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冬梅
一顆匠心護光明
文/趙冬梅

散發著濃濃學者氣質的趙文慶,是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變電運維站太平運維站的站長,一身工裝,風塵仆仆。記者到訪時早已過了午飯時間,作為中流砥柱的電力匠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戰場”,對他來說,按時吃飯便成了奢望,隨便吃一口,便引導記者參觀二樓的勞模創新工作文化室。
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年平均出差4個月”,他笑說:“雖然忙碌,但很充實,也非常有成就感,工作于我是個樂趣!”
“干一行,就要務一行、精一行。當一天和尚,就要撞好一天鐘。撞一天鐘就要把鐘撞好、撞響!”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而這“鐘”一撞就是28年。這28年,他從一個毛頭小伙逐漸成長為高級工程師、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技術人才、勞動模范……令人震撼的榮譽證書和獎杯璀璨若星,一間屋子幾乎都擺不下,斐然的成績閃耀著灼灼光華,恰似他在變電運維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用青春和熱愛盡心盡責守護的光明……
擁有一個讓你耗盡此生也不覺得疲憊的夢想,是生活賜予的最好禮物——
1987年12月,還是“小趙”的他一踏上工作崗位就走進了變電站。復雜的接線圖、形形色色的變電設備、二次屏柜、地下電纜溝里藏著的一條條神秘電纜……太多的未知勾起他強烈的求知欲望。他知道自己底子薄,硬憑著一股子勤奮好學不服輸的勁兒,拼命學習變電運維基礎知識,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很快,他的業務能力得到認可,逐漸擔任起值班長、專工、副所長、所長等職務。
2012年,哈爾濱供電公司成立了變電運維站,這是公司實現“大檢修”的一個跨越,他被任命為太平運維站站長,該站是哈爾濱東部電網的運維站,也是所轄最多變電站的運維站。負責運維的13個子站大部分是市區供電,一部分站還在進行綜自改造及新建、擴建,工作量可想而知。可是,當領導找他談話時,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工作安排,他說:“組織培養我們不容易,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勇于擔當。”
在變電運維站成立后的一年多里,面臨運維人員組建、人員業務培訓、制度體系建設、技術規程修編等繁重工作任務,趙文慶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查資料、跑現場,解決運維站成立期間的各種困難,逐步將變電運維站各項工作帶向正軌。
趙文慶這個站長,真是沒說的。白天,他帶領全站人員在進行操作、維護的同時,還要抄錄新設備參數,制作黏貼設備標示牌,健全站內資料、設備臺賬;晚上,他還要給當班運維人員培訓。他創新的由“單一業務型”向“綜合素質型”轉變的培訓方式使得值班員能夠迅速適應“大檢修”要求。他的“傳、幫、帶”使得員工成長非常快。“有他在,我們真的很放心!”大家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
在工作中,趙文慶嚴格把關運維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從工作調配到各生產環節安排,從安全措施的查勘到電氣倒閘操作,每一份操作票、工作票都要反復斟酌,直到完全符合兩票執行規定才行。
趙文慶說:“班組管理,就是人和事的管理。管人最關鍵,人管好了,事也就做好了。”營造引導人、教育人的工作氛圍,就要“樹標桿”“評明星”“學勞模”,以各項活動的開展使班組員工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有的員工現場操作水平好些,有的微機系統應用好些,有時候一個值PMS系統整改就只有個別人能干,怎么辦?改革管理機制,每年一度的定崗考試中,除了工區考試以外,增加微機系統應用考試,哪些業務弱,就搞活動引導他們去主動補。當時很多員工偷著學,下班也不走,請教水平高的,自覺地學習;對于一些大家不想參與的工作,比如QC活動、專利申報等工作,在績效考評中加大分值,直接影響崗位的高低。如此,在班組中逐步形成大家有事爭著干、搶著干的氛圍。
人處在一種默默奮斗的狀態,精神就會從瑣碎生活中得到升華——
為了適應變電運維一體化的新形勢,趙文慶帶領太平運維站迅速行動起來,創新推出“3+1+N+5”新運維模式,極大地提升了變電站精益化管理和運維一體化質量,開創了變電運維專業的新局面。同時太平運維站作為公司精益化管理典型示范站,兩次承辦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變電精益化評價”經驗交流會,成為龍江當之無愧的“變電精益化管理”工作標桿。
隨著“三集五大”體制改革和電網發展的內在需求不斷變化,變電運維業務向著集約化、無人化、運維一體化方向發展。他準確把握發展脈搏,先行先試,編制了無人值守巡視、運維管理、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等專項制度和規范,在公司范圍內率先實現了所轄13座變電站全部無人值守模式,為其他兄弟單位做出了先鋒表率。3年來,他每年作為專家對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所轄各地市公司的專業人員進行“變電精益化管理評價”“交直流電源系統”的培訓授課,且連續兩年參加國家電網公司的精益化評價專家組的評價工作,分別獲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績,連續兩年獲國家電網公司“精益化評價優秀專家”的榮譽。
2016年以來,趙文慶作為省公司站用交直流系統專家,多次受邀參加國家電網公司對“站用交直流系統”的反措和運行可靠性提升以及典型接線方式的審核工作;同時作為運檢專家也多次參加國家電網公司的“五通一措”審核會,都積極發揮出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獨到的見解;并在全省系統內積極開展講授和傳播一技之長,編寫并由國網省公司下發全省系統的“交直流隱患排查”模板,并組織編寫排查報告,為國網省公司系統的交直流電源的管理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省公司已根據排查報告,2017年安排4000余萬元專項資金進行技改;作為省公司通用規程專責人,組織編寫和審核《國網省公司變電站現場運行220KV及以下智能站部分、500KV、220KV、110KV、66KV、35KV 通用規程》6冊通用規程已在全省范圍內各變電站下發執行;2017年3月,他編寫出國網公司《“五通一措”—站用直流電源系統檢修要求》,已下發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各變電站執行。
國網省公司以趙文慶作為創新團隊帶頭人命名的“趙文慶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成立以來獲8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出版專業論著4冊、兩項國家級創新成果和QC成果獎、12項國網哈公司企業文化成果、創新成果獎。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提升變電倒閘操作全過程風險管控水平”項目入選國家電網公司典型經驗庫,實現了國網省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典型經驗評選史上零的突破。2016年底,又獲得哈爾濱市總工會5萬元的創新項目資金支持。
28年來,趙文慶在家過節的次數屈指可數;老人和孩子生病,也不能陪伴身旁。特別是自2002年至今的每年除夕,萬家團圓,作為站長的他都在運維站里值班保電。工作間隙,望著別人家透出的燈光,聽著附近居民家中傳出的歡笑聲,遠處的煙火在絢爛綻放,他多想陪在父母妻兒的身旁……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趙文慶的創新之路上,加班常有,卻鮮有假期,近年來圓滿完成了負責的14座變電站綜自改造、兩座變電站新投的運維停送電和驗收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創新完成13座變電站的直流技改工作。28個春秋,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季節奉獻給基層電力運維管理事業,用創業的果敢和創新的智慧點亮了萬家燈火,為企業的創新發展譜寫出動人的樂章,這是黨員的忠誠,更是電力人的精神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