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豪+張雅
摘要:馬邊茶葉產業不斷發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這些馬邊茶產業存在的問題,為了馬邊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提高科技投入,建設示范基地,打造區域品牌與茶產業生態園區等一系列對策建議。
關鍵詞:馬邊茶產業;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問題;對策
一、馬邊茶產業的現狀與優勢
2005年,馬邊茶葉行業協會申請注冊“馬邊綠茶”區域證明商標,通過努力,終于在2009年2月,國家工商行政總局批準注冊,同年9月,“馬邊綠茶”獲得農產品地理保護標志。2016年《中國茶葉》公布“馬邊綠茶”品牌評估價值12.1億元,在全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中排名第48位,居四川省第三位。
(一)馬邊茶葉歷史悠久
馬邊地區正是茶經記載的古茶發源地之一,從采摘野生茶到人工種植,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到了清末民初,馬邊已成為四川省茶葉重點產銷地之一,細茶銷售成都、樂山及宜賓一帶,粗茶則多銷于夷(藏)地。
(二)馬邊生態環境優良,茶葉品質優異
馬邊彝族自治縣地處小涼山腹地,位于樂山市南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從最低海拔448米到最高海拔4042米,立體氣候特征明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三)種植基地設施完善,規模效應顯著
馬邊茶葉產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基地面積快速擴大,生產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16年底,馬邊縣茶園面積22萬畝,投產茶園18.3萬畝,其中初投產茶園5.3萬畝。
(四)茶葉產業環境改善,馬邊茶聲名遠揚
近年來,馬邊縣政府狠抓茶葉產業的發展,成效顯著。先后建成國家綠色農業示范區(茶葉)、四川省現代農業茶葉產業基地強縣、等一批國家和省市茶葉重點單位,如今,馬邊縣已成為四川省五大茶葉原料基地之一,更是躍居“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和“全國重點產茶縣”榜單。
二、馬邊茶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嚴重制約發展
馬邊地處山區,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造價高,并且由于技術問題,投入產出比低,當地企業購買力不強,不愿意花費大量資金用于建設基礎設施,致使馬邊基礎設施整體存在老化、配套不全、年久失修等問題。部分茶區排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抗旱抗澇等自然災害能力弱,對馬邊茶產業發展產生瓶頸制約。
(二)人力資源缺乏,勞動力素質不高
如今,專業培訓茶葉從事者的機構或者進修院校為之甚少,管理茶葉方面的專業管理人才十分匱乏。馬邊縣各個鄉鎮外出務工人數較多,相應的從事茶葉種植的人員較少。
(三)茶場過于分散,規模化程度低
馬邊縣地處山區,憑借其肥沃的土壤以及適合茶葉種植的氣候,擁有大面積的茶場,但是各個茶場相對分散,其生產種植水平參差不齊,產業鏈的發展各有長短。
(四)龍頭企業水平較低,整體實力不強
馬邊茶葉龍頭企業建設還存在較多問題,一是規模不大,數量偏少,輻射帶動力不強。二是只注重開發本地市場,很少在外建立營銷窗口。鮮葉質量難以保障。
(五)區域品牌雜多,缺乏品牌支撐
通過多年的努力培育“馬邊綠茶”這個區域品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該品牌幾乎全是由縣級財政投入在打造和宣傳,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有限,其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停留在局部范圍內。而“馬邊綠茶”只是作為峨眉山茶的子品牌,沒有被省市納入重點打造范圍,獲省市支持力度較小,進一步限制了馬邊茶葉知名度的提升。
三、馬邊茶產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產業基礎設施
積極爭取政策扶持,爭取優質項目,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項目整合力度,各項目資金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向茶區傾斜。成立縣級茶葉產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優勢茶區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融資渠道和平臺,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二)提高科技投入,提升發展水平
加強茶葉產業科技人才的引進,充實壯大技術人才隊伍,確保鄉鎮及縣級技術力量能夠滿足茶葉產業發展需要。深化與科研院(校)所的合作,充分利用其科研和技術實力,為馬邊茶產業升級提高,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建設示范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
全力推進白楊槽、柏香等7個萬畝示范區和袁家溪、周家溝等15個千畝標準園建設工作,實現“以點連線,以線帶面”,集中打造茶葉產業帶。在示范區和標準園內推行良種良法,加快推廣實用新技術,實現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加工廠標準化建設進程和生產過程標準化進程,提升加工工藝,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和品質穩定。
(四)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
進一步制定、落實好各項鼓勵和扶持政策,為茶葉龍頭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切實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支持企業打造示范基地、升級加工工藝及建設“三品一標”等。建設融資平臺,從根源上徹底解決企業生產周轉資金的難題。把培育本土茶企和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借助各方資源實現規模發展和實力增長。
(五)嚴把質量關,打造區域品牌
加大茶業宣傳推介力度,有計劃、有步驟地主辦、承辦、參加茶事活動,提高馬邊茶產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引導和組織茶葉企業組建茶葉產銷聯合體,鼓勵、扶持企業按照統一標識管理、統一宣傳口徑、統一產品包裝、統一門店風格、統一技術標準的“五統一”原則,在各地建設“馬邊綠茶”專賣店。
(六)與山水文化結合,打造生態園區
為馬邊茶創建節慶文化品牌,把分散的、零碎的、初級的、閑置的民間活動加以整合,形成一個 “大節套小節”“小節循大節”“節節相扣”的規模型、品牌型、連環型效應,集中力量打造茶葉節慶品牌。
馬邊許多茶園都在山垅中,具備開發休閑養生觀光農場的條件。根據這種現狀,要做足山的文章,文化山水相結合,打造一個涉及生產、采摘、養生、娛樂為一體的綜合生態產業園。打造以茶為核心的綜合經濟體系。帶動茶產業與其相關的各行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孔玉萍.我國茶產業增長特點的實證研究[D].2006.
[2]蘇祝成.茶產業組織結構與績效研究[D].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