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呂月琴 江蘇省常熟市實驗小學(xué)
“一只雀,飛上桌,捏尾巴,跳下河。”“頭大尾巴尖,平時少干活,吃飯它搶先。”“一個小碗尾巴長,能盛飯來能盛湯。盛上又倒了,倒了再盛上。”同學(xué)們猜出來了嗎?這三個謎語說的是餐桌上的哪個器具呀?對了,是小巧玲瓏、簡捷有趣的勺子。小小勺子用處多多、學(xué)問大大,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勺子的世界,去感受此中的藝術(shù)與文化吧。
感知與體驗
1.起源與歷史
勺子是指舀東西的器具,約為半球形,有柄。古代中國人發(fā)明勺子進食,與農(nóng)耕文化的出現(xiàn)有著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農(nóng)作物品種主要是水稻和粟,分別適宜于濕潤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種植。這兩種谷物的烹飪比較簡單,加上水煮成粥飯即可食用。熱騰騰的粥飯,特別是半流質(zhì)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中介器具,于是最簡單的勺子便被發(fā)明出來了。因為有了迫切的需要,于是人們隨手撿來獸骨骨片或蚌殼,起初也許并沒進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如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里有很典型的骨勺子,用骨頭做的,并在勺把上都鉆了一個孔。后來人們不再滿意骨片長長短短的自然狀態(tài),于是真正意義的勺子就被制作出來了。青銅時代,人們不僅繼續(xù)使用骨質(zhì)勺子,還出現(xiàn)了仿照長條形骨質(zhì)勺子的銅質(zhì)勺子。西周時代,又開始流行呈尖葉狀的青銅餐勺,這種勺子柄部扁平而且比較寬大。到了戰(zhàn)國時,出現(xiàn)一種長柄舌形的勺子,柄部較細,勺體已改為橢圓狀的舌形。窄柄舌形餐勺大約在春秋時代晚期就已經(jīng)定型生產(chǎn)出來,從戰(zhàn)國時代開始,窄柄舌形勺子成為中國古代餐勺的主流形態(tài),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戰(zhàn)國勺子還采用了漆木工藝,出現(xiàn)了秀美的漆木餐勺。漆木餐勺同青銅勺子一樣,造型亦取窄柄舌形勺的樣式,整體髹漆,通常還描繪有精美的幾何紋飾。在遼宋金元各時期,除了大量制作銅質(zhì)勺子以外,也有不少白銀打造的勺子。在這一大段時期,勺子的造型基本上承繼了唐代細柄舌形餐勺的傳統(tǒng),區(qū)別僅在柄尾略為加寬而已。以后隨著時代和餐飲的多樣化發(fā)展,工藝水平逐漸提高,勺子也就變得更加實用,更加精致,形狀也越來越多樣化了。

2.材質(zhì)與種類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fā)展,勺子的材質(zhì)也越來越豐富了,主要有塑料、木質(zhì)、不銹鋼、陶瓷,也有用植物谷殼制作的勺子。在此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勺子經(jīng)常被用來喂嬰幼兒進食,在選擇勺子時,盡量不要選擇不銹鋼材質(zhì)的以免發(fā)生燙傷,最好選擇導(dǎo)熱性差的其他材質(zhì)的勺子。
勺子是一種有柄的,可以舀取東西、喝湯盛飯的器具,根據(jù)不同的用處,我們可以把勺子分為如下幾種:
湯勺:喝湯時盛湯用的(即湯匙);
炒勺:炒菜用的有柄鐵鍋;
掌勺兒:炒菜用的勺子;
其他的還有:
水勺:裝水、盛水用的;
面粉勺:裝面粉、盛面粉用的勺子;
谷勺:裝谷、盛谷用的勺子;
量勺:測量容積大小用的勺子;
磁勺:帶有磁性的勺子。
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
勺子雖然材質(zhì)不同,造型各異,但其基本結(jié)構(gòu)不外乎這兩個:大大的腦袋叫勺肚,長長的尾巴叫勺把。勺子的形象可以設(shè)計成各種幾何形的,如圓形、橢圓形、愛心形等;也可以設(shè)計成各種仿生形的,尤其是那長長的勺柄可以是長頸鹿的脖子,也可以是小姑娘的身子。讓我們展開聯(lián)想的翅膀,操動靈巧的雙手,用柔軟的黏土捏塑勺子形象,賦予普通的勺子新的形象、美的遐思吧!
一、制作方法:
1.“長頸鹿形勺子”制作步驟圖:
圖1:搓一泥團壓成如圖樣。
圖2:搓一細長泥條做勺柄。
圖3:再搓一三角形,并將三個部分粘在一起成勺子樣。
圖4:用藍色泥漿抹在勺肚下部。
圖5:用手指蘸藍色泥漿點綴勺把。
圖6:刻畫一下長頸鹿形的勺頭。
2.“小狗頭勺子”制作步驟圖
圖1:取一小塊精陶泥,捏壓成小狗的頭型來。


