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賢
(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精細化管理在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管理中的運用
張蓉賢
(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 探討精細化管理在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和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3月我院手術室的240例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為研究標本,根據清洗滅菌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2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管理程序,觀察組采用精細化管理程序,對比兩種管理方法的應用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清洗質量合格率、功能質量合格率、器械報損率、眼部感染率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眼科顯微手術器械進行精細化管理,可有效降低器械報損率和眼部感染率,提高清洗質量和器械使用周轉率,節省器械購置成本,取得多贏。
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精細化管理;效果分析
近年來,由于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不斷增大,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眼科疾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這給臨床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眼科器械精密且昂貴,一旦損壞會給醫院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加上人體眼球結構復雜,若清洗不當,會導致眼部感染情況的發生,這無疑增加了患者的負擔[1]。為此,本文將2017年3月我院手術室的240例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為研究標本,對比了傳統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的應用效果,過程如下。
選取2017年3月我院手術室的240例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為研究標本,包括剪刀、鑷、針、鉗、夾、鉤、器件類和沖洗類等器械,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120例)采用傳統管理程序,觀察組(120例)采用精細化管理程序。
對照組應用常規器械管理措施,觀察組應用精細化器械管理措施,內容如下。
1.2.1 增加回收頻次
為了避免血跡或者體液等污染物附著在器械上導致凝固,應當從原來的每2 h回收1次改為應用器械后立即回收器械,并由消毒供應中心統一回收,回收時間應當在術后10 min之內[2]。
1.2.2 精細分類
眼科器械精密性強,不管是清洗、消毒還是保養,都應當有不同的方法和側重點,因此應當注意精密分類處理。普通顯微器械指的是不包含死腔、軸節的器械,如角膜切開刀等;軸節類顯微器械包括顯微剪、角彎顳等;外眼手術器械指的是不含有旋鈕和軸節的器械,包括平臺鑷、眼用拉鉤等;管腔類器械如注吸管道等;動力工具如白內障超聲乳化手柄等。
1.2.3 清洗方法
外眼手術器械應當先使用清水沖洗,然后使用超聲波(高頻80~100 Hz)清洗;普通顯微器械應當先裝入精密清洗筐中,沖掉污物,然后使用超聲波清洗器械;軸節類顯微器械和普通顯微器械清洗方法一致,但是應保證器械最大限度的張開,并且超聲波清洗時間和多酶浸泡時間延長,必要時人工刷洗關節、齒槽、鎖扣等重點部位;管腔類器械應選擇和管腔內徑、長度及硬度箱匹配的刷子,向同一個方向螺旋刷洗,沖洗和干燥時應使用高壓水槍和氣槍;動力工具應遵循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或指導手冊進行清洗。
1.2.4 維護和保養
應當常規對清洗后的器械進行目測檢查,若發現有器械損壞和功能不良情況,應當立即維修或更換;并在帶光源放大鏡下對器械表面進行觀察,以器械表面清潔、光亮、無血漬、無污垢、無銹跡為合格,對于存在銹跡的器械應當進行潤滑處理[3]。
觀察兩組器械的清洗質量、功能質量,其中清洗質量主要為檢查器械表面無油污、銹斑、水垢或雜物,功能質量主要為檢查器械的靈活度、鋒利度和咬合情況;觀察兩組器械中的報損率和應用后的眼部感染率。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軟件來計算、處理,計數資料以x2進行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以±s表示,當P<0.05時,所得差異顯示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清洗質量合格率、功能質量合格率分別為99.17%、98.33%;對照組的清洗質量合格率、功能質量合格率分別為87.5%、89.1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器械的清洗質量、功能質量對比
觀察組的器械報損率、眼部感染率分別為0.83%、0,對照組的器械報損率、眼部感染率分別為10%、8.3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手術器械上的微生物和附著物若沒有及時的清洗和消毒,就會形成一種保護膜,影響滅菌效果,因此,應當在應用器械后立即將其送至消毒供應中心,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器械進行清洗和消毒,以減少器械的損壞,延長器械壽命,降低后期應用中可能引發的眼部感染問題。精細化管理指的是根據對現存問題的總結,優化工作流程,對眼科顯微器械進行有效管理,保證清洗和消毒的效果。實踐證明,精細化管理可有效減少清洗不合格的情況,確保各項流程的完整鏈接[4],降低清潔的難度,滿足眼科手術器械使用的要求。

表2 兩組器械的報損率、眼部感染率對比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清洗質量合格率、功能質量合格率分別為99.17%、98.33%,對照組的清洗質量合格率、功能質量合格率分別為87.5%、89.1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器械報損率、眼部感染率分別為0.83%、0,對照組的器械報損率、眼部感染率分別為10%、8.3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眼科顯微手術器械進行精細化管理,可有效降低器械報損率和眼部感染率,提高清洗質量和器械使用周轉率,節省器械購置成本,取得多贏。
[1] 趙姬卿.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09(11):784-786.
[2] 高 靜,鄭 彥,孟靖雪.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精細化管理體系建立的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2(08):278-279.
[3] 陳金川.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35(23):150-151.
[4] 董愛英.眼科顯微器械集中管理前后清洗質量比較[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03(09):282-283.
本文編輯:王 琦
R47
B
ISSN.2096-2479.2017.37.1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