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衛蘭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壇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 棗莊 277300)
?兒科護理?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用于社區兒童肺炎中的防治效果
白衛蘭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壇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 棗莊 277300)
目的 探析在社區兒童肺炎中應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的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社區接受兒童肺炎90例參與研究,隨機平均分成2組,對照組45例利用社區常規肺炎護理,觀察組45例選擇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實施護理,比較兩組效果。結果 觀察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7.78%,對照組護理有效率77.78%。結論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用于社區兒童肺炎中能夠改善患兒病情,降低肺炎發病率,值得廣泛應用。
社區;兒童肺炎;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
兒童是肺炎的高發人群之一,多種病原菌都可能導致肺炎的發生,肺部濕羅音、發熱、氣促、呼吸困難、咳嗽是兒童肺炎的重要癥狀。兒童由于抵抗力較弱,如果肺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導致患兒死亡[1]。本研究具體分析針對社區兒童肺炎,通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實施護理的效果。
隨機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社區接受兒童肺炎90例參與研究。將其根據隨機抽簽原則平均分為觀察和對照組,觀察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2~8歲,年齡平均為(4.2±1.3)歲;對照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齡1~8歲,年齡平均為(4.5±1.2)歲。2組基本資料中的性別、年齡各項內容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僅按照常規社區肺炎護理方法實施護理,定期為患兒進行肺部檢查,叮囑患兒家長一些生活注意事項。觀察組則應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是將護理服務開展的地點轉移到家庭,家長是護理實施的主體,患兒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護理,更能夠保證依從度,具體內容如下:
1.2.1 家庭預防護理
家長要為患兒準備易消化且具有均衡營養的食物,鼓勵患兒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盡是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指導患兒多喝水,也可以用新鮮果汁以及牛奶代替,因為小兒缺乏良好抵抗力,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做好患兒保暖工作,避免著涼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家長在患兒病情痊愈期的初期,應該盡可能不要外出到人群聚集地,防止二次發生感染。家長要遵醫囑接受計劃免疫,防止出現百日咳以及麻疹等疾病。家里要保證空氣清新、流通,保持合適的溫濕度,幫助患兒形成良好作息習慣。
1.2.2 家庭肺炎護理
護理人員要告知家長,如果患兒疾病發作,必須去醫院接受正規處理,假設沒有出現嚴重癥狀,不要隨意應用抗生素,防止出現不合理用藥或者耐藥性。假設患兒體溫升高但是不足38.5℃,沒有出現驚厥癥狀,可以通過物理方法幫助患兒降溫,選擇毛巾沾醫用酒精后幫助患兒擦拭身體,也可以用毛巾沾冷水敷額頭。疾病會消耗患兒機體能量,所以家長必須保證患兒營養的充足供應,假如患兒有食欲不振情況,可以保持少量多餐方式飲食。護理人員要指導家長正確叩擊患兒肺部,幫助有效排出痰液。
護理效果評價:治愈:患兒經護理后發熱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咳痰恢復正常,臨床檢查各項指標均正常;有效:患兒經護理后體溫恢復正常,發熱基本緩解,臨床各項指標檢測接近正常水平;無效:患兒經護理后臨床各項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更加嚴重,患兒需要入院接受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比較兩組護理后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濕羅音消失時間。
經SPS S19.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有效率為97.78%,對照組護理有效率為77.78%,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臨床各項癥狀改善情況(±s,d)

表2 兩組臨床各項癥狀改善情況(±s,d)
分組 例數 退熱 咳嗽消失 肺部濕羅音消失觀察組 45 2.12±0.54 3.45±1.05 4.40±1.08對照組 45 4.38±1.56 6.37±1.52 7.57±1.63
兒童肺炎發病較急,患兒會伴有氣促以及發熱癥狀,部分患兒在患病期間食欲會下降,精神狀態較差,對患兒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2]。針對社區兒童肺炎患兒,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改變了以往患兒接受護理的場所,護理實施的主體也從護理人員變成了家長,因而患兒的依從度能夠得到明顯提升,是加快患兒病情恢復,促進患兒痊愈的重要方法[3]。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主要強調護理人員與家長的良好配合,護理人員首先要做好家長的護理指導,使家長掌握兒童肺炎護理的有效方法[4]。另外在護理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也要定期隨訪,了解家庭護理開展情況,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相應指導,保證家庭護理開展的正確性。
本研究對觀察組兒童肺炎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接受社區常規肺炎護理的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7.78%,較對照組護理有效率77.78%明顯更高(P<0.05)。
綜上所述,在社區兒童肺炎護理中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可以更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提升肺炎治愈率,提升護理有效性,值得推廣。
[1] 周淑艷.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8):2232-2234.
[2] 王春華.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肺炎患兒療效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5,5(33):307-308.
[3] 安照輝,葉 琴,陶 靜,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兒童肺炎防治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9):1203-1204.
[4] 王 玲.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效果及肺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2):115-116.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2
B
ISSN.2096-2479.2017.37.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