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盈盈
(青島即墨市田橫中心衛生院(原即墨王村醫院),山東 青島 266211)
以醫院為基礎社區相結合的延續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董盈盈
(青島即墨市田橫中心衛生院(原即墨王村醫院),山東 青島 266211)
目的 探討以醫院為基礎社區相結合的延續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2017年患有腦卒中的患者8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常規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干預,觀察組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社區相結合的延續性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有更加良好的生活質量改善效果。常規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72.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社區相結合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護理效果。
以醫院為基礎;延續性護理;腦卒中
腦卒中患者如果在治療后沒有得到有效的恢復,會產生多種后遺癥,因此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延續性的護理,降低后遺癥的發生,是護理部分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本文采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干預,來探討更加有效的護理模式如下。
隨機選取2016年~2017年患有腦卒中的患者8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52~67歲,平均年齡(58.45±1.23歲)。對照組女19例,男21例,年齡51~68歲,平均年齡(58.57±1.34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的患者進行常規的出院指導,囑咐患者及患者家屬有關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和要監督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叮囑患者和患者家屬注意要按時服藥,如有不良情況發生及時到醫院復查。觀察組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社區相結合的延續性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主要包括:在患者出院后要保持對患者進行聯系,熟知患者隨機的恢復狀況,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有關患者的相關信息,并將患者的信息建立檔案,仔細評估患者具體病情的情況,對患者的各種情況準確的掌握,包括患者的基本資料、社會文化背景、病史、睡眠情況及飲食習慣等,對治療的醫患關系進行初步建立,保證順利完成護理工作。確保對患者有足夠的管理延續性。由幾名經過腦卒中相關知識以及護理培訓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電話尋訪,對患者出現的問題進行耐心地解決。對社區護理的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以及技術支持,共享患者的檔案信息,指導社區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正確的護理干預,具體方案包括:腦卒中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得到足夠以及正確地肢體方面的訓練,患者容易出現殘疾的后遺癥,因此要使社區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肢體訓練,告知患者肢體訓練懂得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進行心理以及精神上的護理,社區當中的護理人員要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以及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要采用積極額態度以及溫柔的語言與患者進行焦慮,建立一種良好的醫患關系,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觀察,當患者出現負性情緒時,要及時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訴求,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使患者建立起康復的自信。正確指導并囑咐患者及時用藥,同時要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相關的知識宣講,使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有正確且足夠的認識,告知患者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康復會出現的問題,提高患者的重視。營養方面的護理,在出院之前要指導患者的家屬給患者提供一些高富含蛋白質以及高維生素等食物,要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倡導患者飲食多清淡,多吃粗糧、纖維食物,禁食辛辣生冷,避免抽煙以及飲酒,指導患者的家屬給患者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協調性的服務。如果患者在社區康復治療的過程中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醫院當中的人員要與社區進行積極的聯系,到社區當中進行示范性治療,或者是讓患者繼續到醫院治療。
護理結束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善,但結果主要表現為觀察組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良好,差異統有計學意義(P<0.05)。見表1。常規組患者中對于護理滿意的患者有29例,不滿意11例,護理的滿意率為72.5%,觀察組患者中對于護理滿意的患者有37例,不滿意3例,護理的滿意率為92.5%,差異統有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
組別 生理功能 總體健康 精神健康 社會功能常規組 47.23±12.13 66.45±12.10 53.23±11.23 51.52±14.23觀察組 54.17±13.65 74.32±12.23 64.17±12.34 64.23±13.27
腦卒中是人類致命疾病中的一種,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致殘率高的特點。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使得對于腦卒中癥狀有了有效的治療方法,腦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也明顯地下降,但因為各種原因,有很多的患者在病情沒有得到十分穩定時就選擇出院,回到社區進行護理和治療。
延續性護理指的是通過一系列的行動設計使患者在不同的場所或者是同一健康照顧場所能夠受到不同水平協作性和連續性的照顧看護,一般指的是從醫院到家庭的延續,也包括從醫院到家庭的持續性的指導[3]。延續護理屬于整體護理的一部分,能夠使患者在恢復期得到持續的健康照顧,延續性護理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患者的康復[4]。
綜上所述,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社區相結合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更加有效地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改善,且能夠得到更好的滿意率,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當中。
[1] 高瓊珠,胡 榮,孫 玙.延續性護理模式用于腦卒中患者中的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0):177-179.
[2] 張繼紅,田開語,李雪松,等.MMSE量表聯合Barthel指數在老年腦卒中患者認知障礙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5):30-32.
[3] 張 芳,杜兆輝,張 怡.對社區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連續性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2):240-242.
[4] 張小培,萬麗紅,黃月友,等.出院后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6):482-484.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37.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