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蘭好
【摘要】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發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當下社會和教育界廣泛關注的重點問題。文章結合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經驗和多年來對課堂控制的理解,主要探討了怎樣才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這一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興趣;師生關系;課堂效率
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的學習,是他們接觸社會知識、接觸文字文學的第一步,是整個學生生涯,甚至是整個人生的重要的基礎性學習。因此,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教育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雖然近年來素質教育的推行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創新了很多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課堂的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仍舊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在一次隨機的小學語文課堂聽課過程中,筆者深受感觸。那一次的課堂內容是進行有關凹凸鏡片知識的講解,語文教師鼓勵學生觀察不同鏡面鏡子的不同成像效果。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她想通過實踐的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由于小學生很難控制自己興奮的心情,好奇心一旦被激發起來之后,就完全忘記了課堂紀律這一回事。沒多大的功夫,學生們就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課堂上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大。有的學生甚至開始嬉鬧起來,嚴重擾亂了課堂秩序,影響了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這次課堂實踐可以說有利有弊。好處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激發了他們表達、溝通和交流的欲望,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了趣味,產生了課堂的主人翁意識;而缺點則是教師不能有效地控制課堂節奏,不能科學地引導學生自主研究課堂內容,導致學生將學習當成了真正的游戲,沒有達到課程目標,課堂效率低下,教學實踐的最終目標沒有達成。
當然,我們還是積極鼓勵這種有益的課堂探索的。對于課堂開放探索初期的這些亂象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加強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細致探究學生心理,進一步提高教師掌握課堂走向的能力,相信這種課堂改革能夠逐漸步入正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下面簡單談幾點在鼓勵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師應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效率。
一、教師應多多關注學生,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又剛剛從幼兒園以游戲為主要教學模式的氛圍中畢業,因此很難一瞬間就適應以能力培養為主的小學語文教育。在這個時候,教師的引導能力就至關重要。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通過長時間對不同學生的觀察,總結學生的共同興趣,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設置生動的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比如,在進行語文園地四 “有趣的手工制作”這一課時的教學時,筆者在課上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實踐,讓學生準備了一些簡單易得的學習道具(七色紙、塑料瓶、橡皮泥、膠水、碎布頭、樹葉、剪刀等),并引導他們在聽清教師要求和注意課堂紀律與安全的前提之下,利用這些工具制作自己想做的動物或者一幅畫。在這堂課上,學生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式各樣的生動作品:橡皮泥捏出的豬八戒、塑料瓶做成的機器人、七色紙折成的千紙鶴、樹葉拼成的孔雀、小白兔、金魚以及用碎布頭粘成的一幅幅有趣的圖畫……這堂課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二、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學校教育以課時為單位進行課堂內容和整體教學目標的總體安排,通常每一節課安排的時間在40分鐘左右,小學階段也不例外。這種無差別式的課堂時間安排,對于小學教學來講十分不利。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一般最多能保持20分鐘的有效時間。因此,教師們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安排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有效時間進行課程的講解,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比如,在一次講課的過程當中,筆者發現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被窗外天空中成列飛行的大雁所吸引,于是就結合課文中動物的相關習性問題,講解了大雁遷徙的習性和列隊飛行的原因,不僅悄悄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又轉移到課堂之上,還有效地豐富了課程內容,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創設民主的課堂環境,給授課注入生機
陶行知曾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這句話應用到我們最近推行的課程改革中是最合適不過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地位總是高高在上的,他們掌握著整個課堂的內容、節奏和走向,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講,接受灌輸。在這種失去民主的環境當中,學生的創造力失去了用武之地,他們無法展開獨立思考,也不能無拘無束地在辯論中激發潛在的智慧和能量。這就是我國很大一部分學生“高分低能”,創新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能力較差的原因。
在新課改的推動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思維有了本質上的改變。現在科學的小組教學法在很多地區都得到了應用,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未來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思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勇敢地進行質疑,創設民主的課堂環境,給學生大膽發表自己言論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得到發揮。另外,教師還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開設一些不同的課堂活動,比如小組化辯論、個人的朗讀和分角色表演等。在這些活動中,不斷活躍課堂氛圍,發現不同學生的不同才藝和個性特點,展開差異化教學,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四、準確定位師生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是他們學習和崇拜的對象,這個時候的“個人崇拜”對他們的學習能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一言一行帶給學生的重要影響,從而規范自己的行為,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另外,如果想要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還需要教師正確認識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這個時候的教師更多的是一名引導者、聆聽者、提問者,而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和控制者。教師只有首先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以平常心和學生展開交流,從而確立平等、友好和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彼此的溝通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從而建立真正的感情,促進師生之間共同學習和進步,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邢麗穎.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J].課外語文(下),2016(08):126.
[2]程士清.新課改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2):67.
[3]馮桂琴.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J].考試周刊,2015(23):40.
[4]王梅.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速讀(下旬),2014(04):263-2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