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魯
摘 要 隨著我國民航業的高速發展,近年來,雖然航空事故發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影響安全的事件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在這些影響安全的事件當中,“跑道侵入”事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造成跑道侵入的因素有很多,但大致可分為人為因素、環境因素和設備因素。每個因素中又包含有更加細化的原因。
關鍵詞 跑道侵入;人的因素;防止“錯、忘、漏”
中圖分類號 V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17-0040-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中國民航在踏步向前的征程中有了新的挑戰,航空不安全事件的高發領域繼從終端區沖突向航路沖突轉變后,又向涉及跑道的不安全事件尤以跑道侵入為甚,逐漸轉變。近些年來,跑道侵入事件正成為多發、高發事件,不得不引起重視與思索。
1 跑道侵入的當前形勢
跑道侵入指車輛,人員或航空器錯誤的出現在指定用于航空器起飛和著陸的地面保護區的情形。跑道侵入共分為五類。
通俗地講,跑道入侵就是發生在機場的對飛機跑道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的事件。其影響可能會造成飛機終止進近或中斷起飛,更有可能是機毀人亡,程度之重不容小覷。
在2017年民航局空管辦下發的《國外典型空中交通事件信息通告》中,列舉了2013年至2014年間國外發生的跑到侵入事件,共有19起空管不安全事件,其中有10起是跑道侵入事件,另外9起是空中危險接近事件。在10起跑道侵入事件中有6起是空中交通管制原因導致的,有4起是由于飛行人員導致的。
在民航質量安全管理系統中,站在空中交通管理的角度,識別出四個安全隱患,即“錯、忘、漏”、軍民航防相撞、管制培訓帶新和防跑道侵入。其中防跑道侵入正是這四個隱患之一,其在安全方面的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4個安全隱患既相互獨立也相互關聯,防跑道侵入的內容中也包括防止“錯、忘、漏”,所以不管面對何種隱患,都應群防群治,統籌管理。
2 跑道侵入分析模型建構
對于安全事件的分析,多以貝殼模型(或SHELL/SHEL模型)進行分析,分析跑道侵入事件同樣適用。
S:軟件因素。應用到跑到侵入中,主要是指對機場運行的各項管理,比如對工作程序的管理、對相關人員的管理以及對機場周邊動物的管理。
H:硬件因素。這里可以理解為是設備因素,即指對保障運行所需的設備,包括警示設備、通信設備、機場位置識別標志等。
E:環境因素。從涉及跑道的方面考慮,就是指機場跑道所處的地理自然環境。從運行方面考慮,更多的解讀為工作人員所處的工作環境等。
L:人的因素。涉及跑道的人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理解為管制員,飛行員,空側車輛駕駛員,機場周邊人員等。
這四種影響因素即與SHEL模型中各個因素相對應。SHEL模型要素之間既是相互孤立的又是緊密聯系的,其中人的要素與其他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正是我們分析的重點。
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著29次的輕微事故和300起的未遂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隱患。
這個法則著重說明了兩點:第一是量變到質變,量的積累導致事故的發生;第二是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再優秀的技巧,再完美的制度規章,也無法完全取代人的自身素質和具有的責任心。
因此,我們更應該對發生跑道侵入的原因及其機理進行探討與思索,爭取將事件發生的概率降至最低。
跑道侵入的關鍵是“錯誤的出現在用于起飛和著陸的地面保護區內”,所以如何防范這一“錯誤”成為了關鍵,我們可以借助SHEL模型入手加以考慮。
3 跑道侵入因素
3.1 跑道侵入人的因素的影響
引起跑道侵入的直接原因大多都是航空器或車輛。但這只是表面分析,因為飛行員、空側的駕駛員實際上都是按照塔臺的安排指揮來行動,所以管制員這一因素不可忽略。這樣,在人為因素對跑道侵入影響分析中,需考慮管制員、飛行員、駕駛員等的各自失誤。
