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彥婷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與發展,課程整合的教育新理念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本文針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課程整合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字: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250-01
課程整合正在成為當前我國教育問題中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對于課程整合的普遍認識是把計算機技術融入到各學科教學中去.如何具體實現課程整合,也存在著不同的理解,而信息技術教學本身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更是學無定法,教無定式。但是既然信息技術可以融入到各學科中去,從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何不把各學科都融入到我們信息技術中來呢?
《中小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討論稿)》中指出,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完全可以聯系到其他學科,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形成一定的信息素養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鞏固了學科知識;另一方面又體現了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同時也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素質都有所提高。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具體談一談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現課程整合。
首先,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在思想上必須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課程整合的重要作用。信息技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科學整合產物,進行信息技術的課程整合可以使信息技術課程不僅僅是簡單地學習信息技術本身,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其次,信息技術教師的綜合素質必須不斷提高。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知識發展迅速,技術更新快,這就對教師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師必須接受自身學習與教學創新的雙重挑戰。一方面我們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取更多、更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我們必須了解各學科的內容,認真分析,使之更好、更自然地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去。
第三,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當我們在思想和技能方面都已經成熟的時候,也就是我們付之于實踐的時候。信息技術教學目前大多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在完成"任務"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我們在設計、編排"任務"的時候完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結合學科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EXCEL表格的過程中,學生剛好結束期中考試,我就為學生設計這樣的任務--創建本班學生這次考試的成績表,分別計算出總分和平均分并排出順序,最后寫出一個簡短的總結,對自己此次考試做出適當的評價。結果,可想而知,學生不但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而且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課程的內部整合,對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有深遠的影響。我校每年都會開設信息技術興趣活動小組。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都取得很好的效果。這些學生因為平時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時候,采用了這種整合的教學方式,當他們在學習其他課程時自然就知道計算機可以在其他學科如何得到恰到好處的使用。這樣以來,既培養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也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全新的學科,在教學方法、教學基礎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缺與不足,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對于信息技術教師來說,我們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總結、探索新的適合本學科教學的教育方法。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迎來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