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丹
(資陽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四川 資陽 641300)
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康復的影響分析
張耀丹
(資陽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四川 資陽 641300)
目的 分析在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應用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對患者關節功能的康復影響。方法 選2016年06月份到2017年06月份在我院治療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92例,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分成常規組與中醫組,每一組46例,常規組采取常規方式治療,中醫組則在常規組治療的基礎上實施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治療,觀察兩組護理治療的效果。結果 中醫組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大,組間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結論 在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應用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能夠促進患者關節功能恢復,值得應用。
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膝骨性關節炎;關節功能
在臨床上,膝骨性關節炎屬于一種常見疾病,這種疾病發生率在不斷地上升,其中女性患者比較多,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在進行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時,為改善患者關節功能,需要配合相應護理,尤其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應用效果顯著。本次研究把2016年06月份到2017年06月份在我院治療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92例作為對象,探究了在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應用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對患者關節功能的康復影響,現作以下陳述。
選2016年06月份到2017年06月份在我院治療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92例,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規組與中醫組,每一組46例,常規組采取常規方式治療,中醫組則在常規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治療。在常規組中有10例患者為男性,有36例患者是女性;年齡最小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是41歲與79歲,年齡均值是(56±2.94)歲。在中醫組中有11例患者為男性,有35例患者是女性;年齡最小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是40歲與78歲,年齡均值是(55±2.28)歲。兩組患者各項基礎資料經過對比以后,缺乏顯著的差異,P>0.05,可比較。
常規組采取常規方式治療,也就是在患者飯后口服美洛昔康藥物治療,一天一次,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維持用藥兩個星期。一個療程有兩個星期,維持治療一個療程。
中醫組則在常規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治療,也就是通過通痹酊藥酒涂抹,把紗布浸上適量藥酒,然后敷于患者雙膝上,經雙手掌大小魚際肌部位輕柔按摩患者雙膝,一直按摩患者患者的皮膚升溫,確保皮膚徹底吸收藥酒。通常情況下按摩時間約為10分鐘,在藥酒涂抹過程中,力度不能過大。然后應用中藥海桐皮湯熏洗,在使用藥物以前,需要浸泡30分鐘,完成浸泡以后,進行加熱,加熱到沸騰為止,用毛巾蘸取適量藥物敷在患者雙膝,敷藥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溫度約為40攝氏度。在熏洗的過程中,一邊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一邊熏洗,如果患者有心慌與面色異常的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還要通過苗藥五藤散中藥的膏貼治療,一天貼一片,在棉墊上涂抹藥膏,再將棉墊貼在患者雙膝的部位,一個療程有兩個星期,維持治療一個療程。
對患者治療后膝關節功能的康復情況進行評估,主要包含顯效、有效與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徹底消失,沒有疼痛感,能夠正常行關節屈伸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可以行關節的屈伸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與治療前相比沒有明顯改善,甚至于有加重跡象為無效。
把本次所研究得到數據全部都記錄于一個表格之中,構建相應的數據庫,于SPSS 20.0統計軟件中實施計數資料的處理與計量資料處理。應用(±s)表示計量資料,經t進行檢驗;應用百分率/%來描述計數資料,經卡方x2進行檢驗,如果所得數據進行對比以后,有明顯的差異,使用P<0.05來表示,即存在統計的意義。
常規組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80.43%,中醫組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為95.65%,中醫組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大,組間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n,%)
在臨床上,膝骨性關節炎比較常見,在女性患者中發病率比較高,嚴重影響了患者身心健康[1]。西醫療法是一種常用治療方式,但是治療效果不夠顯著,因此,常用中醫藥物的外治,采取中藥對膝骨性關節炎,不會造成創傷,患者比較容易接受,尤其中醫特色序貫通痹的護理方法應用效果比較顯著[2]。常用藥物包含海桐皮湯、通痹酊藥酒五藤散藥膏與海桐皮湯,上述藥物應用安全性比較高,不容易發生副作用,長時間使用這種藥物,不會影響患者胃腸道。序貫通痹的護理方法第一步時應用通痹酊藥酒,對患者局部皮膚進行擦拭,排出邪氣。所用藥皮為海桐皮,將海桐皮制為湯實施熏洗,主要作用是祛風活絡[3]。使用藥物為五藤散,使用五藤散方式為局部熱敷,這種藥物可以活血化瘀,促進患者肝功能的恢復。聯合使用以上三種藥物,可以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本次研究中顯示,常規組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80.43%,中醫組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為95.65%,中醫組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大,組間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
綜上,在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應用中醫特色序貫通痹護理方法能夠促進患者關節功能恢復,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可推廣。
[1] 鄧鵬鵬,鐘曉君,張偉強.膝骨性關節炎中醫辨證的聚類分析及證候特征研究[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4,37(3):47-50.
[2] 陳水晶.中醫熏洗聯合中醫護理在膝骨性關節炎65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4(24):129.
[3] 鄭維蓬,魏合偉,萬 雷.膝骨性關節炎中醫證型與關節鏡下滑膜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3(06):765-768.
本文編輯:王 琦
R248
B
ISSN.2096-2479.2017.37.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