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珍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感受與理解的能力,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由于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存在諸多不足。文章將圍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提出了應對的教學策略,總結了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現階段農村課堂教學大多還停留在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本應該起主導和點撥作用,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但實際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角色本末倒置。這樣學生便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遇到實際問題時不能靈活解決。有的教師只會照本宣科,拿著教材一講到底,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也沒有自由討論的時間,這樣的教學與時代脫節,缺乏創新。在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喜歡讓學生做數不清的閱讀題,以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殊不知這樣會使學生失去拓寬知識面的機會。因為學生做大量的閱讀題,使用的方法和技巧都是相同的,實際上達不到真正提高技能的目的。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很多教師選擇讓學生閱讀小學生精品作文,甚至要求能背誦下來,不注重課外閱讀的積累。時間一長,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逐漸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再加上大多數農村家庭經濟水平不高,許多學生的父母都在外務工,學生在家時缺乏監督與指導,沒有讀書的氛圍,從而與城市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
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感悟和體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促使學生去感受閱讀的魅力。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教師問:“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當然是小鳥說得對,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還有的說:“青蛙說得也對,它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真實情況,看到天就井口那么大?!边@時教師豎起大拇指為他們點贊。教師繼續追問:“如果青蛙跳出井口看到天會怎么說呢?”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在語文課堂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多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討論的形式可以是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鼓勵學生自由想象,自由說出自己的見解,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才更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另外,教師在教學評價中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想法,不可嘲笑學生。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引導和點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當有學生在課上勇敢提問時,教師不可打斷他們,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問題并為學生解答,也可鼓勵其他學生多提問。在課堂上,教師應避免滿堂提問學生,因為這樣的提問方式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二)采取多樣教學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式教學,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缎抡n標》建議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采用啟發式、談話式、討論式、激勵式等教學方法??梢栽诎嗉墐炔拷M織閱讀比賽,比比誰讀的書最多,誰得到的感悟最深刻,對贏得比賽的同學予以一定的表揚和獎勵,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參賽。這不僅會激起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同時還能創造一個和諧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融入其中,快樂而又認真地學習??梢远嗯e辦一些讀書交流活動,比如詩詞朗誦會、讀書筆記展等。還可以在教室設立一個讀書角,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捐出自己最喜愛的圖書放在讀書角,大家互相交換著看。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選擇好的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分為課內閱讀材料與課外閱讀材料。教師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來教學課內閱讀材料,并根據學生的學情選擇教材上的選學課文進行閱讀教學。這一部分的閱讀材料主要是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在學生按要求閱讀完以后,需要學生完成課后習題或教師布置的問題,需要學生明白文章的主要內容并積累一些詞句。課外閱讀材料應該是對課內閱讀材料的延伸與擴展,可以是一些課外讀物,也可以根據教研室提供的書目——《青田縣小學各年級課外閱讀書目(推薦)》選擇自己喜歡的、符合自己學習層次的課外讀物。學生讀完后應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悟。通過這樣的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與寫作水平都會得到提高。另外,選擇推薦書目之外的課外讀物時,應該引導學生選擇健康的、有利于成長的課外書。引導學生在讀書時,加入自己的想法、寫上批注,遇到精彩處可以寫出自己的讀書感悟或仿句,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提供有效的閱讀方法
語文閱讀重在方法,一個好的閱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提高閱讀能力,增加知識積累。在閱讀時,教師要教給學生幾種不同的閱讀方法,包括精讀、泛讀、略讀、瀏覽等。精讀需要學生仔細地讀,不放過書中任何一個細節,細細推敲字、詞、句的用法,并在旁邊做好批注,在必要時需要多讀幾遍,因為每讀一遍,就會產生不同的見解和體會;泛讀要求學生能做到“一目十行”,自行篩選出書中的精髓,雖然泛讀會漏掉一些細節問題,但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和默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需要大聲念出來,用感官刺激大腦,從而思考閱讀的內容,主要訓練的是學生的語感;另一個需要在心里默念,不出聲,使無聲的語言轉換成大腦中的圖像,學生能在此過程中享受閱讀。這兩種方法都能使學生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五)創造有利的讀書條件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需要教師的辛勤付出,也需要學校、社會和家長的共同配合。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講授書本上的知識,還需要做相應的知識延伸,比如可以將一些歷史小故事插入課文中,這樣不僅可以拉回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捐一些自己的書籍放在讀書角,鼓勵學生閱讀。在課外時間,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讀課外讀物的興趣,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書籍。如果一些學生選擇了不適合他們閱讀的讀物,教師不應強行制止,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比如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學生的作品,但內容不能過于枯燥,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書籍中有一些插畫的作品會更吸引他們,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快樂。另外,要讓學生養成平時寫日記的好習慣,在提升閱讀技能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寫作技能。
三、結束語
總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取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
【參考文獻】
[1]田丹婭.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5):345.
[2]徐翠萍.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5(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