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程序化急救護理的臨床作用
李 靜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目的 探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程序化急救護理的臨床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71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據臨床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程序化急救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功能狀態量表(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pitzer)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程序化急救護理的臨床作用突出,值得推廣。
重癥急性胰腺炎;程序化急救護理;住院時間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急腹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且癥見多端,預后極差,給患者身心及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現代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飲食結構發生變化,該疾病發生率呈現出逐步上升趨勢,由于其誘因多樣以及病情易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為了進一步改善預后,有研究指出在該疾病臨床緊急救治中輔助科學有效的護理工作必不可少,本研究以71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程序化急救護理的臨床作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71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5例,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齡(59.5±4.3)歲;觀察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齡(59.8±4.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術前要求禁食禁水,并予以吸氧治療、營養支持、持續胃腸減壓、抗感染等對癥干預,待明確診斷結果后再遵醫囑進行處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程序化急救護理,具體如下:
(1)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例如立即給予氧氣吸入、禁食禁水、保持絕對臥床休息,同時針對性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施救。例如針對性實施胃腸減壓,以促進組織修復;針對已經發生休克的患者要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及每小時尿量,迅速建立兩條或兩條以上靜脈通路,遵醫囑快速補液,若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時,配合醫生做好搶救工作。
(2)健康教育。發病前期一般需要遵醫囑禁食禁水,之前要主動向患者解釋各種護理工作的必要性,針對其提出的問題要耐心進行解答,以最大程度提升患者對疾病治療的配合程度。此外要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腸外營養干預,然后逐步過渡至腸內營養,輸注過程中注意控制速度以及溫度,同時告知其疾病復發的常見因素,最大程度進行合理管控,以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
(3)心理護理。重癥急性胰腺炎預后較差,患者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尊重以及理解患者的內在感受,注意加強有效溝通,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其不良情緒癥結所在予以有效干預,以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積極治療的信心。
(4)早期康復訓練。待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即可進行康復鍛煉,鍛煉內容包括:被動運動、主動運動、翻身訓練、坐起訓練、坐到站起平衡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過程中遵循“循序漸進以及差異化、適度”原則,每組活動10~20次,2組/d,3次/周。
記錄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采用KPS量表及Spitzer量表對患者身體功能狀態及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狀態及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SPS 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住院時間、KPS評分、Spitzer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KPS評分、Spitzer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KPS評分、Spitzer評分對比(±s)
組別 n 住院時間(d) KPS評分(分) Spitzer評分(分)對照組 35 21.5±3.1 61.4±2.8 62.4±3.1觀察組 36 15.7±1.6 76.5±33.2 75.1±3.4 t 6.014 5.865 6.057 P<0.05 <0.05 <0.05
調查顯示,急性胰腺炎患者發展為重癥的比例約占20%,該疾病起病急促且早期癥狀并不典型,在急性期會出現胰腺外分泌增多現象累及胰腺及其周圍組織,進而引發感染或者壞死等并發癥狀以致胃腸動力障礙,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1]。另外有研究顯示,多數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者甚至排斥治療或者護理工作,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在臨床救治中強化護理工作具有重要重要價值[2]。
程序化急救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開展系統化、程序化的護理措施,以期達到提升治療有效率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院時間、KPS評分、Spitzer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護理模式應用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加快疾病康復進程,提升患者的身體素質以及改善生活質量,預后理想。經分析,其主要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該護理模式計劃性、系統性強,能夠促使所有護理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提升工作效率;所有措施的制定均建立在實踐調查基礎之上,符合患者的護理需求,通過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也可提升患者的護理配合度;而心理干預的實施則可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促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期康復訓練則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對改善生活質量大有裨益,與上述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程序化急救護理的臨床作用突出,值得推廣。
[1] 華 潤.程序化急救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14(10):1656-1659.
[2] 趙書巧.程序化急救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3):4639.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7.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