通過整理我們可以總結出造成跑道侵入管制員操作失誤的情形,包括短暫遺忘航空器、車輛的動態;交流失誤(即溝通發生誤解);未能進行有效協調;航空器小于間隔;發出錯誤指令。大致可以總結為“錯、忘、漏”現象和無效的溝通交流。導致這種情形發生的原因可能為:注意力不集中,未監控到位,工作量過大。
飛行員一方的主要可能的失誤有誤解指令、準備工作不充分和操作失誤。同樣,造成這些失誤的原因可分為注意力不集中,壓力過大。
車輛或作業人員造成跑道侵入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兩種: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進入了飛行機動區;或執行誤解了的管制員指令而進入了地面保護區。就目前數據來看,由車輛或人員導致的侵入中約有兩成屬于前一種情形,這其中包括由于地面保護區缺乏足夠保護措施諸導致一些人誤入,還有某些人故意毀壞防護設施進入有影響的區域。這種情形下,管制員同樣對有監控義務,因此也要考慮。
3.2 跑道侵入環境因素的影響
環境因素有兩方面因素需要考慮:氣象因素和道面因素。氣象因素是誘發跑道侵入的重要原因之一,氣象因素主要包括夜間飛行、低能見度、光線反射等。
夜間的目視條件差,霧、霾、雨雪、浮塵等天氣現象會引起低能見度,以及強烈的光線,都會使飛行員和管制員的觀察都受到影響,容易造成跑道侵入。其中強烈的光線可能是由于太陽造成,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光源比如激光燈造成。
道面因素主要指道面上有異物,跑道異物可能來自于跑道上未及時清理的外來物,如飛機或車輛脫落的部件,或是在跑道上形成的異物,如跑道道面破損。
3.3 跑道侵入設備因素的影響
設備因素包括通信設備故障、指示設備或標記缺失、監控設備故障、相關運行設備故障、保護設備漏洞等。
通信設備故障會導致雙方無論是飛行員和管制員還是管制員和車輛駕駛員,失去聯絡。指示設備和指示標志可是使飛行員和車輛駕駛員識別當前所處位置、周邊環境和目的位置,如果沒有指示設備或標記,飛行員和車輛駕駛員會發生誤操作。監控設備是為了幫助管制員或指揮員監控場面內活動的設備,包括場面監視雷達和攝像頭監控設備,一旦監控設備故障,就沒有辦法及時提供場面運行信息,飛機、車輛和人員的動態得不到監控,從而導致相關人員判斷錯誤。運行設備故障主要是考慮由于飛機或車輛故障,而導致的占用跑道或有影響的區域的情況,也是造成跑道侵入的潛在威脅。保護設備漏洞是指圍欄或者防護網出現漏洞,導致外來人員,或動物誤入有影響的區域。
4 跑道侵入防范措施
對于機場的相關方面來說,應該由相關部門對滑行路線中的目視助航設施包括標志、標記牌和燈光等進行梳理,做到所有標識都到位。監控設備應當常態化維護,保證機場區域內能被有效的監控,掃除盲點。通信設備方面,應當時刻確保通信正常,這需要包括管制員在內的多方單位共同維護。除此之外,還需要保證機場各警示設備須規范準確,避免混淆。
管制員、飛行員和車輛駕駛員應使用標準陸空通話用語、規范操作和持續監控。駐機場的各單位,包括機場公司、各航空公司、飛機維修公司、航空燃油公司等單位人員應當互通有無、加強配合,一起對機場存在的易發生跑道侵入隱患進行梳理,加強培訓教育。
機場有關人員應當定期巡視、清理跑道及其他道面,確保道面無異常,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管制員并在管制員的許可下進行維護或清理。機場有關部門應該確保機場周邊光源不影響機場運行。
在我國民航運輸業高速發展的今天,跑道侵入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把減少“錯誤”作為減少跑道侵入的工作重點是必要的,齊抓共管,共同防范才能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霍志勤,韓松臣.跑道侵入的威脅與差錯分析及控制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2(8):192-196.
[2]汪元輝.安全系統工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3]王世錦,隋東.空中交通管制員人因可靠性定量分析研究[J].人類工效學,2009(12):46-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