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春
(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46)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舞蹈啦啦操促進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①
張園春
(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46)
本文通過量化的指標來研究舞蹈啦啦操隊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本研究以87名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為期12周的啦啦操教學實驗,以檢驗舞蹈啦啦操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經過12周的啦啦操教學,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實驗后心理健康指標均優于實驗前。實驗過程中和實驗后均沒有發現不適和不良反應,達到了促進心理健康的目的。進而,基于積極心理學視野文章認為普通高校應開設適合學生學習的啦啦操專項課程、豐富啦啦操教學的內容、加大啦啦操運動的校園推廣。
舞蹈啦啦操 普通高校女大學生 心理健康 實驗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to study the impact of dance Cheerleading Teams in College Mental Health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by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In this study, 102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study, conducted a 12-week Cheerleading teaching experiment to test Cheerleading Dance on Mental Health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12 weeks of Cheerleading teach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experiment mental health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before the experiment. Were not foun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discomfort and adverse reactions,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Normal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heerleading sport, to promote mental health, improve health has a positive effect.
Key Words: Dance Cheerleading; Female College; Mental health; Experimental study
舞蹈啦啦操不僅具有藝術魅力,而且能夠塑造體形、控制體重、減肥、提高協調性和節奏感、促進心理健康。近年來隨著啦啦操在我國迅猛地發展,舞蹈啦啦操在普通高校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還沒有成立啦啦操專項課程,但一些學校建立了校啦啦操運動俱樂部,老師在教學中也穿插了一些啦啦操動作的訓練,這對高校啦啦操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普通高校女生對舞蹈啦啦操的喜愛還停留在認識層面上,她們普遍比較注重別人對自身內心和外表的評價,這種心態讓更多的女大學生以較大的熱情投入到舞蹈啦啦操運動中,符合當今學生追求個性與形象美的心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競爭和就業壓力等加劇,造成了大學生心理壓力增加,很多學生渴望能夠有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因此,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
南京市某高校自愿參加的啦啦操俱樂部女學生87人(本實驗納入96人,最終結果分析87人,其中9人脫落),其中42人為實驗對象,另外45人為對照組,年齡在19~20歲之間,受試者均身體健康,無心肺病史,無高血壓和糖尿病。
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進行實驗前后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對照,對自愿參加的19~20歲女大學生進行舞蹈啦啦操鍛煉,觀察、對照、評價實驗前后的心理健康影響的效果。實驗組進行為期12周的舞蹈啦啦操教學訓練,由2位健美操和體育舞蹈專業教師進行指導訓練,訓練內容根據俱樂部教練設計的教學大綱進行,每周2次,每次120min。整個訓練過程保持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啦啦操鍛煉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鍛煉過程中,都會使學生出汗,并且測試脈搏,以保證控制訓練強度。對照組在實驗期間沒有分配其他任務沒有采取干預措施。
實驗前后完成問卷,問卷采用集中測試,當場回收。共發放87份問卷,回收85份,有效問卷82份,有效率為96.47%,其中實驗組42份,對照組40份。
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是自愿參加的女大學生,對照組不進行舞蹈啦啦操練習,每個月與對照組一起在固定時間進行集體發放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將對照組與實驗組進行實驗前后對照,并且進行各組組內自身對照。
研究過程中采用了歸納、演繹、對比、綜合分析等方法,對所獲得的數據均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實驗組與對照組間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配對樣本t檢驗。
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問卷調查,經方差齊性檢驗和獨立樣本t檢驗表明,實驗前兩組心理健康指標無顯著性差異(P〉0.05,如表1所示)。
實驗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分別進行問卷調查,統計結果經獨立樣本t檢驗表明,實驗后兩組在運動能力、緩解壓力、自我認知、自我調節和控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心理健康指標有很大差異(P<0.05),在激發活力、增加自信、感受情緒、人際關系的心理健康指標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如表2所示)。
表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指標的比較(±s)

表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指標的比較(±s)
注:P〉0.05,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
實驗組 對照組運動能力 1.29±0.482 1.26±0.412激發活力 1.60±0.506 1.60±0.506緩解壓力 1.71±0.482 1.68±0.517增加自信 1.68±0.311 1.60±0.420自我認知 1.66±0.515 1.66±0.515自我調節和控制力 1.80±0.473 1.83±0.512想象力和創造力 1.46±0.528 1.45±0.446感受情緒 1.77±0.528 1.78±0.531積極投入 1.57±0.496 1.58±0.385人際關系 1.89±0.512 1.89±0.531
表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指標的比較(±s)

表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指標的比較(±s)
注:P〉0.05;*表示P<0.05;**表示P<0.01。
實驗組 對照組運動能力*2.70±0.434 1.85±0.583激發活力**3.26±0.335 2.08±0.877緩解壓力*2.79±0.232 1.96±0.332增加自信**3.27±0.375 2.18±0.530自我認知*3.02±0.431 2.07±0.326自我調節和控制力*2.84±0.362 2.15±0.566想象力和創造力*2.99±0.424 1.78±0.834感受情緒**3.46±0.379 2.34±0.328積極投入 2.54±0.471 1.82±0.839人際關系**3.20±0.623 2.33±0.782
通過本實驗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經過12周的舞蹈啦啦操訓練后,心理健康有了很大的差異。說明女大學生通過舞蹈啦啦操的練習所獲得的激發活力、增加自信、感受情緒、人際關系方面要大于運動能力、緩解壓力、自我認知、自我調節和控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舞蹈啦啦操把優美的舞蹈動作和表現力通過最熱情奔放和活力的方式展現出來,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身體協調能力,在訓練、表演或比賽的時候都需要相互間的幫助、配合,使同伴之間在思想、心理、精神上都高度統一,最終達成共識,有利于培養學生間相互理解、信任、關心他人的良好人際關系。
表3 實驗組實驗前后心理健康指標的組內比較(±s)

