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敏,王 恢,寧鵬飛,黃麗萍,趙旗峰,馬小河
山西釀酒葡萄產業現狀與發展建議
文/王 敏1,王 恢2,寧鵬飛3,黃麗萍1,趙旗峰1,馬小河1
>
【導讀】 介紹了山西省發展釀酒葡萄在地理、氣候、土壤條件方面的獨特優勢,闡述了現階段山西省釀酒葡萄的栽培面積與分布,栽培品種、比例與特點,釀酒葡萄企業主要經營模式、栽培模式及效果,葡萄酒產品的種類、效益,并提出山西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的5點建議。
山西省葡萄與葡萄酒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民間流傳著“清源有葡萄,相傳自漢朝”的說法,唐代詩人劉禹錫“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的詩句也從側面印證了唐代山西有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的歷史。20世紀70年代,山西清徐露酒廠是新中國七大葡萄酒廠之一,生產的葡萄酒系列產品,曾先后多次獲得省、部級大獎,為山西乃至全國葡萄酒生產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20世紀90年代后期,全國的葡萄酒產業開始了新一輪大發展,山西怡園酒莊有限公司落戶山西省太谷縣,釀造的葡萄酒享譽國內外,激發了山西葡萄酒產業的大發展。2007年以來,運城格瑞特酒業、鄉寧戎子酒莊、左權鱻淼酒莊、太谷鳳翼山酒莊、長治市南沙姆酒莊、襄汾堯京酒莊等企業相繼建成投產。以怡園酒莊、戎子酒莊等為代表的新一代山西葡萄酒莊,干紅、桃紅等葡萄酒產品在國內外葡萄酒評比中屢次獲獎,贏得了葡萄酒界的廣泛好評,引起了業界和世人的關注,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隨著葡萄酒莊影響力的擴大、葡萄酒系列品牌的崛起,山西釀酒葡萄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和品牌效應,具備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成為山西省轉型發展的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在晉南一些高海拔地區到晉北的忻州定襄等產區,土質為砂壤土,土層深厚,年平均溫度10℃左右,晝夜溫差大,陽光和氣溫匹配好,葡萄的糖分積累時間較長,果實著色好,年降水量400~600mm,極端環境不嚴重,氣候環境適合葡萄生長。
山西太原—晉中產區,地處北緯37°~38°,海拔 800~1000m,有效積溫 3000~3600 ℃,無霜期169~182天,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較長,夏季不太熱,7月平均氣溫26℃,適宜不同時期成熟的釀酒葡萄生產,7、8、9三個月葡萄成熟期的降雨量為270mm左右,比世界葡萄名產區法國波爾多地區僅多70mm,果實成熟期間的7、8、9月的水熱系數小于1.5,是全國公認的四大優質葡萄酒生產區之一。
山西南部高海拔地區,以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為例,釀酒葡萄基地建于呂梁山南端、黃河中游東岸的晉西黃土高原上,四季分明,光照熱量充足、相對干旱,晝夜溫差大于15℃,全年日照時數2400~2700小時,年均氣溫9.9℃,年降水量570mm,年無霜期212天,海拔950~1300m,砂壤土質,黃土層厚度200m以上,黃土高原的小氣候特征及外圍條件非常適宜優質釀酒葡萄的生長。
栽培面積與分布。截至2016年,山西省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大約2000hm2,主要分布在晉中盆地以及晉南一些高海拔地區,集中分布區域包括太原市清徐縣馬峪鄉666.7hm2;晉中市太谷縣任村鄉186.7hm2、侯城鄉80hm2,左權縣石匣鎮100hm2;臨汾市鄉寧縣昌寧鎮386.7hm2,襄汾縣大鄧鄉213.3hm2,靈石縣翠峰鎮100hm2、仁義鄉46.7hm2;運城市夏縣水頭鎮166.7hm2;另外,大同、忻州、晉城、長治等地零散分布著一些小微型釀酒葡萄基地,例如大同市大同縣東梁莊46.7hm2,長治市長治縣八義鎮46.7hm2等。釀酒葡萄種植主要以葡萄酒莊或企業作為依托,少部分零星種植。例如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建址于鄉寧縣昌寧鎮,釀酒葡萄基地集中分布于昌寧鎮東厫村、西厫村、內陽村等8個自然村;山西堯京酒業有限公司建址于襄汾縣大鄧鄉,釀酒葡萄基地集中分布于大鄧鄉上西梁村、東社村。山西怡園酒莊有限公司建址于太谷縣任村鄉,釀酒葡萄基地集中分布于任村鄉牛許村、東卜村、內賈村和郝村。
