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榮艷,李洪艷*,渠寶蘭杜麗麗
(1.江蘇省徐州市康復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2.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神經根型頸椎病功能鍛煉及護理措施分析
石榮艷1,李洪艷2*,渠寶蘭1杜麗麗1
(1.江蘇省徐州市康復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2.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 觀察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實施功能鍛煉及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016年收治的67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實施功能鍛煉及常規護理干預,n=34)和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n=33),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評分等。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分別為97.06%和87.88%,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12%和81.82%,觀察組的結果明顯更為理想(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功能鍛煉及綜合護理干預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神經根型頸椎病;功能鍛煉;綜合護理;生活質量;臨床效果
神經根型頸椎病屬于生活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手指麻木、根性痛、頸部痛、肌張力增高及肌肉萎縮是該疾病的常見臨床表現和體征[1],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極大妨礙。基于此,本文選擇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67例作為實驗對象,并在其臨床治療期間分別予以不同護理干預,以便選擇最佳的神經根型頸椎病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2016年收治的67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42.56±10.62)歲。采用計算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組織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成因,治療方法等內容,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并予以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給予患者支持和撫慰,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依從性。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功能鍛煉。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掌握頸肩背后伸展功能鍛煉的內容和技巧[2],指導患者將雙手放松后置于腰部,將頸肩部緩慢后伸,使其最大程度上離開床面后,緩慢運動。同時,護理人員可以適時幫助患者按摩頸部,達到放松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顯效:手指麻木、根性痛、頸部痛、肌張力增高及肌肉萎縮等疾病臨床表現和體征較治療前改善≥80%或完全消除;有效:手指麻木、根性痛、頸部痛、肌張力增高及肌肉萎縮等疾病臨床表現和體征較治療前改善≥50%且≤7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3]。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分別為97.06%和87.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神經根型頸椎病為急性發病,具有發病率高、易反復發作等特點,患者如未及時接受治療,隨著病情的加重,極容易形成蛛網膜下隙粘連[4],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還使患者飽受折磨,影響了預后效果。有報道指出[5],及時、全面的功能鍛煉及護理干預對改善神經根型頸椎病疾病表現,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理想的促進作用。本研究中,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P<0.05)。由以上數據足以證明,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在實施功能鍛煉的同時開展綜合護理干預所取得的臨床效果,更加符合臨床治療及患者的生理需要,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 艾 霞.功能鍛煉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5,(z1):230.
[2] 李澤宇.頸部功能鍛煉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6,(3):176-177.
[3] 劉國雄,陳久毅,陳 楊,等.頸部功能鍛煉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z2):60-61.
[4] 孫玉會,張曉春,楊麗清,等.綜合干預護理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疾病認知能力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5,(24):2963-2965.
[5] 解玉霞.護理干預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康復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8):59-6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7.151.02
李洪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