表3 實驗組實驗前后心理健康指標的組內比較(±s)
注:P〉0.05;*表示P<0.05;**表示P<0.01。
實驗前 實驗后運動能力**1.29±0.482 2.70±0.434激發活力**1.60±0.506 3.26±0.335緩解壓力**1.71±0.482 2.79±0.232增加自信**1.68±0.311 3.27±0.375自我認知**1.66±0.515 3.02±0.431自我調節和控制力*1.80±0.473 2.84±0.362想象力和創造力*1.46±0.528 2.99±0.424感受情緒**1.77±0.528 3.46±0.379積極投入*1.57±0.496 2.54±0.471人際關系**1.89±0.512 3.20±0.623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在經過12周的舞蹈啦啦操訓練后,心理健康的效果有了顯著性改善,這表明舞蹈啦啦操的訓練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顯著性作用。通過訓練所獲得的運動能力、激發活力、緩解壓力、增加自信、自我認知、感受情緒、人際關系方面要大于積極投入、自我調節和控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可能與練習時間相對較短有關,想要達到理想的積極投入、自我調節和控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鍛煉和不懈努力,堅持訓練才能夠達到。
對照組12周后通過問卷調查結果統計發現,女學生在運動能力、激發活力、緩解壓力、自我認知、自我調節和控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投入、人際關系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只有增加自信和感受情緒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如表4所示。這可能與女大學生參加學校其他課程、周圍環境、學習狀況等情況有關。女大學生經過12周的舞蹈啦啦操訓練后,堅持長期系統的舞蹈啦啦操訓練,運動能力、激發活力、緩解壓力、增加自信、自我認知、感受情緒、人際關系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積極投入、自我調節和控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4 對照組實驗前后心理健康指標的組內比較(±s)

表4 對照組實驗前后心理健康指標的組內比較(±s)
注:P〉0.05;*表示P<0.05。
實驗前 實驗后運動能力 1.26±0.412 1.85±0.583激發活力 1.60±0.506 2.08±0.877緩解壓力 1.68±0.517 1.96±0.332增加自信*1.60±0.420 2.18±0.530自我認知 1.66±0.515 2.07±0.326自我調節和控制力 1.83±0.512 2.15±0.566想象力和創造力 1.45±0.446 1.78±0.834感受情緒*1.78±0.531 2.34±0.328積極投入 1.58±0.385 1.82±0.839人際關系 1.89±0.531 2.33±0.782
隨著啦啦操在世界的風靡,舞蹈啦啦操以其特有的風格和藝術魅力,在中國得到了更廣泛的發展,這種觀賞價值高的運動,因其動作難易程度伸縮性大,對運動能力的限制不大,場地設施的要求不高,相對較安全,各年齡性別的人都可以參加,因此更易于推廣和普及。
開設適合廣大學生學習的啦啦操專項課程,使學生增強集體責任感和社會美德,成為具有禮貌和包容的集體團隊。逐步開展和推廣啦啦操教學,尤其是安全、可操作性強的舞蹈啦啦操課程,從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豐富啦啦操教學的內容,提升學生的主觀感受和主觀體驗把握舞蹈啦啦操的風格,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良性競爭,重視學生的情緒體驗和自我認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學生樂觀、豁達、智力、勇氣等美德,充分發揮舞蹈啦啦操對大學生的身心促進作用。
建立學校啦啦操協會,推廣學生積極力量和人格特質,推廣啦啦操運動俱樂部,完善啦啦操運動員選材體制,加強校內與校外啦啦操隊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對藝術的追求和表現力,更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
[1]楊放.啦啦操運動理論與實踐[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楊忠偉.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Seligman Me.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 Psycho,2000,55(1):5-14.
[4]田奇.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看大學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D].首都師范大學,2011.
[5]洪啟煥.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審美觀培養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31(5):78-81.
[6]孫鐵民,李慧娟.我國啦啦操運動現狀的調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22(4):85-87.
[7]李芳.舞蹈啦啦操與表演性健美操的相似性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39(2):74-77.
[8]韓旭.淺談啦啦操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繼續教育研究,2010(7):175-177.
[9]張慶如.啦啦操運動發展演進及特征表現[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2):142-144.
[10]李德華.從競賽規則的變化探討我國啦啦操的發展趨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6(10):57-60.
[11]張慶如,張慶玲.我國啦啦操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1):136-138.
[12]王之春,駱意,蘇曉敏.論體操、健美操與啦啦操的衍生與回歸[J].體育文化導刊,2011(11):155-158.
G80-32
A
2095-2813(2017)09(a)-0134-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134
張園春(1978,8—),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