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年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2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護理基礎上添加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觀察并分析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抑郁及焦慮程度、護理的總有效率等方面。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抑郁及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應用在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中,能有效減少不良情緒產生,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健康護理;真菌性陰道炎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145-02
婦科疾病中,真菌性陰道炎屬于常見疾病之一,是由白色假絲酵母菌等病原體引起的[1],也與患者的個人衛生習慣、濫用各種抗生素藥物等有關,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外陰部灼痛、外陰部瘙癢、白帶增多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4]。本文旨在探究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真菌性陰道炎患者,共84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和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心理和健康護理),所有患者均符合真菌性陰道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嚴重器質類疾病及腫瘤患者;選取依從性較好,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對照組共42例患者,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38.51±3.42)歲;患病時間2~10 w,平均患病時間(5.38±1.22)w;其中已婚婦女33例,未婚婦女9例。觀察組共42例患者,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39.17±3.42)歲;患病時間2~10 w,平均患病時間(5.38±1.22)w;其中已婚婦女32例,未婚婦女1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等一般資料匹配度較高,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及護理。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2%~5%的小蘇打水對陰道進行沖洗,1~2次/d。每晚在陰道放入1粒克霉唑栓,并外涂達克寧軟膏以減輕瘙癢癥狀,保持陰道內外干爽潔凈。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日常護理,身體檢查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由于該疾病屬于患者較為隱私的部位,且病情較為復雜,易復發等情況導致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充分尊重患者,并與患者建立友好的交流,進行心理疏導,為患者消除不良情緒,鼓勵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②健康護理:向患者介紹真菌性陰道炎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治療的手段以及防止復發的方法。讓患者對自身的病情充分了解,并給予一些飲食作息建議,增強患者的抵抗力。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以及治療后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護理的總有效率,詳細記錄后進行對比分析。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分值越高表明焦慮、抑郁程度越深;健康知識評分采用自制問卷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掌握程度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記錄兩組患者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抑郁、焦慮評分等計量指標運用(x±s)表示,采用t檢驗分析;總有效率等計數指標運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分析。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健康知識掌握度、抑郁及焦慮評分的比較
經過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低于觀察組,且抑郁、焦慮程度評分均高于觀察組,兩組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
經過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24%,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8.57%,兩組進行比較,對照組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真菌性陰道炎也稱為霉菌性陰道炎,由于病發于患者的隱私部位[5-6],加上外因瘙癢等不適感,常規的護理往往忽視患者的心理情緒,導致治療時間增長等[7]。我院為患者除常規護理外加上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焦慮、不安等心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8];加上健康知識宣教,使患者了解真菌性陰道炎知識及自身病情,可提高遵醫行為、改善預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9-10]。
本次研究中,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抑郁和焦慮程度評分以及總有效率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減少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產生,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著積極影響,是臨床上值得推廣的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陳莉.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33):155-156.
[2]奴爾古麗·蘇力旦,劉文婷.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7):78.
[3]秦淑蓮,汪小豐.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在真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6(15):260-261.
[4]朱志梅.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32):152-153.
[5]劉紅利.優質護理在真菌性陰道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05):178-179.
[6]王紅亞.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4,36(19):3026-3027.
[7]劉小英,熊丹東.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36):97.
[8]劉麗艷.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8):153-154.
[9]白玉娟.健康教育配合心理干預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負面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6,3(09):66-67.
[10]章瑾瑜.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在真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6):164-166.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