高音符號勺 朱家懌 8歲

高音符號勺 沈心瀾 10歲

音符勺 湯妍 12歲
圖2:做一對三角形的耳朵。
圖3:用泥漿將耳貼于頭部,并打開嘴巴。
圖4:用精陶泥與高白泥做眼睛。圖5:將眼睛貼于頭部。
圖6:用紅泥做舌頭粘于口部。
圖7:用高白泥搓成如圖形做勺子把。
圖8:用大拇指按出勺肚來。
圖9:將小狗頭粘在勺柄端。
圖10:用精陶泥搓出小狗的兩前肢,用紅白泥做肉骨頭。
圖11:將前肢與肉骨頭一起粘貼在勺柄上。一只有趣的勺子就做成功了。
圖12:陰干施釉燒制。
二、學(xué)習(xí)提示:①確定自己所要做的勺子種類。②抓住不同種類勺子特征,用徒手捏塑法塑造勺子形象。③用工具壓印或彩繪勺子形象,讓其充滿情趣。

綠葉勺 查亦琳 12歲

柔美的勺 陸思依 10歲

雙勺 施雅馨 9歲、高欽怡 12歲
交流與評價
舉行“勺子作品展”。
1.請小作者說說自己捏塑的是哪一種勺子?它的有趣之處在哪里?
2.選選你喜歡的勺子,評評它的長相模樣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延伸與拓展
勺子歷史悠久,材質(zhì)豐富,造型簡潔,用途多樣,其不僅是一種實用的餐具,還是一種極富美感的藝術(shù)品。課后讓我們用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勺子、研究勺子、制作勺子,讓盛滿藝術(shù)與文化的勺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快樂與幸福吧!

音符勺 范競文 10歲

水牛勺 陸梓萌 8歲

雙勺 周子嫣、葛亦妮 9歲

魚形勺 朱子睿 10歲

藍紋勺 葛亦妮 9歲

花形勺 汪又旸 9歲

花勺 王天月 9歲

蛇頭勺 丁思葉 11歲

昆蟲勺 姚景添 8歲

絞紋勺 溫浩 10歲

紅花綠葉勺 查亦琳 12歲

紅花勺 周昕儒 10歲

愛心勺 郭恩綺 8歲

愛心勺 朱嘉騏 12歲

愛之勺 徐爾蝶 7歲

槳形勺 胡潔(實習(xí)老師)

棒棒糖勺 吳澤愷 7歲

大耳朵勺 袁吳晗 九歲

花瓣形勺 高欽怡 十二歲

小狗勺 陸梓萌 八歲


三把動物勺 張馬莉 八歲

三把動物勺 邢嘉桓 八歲

姑娘勺 查亦琳 十二歲

小貓勺 范競文 十歲

可愛小貓勺 周子嫣

小貓勺 沈羽杉 九歲

吐紅舌的勺 濮焱 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