短,工作人員大部分的時候都在吊籠當中作業,這使工作人員的作業安全系數大大地提升;4)對于建設單位而言,實現了煤礦生產準備時間的縮短,進而能夠實現更加理想的經濟效益。
5結論
實踐證明,立井井筒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施工效率較高,工期較短,綜合效益明顯。為保障立井井筒一次成型安裝工藝應用質量,對其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究。合理應用一次安裝工藝,從而確保實現井筒裝備一次成型安裝綜合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