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玲
(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江蘇 泰州 225300)
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在急性腦出血患者搶救中的實施
趙光玲
(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江蘇 泰州 225300)
目的 分析探討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對急性腦出血搶救效果的影響。方法 此次研究開展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將在此期間收治的120例急性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給觀察組患者在搶救期間采取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則對照組采取急診常規護理。將觀察組與對照組搶劫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對比兩組急性腦出血患者的進出診時間、病情評估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觀察組所用時間均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死亡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急性腦出血患者病情緊急,在患者搶救期間采用急診全程優化護理,能加快進出診,縮短病情評估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為患者搶救贏得寶貴時間,提高患者及家屬對急救效果的滿意度。
急診全程優化護理;急性腦出血;搶救效果;影響
急性腦出血起病急、死亡率高.目前,我國已經成為腦出血高死亡率的重災區,在我國,腦出血每年的新發病例為250例,每年死于腦出血的病例150例。并且,腦出血的致殘率極高的疾病。據不完全統計,在腦出血治療后存活的患者當中,約有四分之三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喪失,而重度殘疾者約占60%左右。所以,對于急性腦出血患者,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急診搶救可爭取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搶救時間,對減少因疾病突發的死亡例數,從而改善患者預后[1]。此次為探討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對急性腦出血搶救效果的影響,將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腦出血患者展開討論,詳細內容一一陳述如下。
此次研究開展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將在此期間收治的120例急性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其中觀察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齡57~76歲,平均年齡(60.5±5.5)歲;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60.5±4.5)歲,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基線資料,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采取急診常規護理。主要是遵醫囑及救治條例,常規做好測量血壓、血氧飽和度、抽血化驗等搶救準備工作,建立靜脈通道,做好術前準備,協助手術室護士將患者送入手術室。給觀察組的60例患者在搶救期間采取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內容主要包括:(1)成立專項綜合護理小組。在接診前,急診綜合護理小組需要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做好機械設備及監護工作準備,準備好平車、監護、搶救藥械,通知相關科室做好接診準備,當急性腦出血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開展急性腦出血患者的綜合護理。(2)實施綜合急診護理護理干預措施。患者入院后,接診護士在第一時間完成觀察癥狀、詢問病情以及分診工作。在最短時間內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準確評估,并實施急診全程優化護理措施。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設置綠色通道,先搶救再掛號登記。將患者送入搶救室采用平車推送,提前告知搶救醫生,由護理小組組長進行調度,實施護理措施配合急診搶救。(3)在搶救前對患者給予吸氧,由腦出血專科醫師指導、護理人員協助在20 min內完成對患者各項標本的檢查,包括CT、MRI、心電圖、血檢等檢查,減少病情評估所用時間,為患者的急診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對120例急性腦出血患者的平均接診時間、平均確診時間進行記錄,并進行對比。同時對兩組患者在搶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期間病死率進行對比。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6.0分析,計數資料取率(%),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s),組間率對比取x2檢驗,P<0.05具統計差異。
對比兩組急性腦出血患者的進出診時間、病情評估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觀察組所用時間均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救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36人,成功率為90.0%,住院期間死亡2人,病死率為5%,對照組患者搶救成功33人,成功率為82.5%,住院期間死亡6人,病死率為15.0%。兩組患者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急性腦出血是臨床較為多見的危重急癥,存活者70%以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壽命與生存質量。因此,良好的救治方法與科學有效的護理,縮短對患者急診救治時間,讓患者在最佳時間內接受治療,可有效降低因腦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對患者治療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3]。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用急診全程優化護理措施,減少了護士工作的盲目性,盡可能的縮短腦出血的診治和搶救時間,為患者的搶救和治療爭取了寶貴時間。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進出診時間、病情評估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常規急診護理的對照組,有效的縮短了患者的鎮段時間,且觀察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較低,住院期間病死率較低,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急性腦出血患者病情緊急,在患者搶救期間采用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對降低死亡率及并發癥和致殘率意義重大。能加快進出診,縮短病情評估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為患者搶救贏得寶貴時間,還能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患者及家屬對急救效果的滿意度。
[1] 孟曉杰,郝君華.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對急性腦出血搶救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05:557-559.
[2] 盛學相.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腦出血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05:587-588.
[3] 黃麗華.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出血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05:256-257.
本文編輯:王 琦
R47
B
ISSN.2096-2479.2017.37.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