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要:目的 分析優質護理在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患者64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患兒則接受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患兒的數據經對比后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臨床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應用。
關鍵詞: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155-02
小兒急性腎炎是兒科中十分常見的泌尿疾病,患兒主要是受不同病因影響導致出現感染免疫反應[1]。小兒急性腎炎的病情發展相對較快,且患兒病癥有可能出現反復發作,這對于患兒的健康成長與生活質量都有嚴重的不良影響[2]。若未能接受及時治療,患兒病情會出現嚴重遷延,很有可能患上慢性腎炎等其它疾病。為了保證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的治療效果,我院對患兒實施優質護理,收到極佳效果,現作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患者為研究對象,所選患兒的排除標準為:慢性腎炎患兒、精神疾病患兒、腫瘤患兒、先天性器質病變患兒。將所選患兒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32例患兒。對照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2~10歲,普通病癥患兒25例,嚴重病癥患兒7例;實驗組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3~9歲,普通病癥患兒26例,嚴重病癥患兒6例。嚴重病癥主要是指出現心衰、肺水腫和腎衰等癥狀的患兒。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經對比后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患兒則接受優質護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兒的實際病情為其制定飲食計劃,并將身體水腫、腎功能情況等與飲食計劃相結合。若患兒病癥并不嚴重,護理人員需要時注意其飲食中鹽分的攝入量并保證能量充足即可;若患兒的腎臟功能出現了嚴重損傷,護理人員需要嚴格限制其飲食中的蛋白質、鹽分含量,并且保證維生素的充足及熱量的充分[3]。
1.2.2藥物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謹遵醫囑來讓患兒接受藥物治療,并且對用藥期間的個人狀況進行觀察,若患兒在用藥后出現了心率不穩、血壓異常、機體過敏等反應,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告知醫生。若患兒接受速尿藥物治療,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兒用藥后的尿量、身體水腫情況等,避免患兒出現機體電解質不平衡。
1.2.3心理護理 由于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患者的年齡都不大,因此對于疾病存在嚴重的恐懼心理,很多患兒甚至因此排斥治療,并在長期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負性情緒。護理人員需要多與患兒進行溝通,讓其充分信任自己,并不斷給予鼓勵,讓其樹立信心。護理人員需要傾聽患兒主訴,積極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兒逐漸緩解緊張、恐懼等心理,提高護理依從性。
1.2.4預防感染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每日定時對患兒病房進行通風與消毒處理,及時更換患兒的病號服、床單等,還要保證病房的溫度與濕度在合理范圍內,在實施有創操作時要遵循無菌操作的相關原則。護理人員還需要定時為患兒翻身,避免患兒出現壓瘡等[4]。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護理效果可分為無效、有效及顯效,總有效=有效+顯效。無效:患兒接受護理后主要癥狀未出現任何改善,治療效果未見進展,病情甚至出現加重;有效:患兒接受護理后主要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治療效果得到明顯提高;顯效:患兒的治療效果達到預期標準,主要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個人體征一切正常。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據均經由SPSS17.0軟件包進行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n,%),利用?字2對其加以檢驗,若兩組患兒的數據對比后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實驗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對比后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急性腎炎是兒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兒主要是機體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后出現了較強的免疫反應,導致發病。小兒急性腎炎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患兒尿量較少、身體出現不同程度水腫、血壓升高、出現血尿等。小兒急性腎炎患者若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會出現進一步發展,很有可能轉變為慢性腎炎,甚至導致患兒患上腎衰等[5]。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患者的治療效果若想得到保證,離不開科學護理工作的支持,這也是我院對患兒實施優質護理的最終目的。
傳統的臨床護理工作更為關注患兒的病情發展情況,對于患兒的其它護理需求很難給予滿足,這也就導致患兒的護理工作存在嚴重的漏洞。優質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有著較強的全面性、科學性與廣泛性。與傳統的護理工作相比,優質護理側重患兒多方面護理需求的滿足,真正將患兒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一切護理工作的開展都以患兒為基本點。這樣一來,患兒的多方面需求可以得到較好滿足,護理工作的質量可以得到基本保證,患兒通過接受優質護理,生理與心理雙方面都達到了較為愉悅、理想的狀態,這對于患兒的后續治療與康復十分重要。我院護理人員在實施優質護理的過程中,從患兒的飲食、心理、藥物使用、感染預防等方面入手,盡量減少患兒各方面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之處,以此為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提供科學保障。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患兒則接受優質護理。在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后可以看出,實驗組患兒護理無效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有效例數與顯效例數都要更多,實驗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達到96.88%,遠高于對照組患兒71.88%的護理有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中實施優質護理,可以確保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為其治療效果提供科學幫助,加速康復進程,值得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超男.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02):175-176.
[2]郭韶華.小兒急性腎炎的護理措施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0):2855-2856.
[3]謝鳳嬌,朱亞冬,吳翠,等.優質護理在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的應用效果[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10):142-143.
[4]計鵬.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的優質護理干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04):198.
[5]譚本梅.優質護理用于小兒急性腎炎急性期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03):213-214.編輯/張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