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戌
沒事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刷朋友圈,看看朋友們有啥新動向,看看哪個妹妹又買了新衣服、新包包,看看哪個帥哥又去哪吃了好飯,又去哪旅游。偶爾也會看看那些微商賣的東西,有時也順手買兩件合適的,不禁慨嘆微商通過朋友圈賺了錢,自己也想有一天可以在朋友圈賺錢,卻又不想像微商那樣賣貨,就等著天上掉餡餅,偏偏砸中我的頭。
有想法就會有行動。我對朋友圈進行了細致的研究,發現好好經營,居然真的還可以賺錢。
在職場8小時之外,我是個熱愛分享的狂熱分子,經常被身邊人稱作干貨女王。我在朋友圈建立了自己的讀書社群,經常為大家分享讀書心得,有了不少鐵桿粉絲。
自己分享的圖書會有許多粉絲買來讀,分享的電影有許多粉絲去看,分享的干貨也受到了粉絲的青睞,通過一年多的經營,有黏度的粉絲越來越多,只要是我分享的,粉絲們都會覺得相對可靠,值得信賴。
而要吸引這些粉絲的注意力,我做了許多功課:先是給自己的微信起了一個讓人能夠記住的名字,即自己專注的領域+名字,讓別人一看到名字就知道是我,知道我是干嘛的。最好不要放表情符號、數字或其他字符,不然會出現記不住你名字,或知道你是干嘛的但叫不出名字的情況。
同時,我還梳理出了最想要別人記住的標簽。比如自己有突出的業務,并且可以為別人提供服務,我就使用了業務標簽,即用我的名字加上書籍分享達人,如果公司很知名,也可以用公司+職位的標簽。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是一個能夠對大多數人產生幫助的職業,也可以使用能力標簽,比如時間管理專家,跑步達人等。
如果這些都不適合你的標簽,就想想自己擅長的能力以及感興趣的領域或是在哪些事情上可以做到廢寢忘食,說白了,就是要梳理出代表自己的標簽。
再就是要有一張好看的個人頭像,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會加分很多。像我是書籍分享達人,就要用一張自己看書或很知性的圖片,認準了一張圖片,最好不要經常換。
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切入主營進行分享。我通常在分享中謹記兩個原則:一是分享的內容對別人有價值;二是分享的內容要聚焦在跟自己標簽相關的事情上。
我的標簽是書籍分享達人,所以我在朋友圈分享最多的自然是與書相關的內容,比如讀書筆記、讀書感悟,書中的干貨,讓別人能夠看到我的認真、細致以及在這個領域的專注。
持續的分享能夠讓朋友圈的人知道自己正在做這件事,有相關的機會就會優先想到自己并且進行推薦。
世界讀書日前夕,一個知名汽車品牌的運營經理找到我,說是聽朋友說我經常分享書籍,有個定期舉辦線下活動的讀書會,就邀請我世界讀書日那天去他們的旗艦店給他們的客戶分享書籍,不僅免費提供讀書會場地,贈送分享書籍,還給了我500元的分享勞務費。這場分享后,聽過我分享的客戶公司有舉辦讀書分享會的,第一時間想到我,陸續又有了不少分享,不僅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還賺到了更多的勞務費。
原來讀書只是我的個人愛好,沒想到通過在朋友圈分享還變了現,一場分享下來,3個月的書幾乎可以免費看了,再者,還鍛煉了自己的思考和寫作能力,讀書感悟發到公眾號和豆瓣上,不僅賺了粉絲,還賺了打賞的錢,幾個月下來就有1000多元的打賞,可謂一舉多得。
最近知識付費盛行,很多牛人的微課分享都受到了粉絲的喜愛,我也經常把聽過的付費課程進行總結,分享到朋友圈;還有很多很好我使用過的微課平臺,我也會分享到朋友圈,與粉絲分享,或者干脆買一些自己聽過的覺得不錯的老師的課程作為福利分享粉絲,增強了自己與粉絲之間的黏度。
有時,我轉發的鏈接或是分享的內容,感覺哪位粉絲需要或是正是朋友關注的領域,我也會@他,自己這么細心地記得他們的需求,記得他們的喜好,看到我對他的細心和熱心,他也會增加對我的信任,認為我是個靠譜兒的人,不斷地給我加分。
這不,我的付費社群群主開了飯團服務號,放出了可以免費享受收看一個月的大福利,我第一時間就分享到朋友圈,有近百位粉絲受益,很多粉絲以前就很崇拜我的社群群主,收到這個福利后,很多粉絲都私信我,感謝我帶給他們的福利。
當我的群主放出購買飯團一天優惠,第二天提價的福利后,我也及時地分享到朋友圈,那些已經受益一個月的粉絲都主動去搶著訂閱,購買產品的轉化率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我從中得到推廣分紅,一天賺到了2000多元,盆滿缽滿。
通過經營朋友圈,我的變現逐漸顯現,雖然不及微商那么大賺,但這畢竟是基于我的興趣愛好上的,而且只是比原來刷朋友圈時用點兒心,就可以變現,何樂而不為呢?
要想經營好朋友圈,還需要注意幾點:
不發負能量。現在朋友圈已經不再是個人傾訴生活不易、發泄情緒的垃圾桶了,它已經是自己這個品牌的門面,很多人添加了微信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翻你的朋友圈,朋友圈中呈現的內容將會影響到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時刻記得朋友圈是自己給別人呈現的第一印象,用心對待自己分享出去的每一條內容,因為自己分享出去的每一條內容代表的都是我自己這個品牌。這樣才會給粉絲正能量的形象。
注意分享時間和頻率。每天早上上班前的7:00~9:00,晚上下班后的22:00~00:00,這個時間段是人們上下班前后的可自由支配時間,在這個時間段發朋友圈可以讓我們的分享內容被更多的人看到。分享頻率是每天1~2條,發多了,別人容易對你的朋友圈失去期待感,發少了,別人不會產生想要持續關注的想法,這個頻率,是最合適的。
最后要在朋友圈中持續讓別人知道我們擁有哪些價值,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到別人,這樣才有更多的機會跟鏈接出現在我們身邊,才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
編輯/馬沖沖ma-ch-ch@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