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莉
摘要:目的 分析肺結核咯血患者實施垂體后葉素療法的效果。方法 將從我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肺結核咯血患者作為對象,105例垂體后葉素療法為實驗組,90例基礎療法為對照組,統計疾病的治療結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咯血停止時間為(1.02±0.16)d,疾病緩解率為95.20%;對照組時間為(4.19±1.20)d,疾病緩解率為86.70%,兩組數據有差別,P<0.05。結論 給予肺結核咯血患者垂體后葉素療法作用突出,能縮短咯血時間,提高治療結果,值得學習。
關鍵詞:垂體后葉素;肺結核;咯血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101-02
咯血是肺結核疾病的一種多發性并發癥,若病發后不及時治療,將出現窒息、休克等癥狀,危害患者健康。以往,臨床均給予患者基礎療法,然因藥物作用機制不同,導致最終結果不滿足需求[1]。故需加大肺結核咯血疾病的探究力度,并制定有效方案治療。下面,將我院患者資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垂體后葉素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從我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肺結核咯血患者作為對象,105例垂體后葉素療法為實驗組,男性、女性分別60例、45例,年齡20~76歲,平均年齡(45.2±0.6)歲;病史1個月~4年,平均病史(2.2±0.4)年;90例基礎療法為對照組,男性、女性分別50例、40例,年齡20~77歲,平均年齡(45.3±0.7)歲;病史2個月~4年,平均病史(2.3±0.5)年。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2] 患者均符合肺結核疾病診斷,經痰涂片培養證實
1.2.2排除標準 藥物過敏、凝血功能異常、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病史、男女比例等基線資料無差別,P>0.05。
1.3方法
患者進入醫院后,醫護人員應叮囑其臥床休養,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實施吸氧處理,以維持通暢呼吸。同時,對照組90例患者給予基礎療法,比如,選用利福平(生產企業: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51903)、鏈霉素(生產企業: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13020651)等抗結核藥物及止血藥物如酚磺乙胺(生產企業: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57257)、氨甲苯酸(生產企業:湖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43021916);105例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給予垂體后葉素療法,藥物使用方法:首先將垂體后葉素(生產企業:南京新百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32026637)3 U加入生理鹽水20 ml中推注。然后再將兩種藥物融合滴注,劑量為18~36 U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按照20 ml/h的速度滴注,根據患者的出血情況適當調整滴注速度[3-4]。另外,若疾病治療中止血效果不理想,可增加垂體后葉素劑量;若用藥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減緩滴注速度或停用。
1.3療效判定
統計兩組患者的咯血停止時間、疾病效果和不良反應,疾病效果標準:咯血量減少,治療3 d內停止,為疾病控制;咯血量開始減少,治療1 w左右停止,為疾病緩解;咯血量未發生變化,且出現新鮮血液,為疾病治療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借助SPSS16.0軟件包處理文中的數據,咯血停止時間為計量資料,用(x±s)表示;疾病效果、不良反應屬于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并根據資料類型實施t和?字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咯血停止時間
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咯血停止時間為(1.02±0.16)d,對照組時間為(4.19±1.20)d,兩組數據有差別,t=26.804,P=0.000。
2.2疾病治療效果
結果表明,觀察組、對照組經由不同療法治療后,疾病緩解率分別為95.20%、86.70%,P<0.05,有差別,見表1。
2.3不良反應
結果表明,觀察組、對照組經由不同療法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50%、22.20%,P<0.05,有差別,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伴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大氣環境的污染,肺結核疾病病發率持續上漲,不但降低著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誘發各種危險性并發癥。而咯血作為肺結核患者的常見并發癥,通常由這兩種機理引發:①因肺部疾病的出現,侵蝕肺部血管,一旦患者咳嗽過于用力,將導致血管破裂;②肺部組織遭受到結核細菌的感染,破壞肺部上皮細胞、肥大細胞,使肺部血管變薄,最終造成出血[5-6]。臨床實踐表明,若患者咯血量相對較大,極有可能造成休克、窒息,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因此,需探究有效療法處理,以減少出血量,提高生活質量。
近年來,通過對肺結核咯血疾病調查、試驗,發現垂體后葉素能獲得顯著性的效果。垂體后葉素是一種止血藥,縮宮素、抗利尿激素是主要成分,其中,抗利尿素能收縮患者血管,改善血壓指標。將其用于肺結核咯血患者中,不但能減少出血量,還能改善患者肺部循環現狀,作用機制為:通過垂體后葉素藥物中的成分能興奮患者血管平滑肌,收縮肺部小動脈,減少肺部循環的血液流動量,降低肺部組織血壓指標。同時,還能預防血小板的大量凝聚,減少心排出血量,以實現最終的止血目標。我院為進一步的判定該藥物的臨床效果,將收治患者分成不同組后得知,垂體后葉素療法組患者疾病緩解率為95.20%,明顯高于基礎療法的86.07%,P<0.05,有差別,和上述報告結果基本相似。并且,從不同療法組患者的咯血停止時間上來看,垂體后葉素療法組患者咯血時間短、不良反應少。由此可見,和基礎性療法相比,垂體后葉素療法能縮短患者的咯血時間,預防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給予肺結核咯血患者垂體后葉素療法作用突出,能縮短咯血時間,提高治療結果,值得學習。
參考文獻:
[1]袁萍萍.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6):57.
[2]干小紅,龍霞.垂體后葉素聯合酚妥拉明治療肺結核咯血的療效及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6,36(5):386-391.
[3]喻長發,陳小琴.肺結核咯血應用垂體后葉素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20(8):126-127.
[4]尤晉麗.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4):6842-6843.
[5]欒利文.酚妥拉明和垂體后葉素聯合法治療肺結核咯血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6(3):444-445.
[6]吳旭濤.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6):241-242.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