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摘 要 深度學習是一種在理解的基礎上并帶有批判性的學習,它具有批判的理解、知識的整合、遷移與應用、問題解決的特征。深度學習中學歷史能夠改善中學歷史學習的現狀、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有效自主學習。
關鍵詞 歷史教學 深度學習 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61
The Significance of Deep 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Study
GAO Nan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Deep learning is a kind of learning based on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al.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al understanding,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applic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In depth learning, secondary school history can improve the status quo of secondary school history learning, enhance students' core quality of histor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istory, and promote students' effective independent learning.
Keywords history teaching; deep learning; learning mode
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代中學生面臨著比前人更為復雜的社會環境。從素質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核心素養研究體現了以“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視角的變化,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趨勢。因此新時代的學生學習時不能只掌握皮毛,留在知識的淺層面上學習,而是要向知識的更深層面去探究學習。
1 深度學習的涵義
1.1 深度學習的概念
“學習”作為一個復合詞最早出現于西漢時期編纂的《禮記》當中。學習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學習指的是學習者(人和動物)在生活中獲得個體經驗并引起行為變化的過程;狹義的學習是指學生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獲得知識和技能,掌握一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的過程。深度學習是在學習的概念基礎上進一步加深的學習,深度學習也被稱為深層學習,“深度學習”一詞最早出現在1976年由美國學者 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 及其團隊在對有關學生閱讀學術文章的實驗研究后,聯名發表的《學習的本質區別:結果和過程》一文中。文章指出深度學習是與機械記憶、被動學習的淺層學習相反的一種積極主動的構建知識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學習知識,能靈活、熟練地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我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相對較晚,2005年,我國學者黎加厚教授在他的《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一文中對“深度學習”也給出定義:“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學習者能批判地學習新的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系,并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景中,作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而筆者對黎加厚教授給出的“深度學習”這一定義有很大的認同感,深度學習就是在原有認知基礎上,批判地學習新事物構建出新思維再遷移到新情景中來解決現實的問題。
1.2 深度學習的特征
(1)批判的理解。深度學習強調學習者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帶有批判性的思維去學習新的知識和事物,它倡導學習者自身主動地去學習、吸納新知識,并始終能保持著一種懷疑的、批判的態度去看待各種事物,同時它要求還要以客觀、理性的思維去正確地評估對知識的理解。
(2)知識的整合。深度學習強調知識的整合,既包括注重多渠道、多學科知識之間的整合,也包括新舊知識的融合,將所學的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中,從而達到對新的知識信息理解、長期保持并遷移應用,最后整合成新的知識體系。
(3)遷移與應用。深度學習要求學習者不止單單淺顯地了解知識,而是要深入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尤其對關鍵的知識部分充分理解,學習者還要能夠在相似的情景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原有的知識體系遷移應用到新的學習當中并解決實際問題。
(4)問題解決。學習就是為了能夠解決現實的問題,深度學習是在原有的理解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解決復雜的問題。簡言之,深度學習就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并用以解決現實問題。
2 中學歷史深度學習的必要性
2.1 中學歷史深度學習的目的
中學歷史的深度學習是基于對歷史教科書上的歷史的知識理解、掌握,并將自身的理解納入到原有的知識認識結構中,構架出新的知識體系,從而形成新的歷史理解和歷史思維。學生學習歷史不再只是了解一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而是能夠通過積極主動地深度學習歷史后,用歷史的眼光和角度來思考和了解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這種關系,辯證的認識歷史與現實的內在聯系,用歷史的思維來解決現實學習中的問題。例如,在學習高中岳麓版必修三22課《孫中山的民主追求》時,對于“三民主義”的提出背景、內容等一系列問題使用淺層的學習方式是無法解決的,需要我們在原有學過的清末時期,同盟會創立的歷史大背景下,積極主動的尋找相關材料進一步分析,并以獨特的歷史思維來解決這一難題。
2.2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現狀
在如今的歷史課堂教學中仍然會出現以教師的教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學的內容多以歷史教材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狀況,這很容易造成中學生機械、被動地學習歷史知識。他們學習歷史多半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中學生學習歷史大部分是機械學習一些簡單的歷史皮毛,他們并不清楚學習歷史對未來的發展有什么用處,更沒有意識到學習歷史的價值,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淺層學習。尤其是初中生學習的歷史更為簡單,當然這也是初中生的零基礎的原因造成的,對于初中生歷史教育由簡開始,所學的知識更多為淺層的學習。相比較而言高中生的歷史學習能夠更深入一些,但也并未達到深度學習的程度,他們的學習仍然是以教科書為主,學習方式也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單純的機械的記憶,他們學習歷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高考。基于這種目的,所以中學生的歷史教學更多圍繞考試考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并不會對某一些歷史性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沒有對原因與結果進行更深的探討。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學生只知道某些政治制度,像宗法制、分封制、中央集權制,卻不知道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政治制度,他們對歷史的學習還只停留在淺層學習,并沒有究其根源。
