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紅
摘要:目的 探討中醫情志護理應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中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132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66例。觀察組患者接受中醫情志護理,對照組患者則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66例觀察組患者通過中醫情志護理之后,其情緒改善較為顯著的有38例,情緒緩解的有24例,評價有效率達到了93.30%,而對照組患者通過常規護理之后,其情緒改善的患者有28例,情緒緩解的患者有26例,評價的有效率僅僅為18.80%,在評價有效率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情志護理應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醫情志護理;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氣郁結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130-02
實際上,在中醫范疇中,所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實際上就是“胃脘痛”,該疾病為一組較為常見的消化類系統癥候群,臨床主要表現為飽脹、上腹部燒灼感、嘔吐以及納呆等[1]。功能性消化不良對患者的生活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長時間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2]。目前臨床中針對該疾病還沒有特效藥,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不輔助給于護理干預方法則很難真正意義上的達到最佳治療效果[3]。此次研究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132例作為研究對象,行中醫情志護理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的干預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132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66例。所選取的患者全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診斷標準。觀察組6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31~73歲,平均年齡(43.6±5.8)歲。對照組6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43.9±6.1)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差異對比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療之后實施常規的病情觀察與處理,包括對患者飲食護理、用藥指導以及住院環境的護理。另外依據醫生的要求對患者的病情實施必要的護理。
觀察組患者入院接受治療之后實施中醫情志護理。護理工作者首先要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實施護理。首先可以觀察患者的情緒,依據患者不同的現實情緒選用不同的護理方法,中醫認為恐傷腎、怒傷肝同時思傷脾,所以應該依據患者的不同情緒來判斷患者的臟腑功能的實際情況,多和患者實施必要的溝通,熟悉患者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患者構建起最佳的護患關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責任護士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要進行一對一健康教育,展開飲食控制、心理疏解方式以及信息咨詢等活動,責任護士需要對患者的運動、休息、飲食等方面進行專業指導,并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習慣,有助于更好進行臨床護理。是需要結合患者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人生經歷深入淺出的實施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幫助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緒,構建起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積極做好治療之前的常規檢查,評估患者的病情。患者在治療之前往往由于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不高,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醫護人員需要耐性講解治療的原理、方法、效果和注意事項,從而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對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配合。護理需要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與患者進行友好溝通,并以身作則,規范自身的語言和行為,與患者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1.3治療效果分析
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實施對比分析,所有的內容全部由患者的責任護士負責調查與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通過積極有效的護理之后情緒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觀察組護理之后的情緒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目前臨床中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病因以及發病機理還不是特別明確[4]。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出現以及發展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直接的關系[5]。調查研究也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情緒障礙情況,同時疾病反復發作和情緒也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情緒實施護理對疾病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6]。
中醫情志護理實際上就是利用暗示、轉移以及疏導等方法達到調和情志目的,使得肝氣得到最大限度的疏泄與調節,不斷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7]。中醫情志護理還可以依據患者不同情志的不同體現,實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用其所不勝的情志實施克制,最終盡可能的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治療疾病的消極情緒,建立治療的信心。
此次研究調查通過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132例可以發現,觀察組治療之后治療評價的有效率達到了93.30%,優于對照組的81.80%,在情緒改善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因此,中醫情志護理應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郁結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曹樹宇.心理護理聯合常規治療對圍絕經期抑郁癥患者漢密頓抑郁量表及圍絕經期癥狀評分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4,32(3):454-455.
[2]王惠婷,溫清秀,盧瑋旎,等.卒中后抑郁發病機制的中西醫研究進展[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6):132-135.
[3]程洪燕,梅妍,杜宏偉,等.柴胡舒肝散聯合氯硝西泮治療肝氣郁結型焦慮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17):2407-2409.
[4]石磊,冷輝,李媛,等.強刺激針刺手法治療肝氣郁結型耳鳴的臨床療效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4):540-543.
[5]劉英超,鐘繼紅,孫靜,等.氣滯胃痛顆粒聯合莫沙必利治療肝氣郁結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4,18(4):627-628.
[6]張韜,雷雪飛,馮美果,等.加味五花解郁湯聯合百樂眠膠囊治療肝氣郁結型抑郁癥臨床研究[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6,19(2):225-226.
[7]趙冰,趙瑞君,張桂敏,等.自擬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湯配合針灸心理干預治療肝氣郁結型圍絕經期抑郁癥臨床研究[J].河北醫學,2016,22(7):1211-1213.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