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士杰 劉婕 陳志勇
摘要:目的 探討藥學服務對門診高血脂患者合理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12月到我院就診的高血脂患者,要求99例用藥依從性差的高血脂患者每月來醫院接受一次面對面的藥學服務,每次不少于15 min,共接受四次,四個月后觀察患者用藥依從性和血脂改善情況。結果 依從率從第1月的(45.88±21.90)%升高到第5月的(84.42±12.46)%(P<0.01);血脂改善情況TC、TG、LDL-C 分別由第1月的(6.92±0.38)mmol/L、(2.39±0.36)mmol/L、(4.84±0.62)mmol/L降低到第5月的(3.96±0.42)mmol/L、(1.48±0.51)mmol/L、(3.04±0.66)mmol/L (P<0.05),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通過開展藥學服務,使患者用藥依從性和血脂均有較大改善。
關鍵詞:藥學服務;用藥依從性;血脂改善;影響
中圖分類號:R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09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eutical service of outpatient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and reasonable use of statins.Methods 2016 in January to December to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patients,requiring 99 cases of poor compliance with hyperlipidemia patients monthly hospital to receive a face to face pharmacy services,each time not less than 15 min,received a total of four times,after four months of observation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blood lipid in patients with improvement.Results The compliance rate from first months(45.88±21.90)% increased to fifth months (84.42±12.46)%(P<0.01);the improvement of serum lipid TC,TG,LDL-C respectively by first months (6.92±0.38)mmol/L. (2.39±0.36)mmol/L,(4.84±0.62)mmol/L reduced to fifth months(3.96±0.42)mmol/L,(1.48±0.51)mmol/L,(3.04±0.66)mmol/L(P<0.05),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o carry out pharmaceutical care,the patients compliance with medication and blood lipids were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care;Medication compliance;Blood lipid improvement;Influence
血脂異常是血漿中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低下,俗稱為高脂血癥[1]。我院臨床藥師每月對上一月的門、急診處方作回顧性分析,對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干預,促進合理用藥。本文主要對我院他汀類藥物用于降脂治療的用藥依從性和降脂達標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
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合成,直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2]。我院臨床常用的他汀類藥物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高血脂患者良好的用藥依從性是取得最佳治療的基本條件,但在藥學服務中經常發現高血脂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差,患者不按醫囑、說明書用藥,甚至毫無規律地濫用藥物,是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的首要原因。通過開展藥學服務,給予患者詳細講解合理用藥的重要性,使得高血脂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血脂均有較大改善。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為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到我院就診的高血脂患者。采用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評估用藥依從性[3],我們采取間接法中的患者訪談法,即臨床藥師通過與患者的交流而直接得到反饋。依從性計算:患者實際用藥品種數與醫師處方藥物品種數之比,比值<80%為依從性差。在129例高血脂患者中,單純患高血脂的患者12例(9.30%),高血脂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分別為36例(27.91%)、38例(29.46%)、22例(17.05%)、21例(16.28%)。
1.2方法
我院藥學服務的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要求每位患者每月至少一次參加臨床藥師舉辦的他汀類藥物的合理應用講座,且臨床藥師與患者當面交流不少于15 min,對不能到醫院來的患者,要求患者家屬來院進行當面講解。詳細記錄每位患者的用藥情況,以用藥依從性和血脂達標情況為觀察指標,通過患者第一次與第五次用藥依從性和血脂改善情況的變化來考察藥學服務的效果。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以(x±s)表示,對于干預前后患者依從性和血脂改善情況進行?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用藥依從性差的調查結果
在129例高血脂患者中,用藥依從性差的患者為99例,用藥依從性差的百分比為76.74%。99例用藥依從性差的患者中,男性53例(占53.54%),女性46例(占46.46%);年齡31~80歲,平均(55.86±9.82),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診斷標準[4]。患者年齡31~40歲3例(3.03%),41~50歲11例(11.11%),51~60歲34例(34.34%),61~80歲51例(51.51%),見表1。
2.2用藥依從率和血脂改善情況
接受藥學服務后,患者用藥依從性和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有明顯降低,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分布為P<0.01和P<0.05),見表2。
2.3不合理應用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表現
在129例高血脂患者中,不僅有99例用藥依從性差的患者,還有29例不合理應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主要表現是用藥時間不合理、用藥劑量不足及藥物相互作用,見表3。
3 討論
用藥依從性差的分布主要是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其服藥時間限制在晚上服藥,且患者的年齡組在51~80歲,且這一年齡段的服藥品種過多。不合理應用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表現是用藥時間不合理、用藥劑量不足及藥物相互作用,需要晚上服用的辛伐他汀、氟伐他汀,一些患者在白天即服用,有的患者血脂改善不佳與他汀類用量偏小有關,另外有的患者用藥品種過多而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研究證實[5],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TC、TG 、LDL-C及升高HDL-C,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年齡越大,他汀類藥物帶來的心血管獲益越大。然而,他汀類藥物的調脂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大,但不良反應也增多,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肝臟損害和肌肉損害[6]。在他汀類藥物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時,應該特別注意的是,使用 CYP3A4 抑制物時,盡可能聯合普伐他汀治療,而在使用 CYP2C9抑制劑時,不宜聯合氟伐他汀,不然將會導致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7]。
一項評價80歲以上老年人使用他汀類藥物對心血管終點事件影響的研究顯示[8],他汀組顯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腦血管事件,80歲以上使用他汀類藥物的高齡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腦血管事件風險顯著降低。有研究顯示[9],持續服用3~6個月10 mg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膽固醇指標40%以上,并分別是阿托伐他汀的4倍和辛伐他汀的8倍,因此被稱為是他汀類藥物中的“超級他汀”。
總之,通過臨床藥師的藥學服務,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得到明顯改善,尤其通過為高血脂患者進行面對面的藥學服務,使高血脂患者的血脂得到明顯改善。臨床藥師為此起到了突出作用,但本研究觀察樣本較小,觀察時間較短,也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趙水平,胡大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解讀[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30.
[2]Ridker PM,PradhanA,MacFadyenJG,et al.Cardiovascular benefits and diabetes risks of statin therapy in primary prevention:an analysis from the JUPITER trial[J].Lancet,2012,380(9841):565.
[3]樓英彪.藥師在改善患者用藥依存性中的作用[J].中國藥房,2005,16(15):1192.
[4]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
[5]Aranha A,Patel P,Panaich S,et al.Health literac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mong the elderly:a study from a patient centered medical home[J].Am J Manag Care,2015(21):140-145.
[6]他汀類藥物安全性評價工作組.他汀類藥物安全性評價專家共識[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890-894.
[7]徐乃翠,徐曉春,俞琦,等.他汀類藥物治療高脂血癥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干預[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0):1834-1836.
[8]Natsuaki M,Morimoto T,Furukawa Y,et al.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fter coronary revascular ization in patients≥80 years of age:observations from the CREDO-Kyoto Registry Cohort-2[J].Atherosclerosis,2014(237):821-828.
[9]Casar Z.Historic overview and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of super-statins[J].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2010,14(8):816.編輯/錢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