栽培品種組成及比例。山西省目前栽培的釀酒葡萄品種有10余個,紅色品種面積占總面積比例在90%以上,主要品種有赤霞珠、梅鹿輒、品麗珠、蛇龍珠、馬瑟蘭、西拉、黑比諾、阿列尼等;白色品種種植比例不足10%,總面積約133.3hm2,主要品種有霞多麗、威代爾、貴人香、雷司令、小芒森、長相思等。代表酒莊中,堯京酒莊釀酒葡萄栽培面積213.3hm2,紅色、白色品種栽培比例為4∶1,赤霞珠、品麗珠、西拉、馬瑟蘭、黑比諾、美樂等紅色品種6個,面積170.7hm2,長相思、小芒森、霞多麗、雷司令等白色品種4個,面積42.7hm2;怡園酒莊山西區域釀酒葡萄栽培面積53.3hm2,紅色、白色品種栽培比例為7∶1,其中紅色品種赤霞珠 20hm2、美樂13.3hm2、品麗珠13.3hm2,白色品種以霞多麗為主,面積6.7hm2;戎子酒莊基地主要栽培紅色品種為赤霞株、品麗珠,其中赤霞珠2666.7hm2,品麗珠66.7hm2,美樂、西拉等其他紅色品種40hm2,白色品種主要為霞多麗、貴人香,面積13.3hm2。另外,山西省清徐葡萄酒有限公司主要以龍眼葡萄為原料,基地面積666.7hm2。
主要經營模式。山西省釀酒葡萄基地經營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企業租用農民土地,建設酒莊自有基地,統一規劃、管理,雇用農民進行集約化生產,便于控制基地葡萄品質,確保葡萄酒的質量,以怡園酒莊、堯京酒莊為代表;二是遵循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堅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方向,企業與農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提供產、供、銷和栽培管理技術一條龍指導服務,葡萄采收季以葡萄質量分級確定收購價格,以戎子酒莊為代表。
主要栽培模式。山西早期的釀酒葡萄種植多以小扇形籬架整形為主,這種整枝方式冬季修剪較為復雜,果實產量與品質較難控制,影響葡萄酒的品質。“十二五”以來,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太谷綜合試驗站在山西區域積極研究和推廣各種新技術,倡導釀酒葡萄標準化栽培。在堯京酒業、怡園酒莊、戎子酒莊、鳳翼山莊等基地大力推進“傾斜主干水平龍干豎直葉幕籬架”樹形的改架與示范,提高架面高度,顯著降低葡萄病蟲害防控壓力,有效解決果實品質異質性問題,并利于冬季果園機械化埋土;示范推廣限產提質、果實成熟期摘葉、避雨栽培等技術,嚴格控制采摘的時間和產量,平均每667m2產量控制在400~750kg。土壤管理方面,釀酒葡萄生長季節前期主要采用清耕法,后期行間(7月以后)采用自然生草法,定期機械割草;水分管理方面,根據葡萄生長發育情況與土壤水分狀況,在出土后至萌芽前、新梢旺盛生長期、花期、采收后等葡萄生長季灌水3次左右,前促后控,保證樹體安全越冬;根據葡萄園立地條件,積極推廣滴灌技術。在葡萄病蟲害防控方面,制定了山西區域釀酒葡萄主要病蟲害規范化防控技術,針對本區域葉蟬、金龜子、綠盲蝽、葉螨、蚜蟲、斑衣蠟蟬等蟲害,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酸腐病、穗軸褐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合理運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達到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為害的目的。
主要企業、產品種類、產量及效益。目前,山西省境內葡萄酒生產企業主要有13家。葡萄酒產品主要有干紅、干白、桃紅、甜紅、甜白、冰葡萄酒、煉白及葡萄露酒等類型。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山西區域葡萄酒、葡萄汁(極少量)等產品產量總計12000t,產值總計約13.5億元。其中,山西怡園酒莊有限公司、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運城格瑞特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葡萄酒系列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較高;山西堯京酒業有限公司2016年首批佐餐酒產品已投放市場,反映良好;山西清徐葡萄酒有限公司主要以龍眼等葡萄為原料生產甜紅、甜白葡萄酒以及少量的干紅葡萄酒和葡萄汁 (見表 1)。