2.3 中學歷史深度學習的必要性
新一輪課改之后,課程標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的《前言》綜述部分提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毕胍獙崿F歷史的教育功能就必須深入挖掘歷史本身的價值與意義,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首先要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和歷史思維能力,這需要從加強歷史教學的深度來加強學生的歷史深度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新的課程標準得以更好的落實。
而且,歷史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歷史事件、過程和結果,更要教學生究其根源,進而讓學生能夠站在歷史的角度、用歷史的思維看待今天的社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而現在還會出現學生考什么老師就教什么的現狀,導致了學生學習歷史不完整、不深入,學生無法形成一個歷史思維,這樣的教學也是無意義的。歷史課是一種典型的知識性課程,學生歷史知識的獲得、積累,更多的是取決于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授,因此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深歷史教學程度。
3中學歷史深度學習的意義
3.1 深度學習歷史可以改善中學歷史學習的現狀
由于我國中學歷史教學仍然存在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機械學習歷史,學習內容也多受限制的問題。為改變當前由上而下的滿堂灌的教學現狀,教師需要從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并加強歷史學習的深度。深度學習歷史可以突破學習內容受限的問題,深度學習要求學習內容廣泛、深刻,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內容;要求學習者以客觀、理性、批判的思維學習歷史。而且深度學習歷史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歷史視野,加強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并改善歷史學習的現狀。
3.2 深度學習歷史可以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睔v史核心素養強調建構正確的歷史認識、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這需要深度學習歷史來培養。深度學習強調的是學習者積極主動的學習,并不是學生一味地自學,而是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積極主動的學習。深度學習歷史要求注重歷史相關知識的各學科、多渠道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長期保持并應用。進而深度學習歷史可以幫助學生擺脫機械學習和淺層學習歷史的弊病,養成積極主動學習歷史的態度,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同時,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也可以使人類歷史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3.3 深度學習歷史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在歷史教學中原始史料是經常使用的,這些史料通常都是前人記載的,本身具有神秘的歷史性、穩定性和傳承性。所以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難免會有些枯燥。那么想要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可以利用歷史的這一特殊性質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當在歷史課堂中運用史料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提前查看歷史原始文件、統計資料等,收集相關的材料,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歷史研究的技能,能夠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解決歷史學習問題,這也是深度學習的特征要求。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往我們在學習歷史時只關注所考的內容,并未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學習,所學也只是史料的表層意義。然而深度學習歷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促使學生們深度挖掘帶有神秘色彩的歷史本質,使學生們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學習歷史,進而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3.4 深度學習歷史可以促進學生有效開展自主學習
有效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由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并得到一定結果的學習方式。那么深度學習歷史能為學生自主學習歷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深度學習的其一特征就是問題解決,要求在原有歷史理解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解決歷史問題。因為深度學習歷史可以讓學生掌握除了書本上的知識點外,更大程度上學習書本以外的歷史。加深學習也會加深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同時也會促使學生產生主動收集歷史證據,研究歷史課題的想法。為學生自主探究歷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歷史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還能加強歷史學習的技巧,從而促使學生達到有效的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 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4,29.
[2] 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7.
[3] 鄒曉燕.大學生英語深度學習方式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2).
[4] 杜鵑,李兆君,郭麗文.促進深度學習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0).
[5]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