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思
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與劑量研究
王思思
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與劑量。方法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按給藥劑量不同分為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 各60例。低劑量組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 高劑量組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及干預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數(LVEF)、血漿腦鈉肽(BNP)和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結果高劑量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高于低劑量組的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LVEF、BNP和NYHA分級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LVEF、BNP和NYHA分級均優于干預前,且高劑量組優于低劑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低劑量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2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優于10 mg/d的效果, 可更好改善心功能, 降低BNP水平和NYHA分級, 且未增加不良反應, 安全性高, 值得推廣。
瑞舒伐他??;冠心?。恍牧λソ?;效果;劑量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終末階段并發癥, 冠心病發病時間長, 因心室重構, 可引發心力衰竭, 而心室重構主要由炎癥因子、內分泌系統激活、血管內皮功能異常、血脂水平升高等參與[1]。研究顯示, 心室重構采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可有效糾正。目前常用的他汀類藥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2,3]。本研究分析了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與劑量,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給藥劑量不同分為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 各60例。高劑量組男37例, 女23例;年齡52~79歲, 平均年齡(64.12±5.77)歲;冠心病發病時間1~8年, 平均發病時間(4.24±2.15)年。低劑量組男38例, 女22例;年齡53~79歲, 平均年齡(64.74±5.13)歲;冠心病發病時間1~8年, 平均發病時間(4.26±2.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吸氧、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進行治療。其中, 低劑量組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 高劑量組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 , 均1次/d, 治療 8周[4,5]。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療效評定標準[6]:顯效:癥狀消失, NYHA分級降低≥2個等級;有效:癥狀改善, NYHA分級<1個等級;無效:癥狀、NYHA分級均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觀察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及干預前后患者LVEF、BNP和NYHA分級。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高劑量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高于低劑量組的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LVEF、BNP和NYHA分級比較干預前兩組LVEF、BNP和NYHA分級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LVEF、BNP和NYHA分級均優于干預前, 且高劑量組優于低劑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高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低劑量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LVEF、BNP和NYHA分級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LVEF、BNP和NYHA分級比較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與低劑量組干預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LVEF(%) BNP(pg/ml) NYHA分級高劑量組 60 干預前 43.13±1.25 333.27±95.72 3.46±0.61干預后 62.14±4.26ab103.65±24.71ab1.24±0.28ab低劑量組 60 干預前 43.55±1.16 333.01±95.16 3.46±0.52干預后 54.42±2.12a220.13±46.29a2.17±0.49a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
瑞舒伐他汀具有抗血栓、調脂、抗炎等作用, 還可改善內皮細胞功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腦鈉肽水平, 改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7,8], 促進心室功能的改善。在治療劑量上, 常用的劑量包括10 mg/d和20 mg/d, 研究顯示, 高劑量治療的情況下, 抗炎和改善心功能的效果增強[9,10]。本研究中, 低劑量組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 高劑量組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結果顯示, 高劑量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高于低劑量組的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LVEF、BNP和NYHA分級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LVEF、BNP和NYHA分級均優于干預前, 且高劑量組優于低劑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低劑量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梢?0 mg/d的高劑量治療更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且未增加不良反應, 說明無論低劑量還是高劑量, 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 2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優于10 mg/d治療的效果, 可更好改善心功能, 降低BNP水平和NYHA分級, 且未增加不良反應, 安全性高, 值得推廣。
[1] 劉英芹, 李繼福.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患者效果觀察.山東醫藥, 2014, 23(42):42-44.
[2] Ma C, Chen J, Yang J, 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by 3-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4, 33(2):287-295.
[3] 陳彬, 劉華, 吳瑞霞, 等.瑞舒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hs-CRP、sCD40L的影響.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 11(2):135-136.
[4] 孫燕.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4, 12(7):650-653.
[5] 徐中, 廖敏蕾, 顧俊英, 等.瑞舒伐他汀對介入治療術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影響.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31):3460-3441.
[6] Moertl D, Steiner S, Coyle D, et al.Cost-utility analysis of ntprobnp-guided multidisciplinary car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Health Care,2013, 29(1):3-11.
[7] 剡冬冬, 馬凌, 張衛澤, 等.瑞舒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療效觀察.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15, 23(4):407-410.
[8] 徐清斌, 熊愛琴, 徐燁華, 等.瑞舒伐他汀通過NO/eNOS信號通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 44(2):160-164.
[9] 郭得志, 陳猛, 李祖福, 等.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觀察.中國綜合臨床, 2014, 30(12):1275-1277.
[10] Sherwood LC, Sobieski MA, Koenig SC, et al.Benefits of aggressive medical management in a bovine model of chronic ischemic heart failure.Asaio Journal, 2013, 59(3):221-2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50
2017-07-25]
100029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藥事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