表1 2016年山西省主要葡萄酒企業生產概況
發揮區域優勢,突出產品特色。特有的氣候與地理資源優勢是山西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的基石,政府的重視、引領與科研單位的支持是山西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政府部門組織與督導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總體布局與規劃,科研部門加大釀酒品種的選種、引種力度,增加品種的多樣性,篩選更具區域優勢的品種,釀造代表山西特定氣候與地理特征的葡萄酒。
提升釀酒葡萄栽培配套技術,倡導區域化、規模化、機械化種植。適宜的優質區域化釀酒葡萄栽培模式,是山西葡萄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充分利用國內外現有的先進技術,提升區域釀酒葡萄種植水平。例如,國際普遍通用的嫁接栽培,以提高葡萄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采用先進的高光效“廠字形籬架”種植架式,有效控制葡萄產量,提高葡萄品質;注重多種架式改造方法的探索,建立葡萄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增加葡萄園機械化作業比例,節約人工成本。
注重市場營銷,提升品牌形象。雖然近年來山西葡萄酒產業發展迅速,但相對成熟的葡萄酒系列產品較少,葡萄酒市場占有份額依然很低。同時,來自同行業、白酒行業與國外進口葡萄酒的威脅日趨加劇,這就要求我們的葡萄酒營銷團隊及時調整品牌營銷策略,發展區域品牌文化,培養酒莊穩定的顧客群體;研發團隊實時關注市場反饋,注重與當地實際情況接軌,注重產品研發與時俱進,開發適合區域、本土市場的葡萄酒產品。
依托葡萄酒文化,助推酒莊旅游。以區域人文歷史與葡萄酒發展歷程為載體,倡導集科研開發、葡萄酒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生態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葡萄酒莊旅游模式,提升葡萄酒產品附加值。
創新協調機制,注重鼓勵扶持。區域釀酒葡萄產業發展壯大,創新協調機制、制定扶持政策是政府的首要工作。各級政府要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實施統一管理、科學指導。在現有主要生產模式的基礎上,協調基地與農戶,基地與公司之間通過承包合同實現產、供、銷一體化,保證農戶、基地、公司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目標的實現。在基地建設方面要保證農民利益,提供基地建設資金和相應的鼓勵政策;在吸引葡萄產業龍頭企業方面要制定相應的門檻和優惠政策,拿出具體的扶持措施;在市場建設方面,要創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避免和防止企業間的惡性競爭,保證山西釀酒葡萄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CARS-30-5);農業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棗葡萄種質資源收集、編目、更新與利用(2016NWB002);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臺,國家棗葡萄種質資源平臺(太谷)(NICGR2017-051);山西省科技重點研發項目葡萄產業提質增效技術開發與示范項目(201603D211105)資助。
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太谷,030800);2.山西怡園酒莊有限公司;3.山西堯京酒業有限公司
王 敏(1979—),男,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葡萄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研究。E-mail:58636554@qq.com
2017-08-04
特約編輯:艾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