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語墨,《求學》資深讀者,高考總分排在全省前列,其中語文131分。擅長總結研究學習經驗與方法。
我高一的時候語文成績通常只有104 分到114 分, 雖然也算不錯,但我還是想更上一層樓,那時語文老師就很淡定地告訴我們,只要通過有效訓練,到了高三我們也可以在成績上有很大提高,即使提高20 分也不是難事。事實證明,通過有效訓練,從備考知識與應試技巧上各個擊破,我的語文成績的確提高了不少。
自我分析,找出薄弱點
首先要分析自己歷次的語文考試得分與失分情況, 對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這四部分來說,自己的強項和發揮穩定的考試內容板塊是什么?覺得自己不擅長和感到發怵的是什么?比如我自己,就是古代詩文閱讀成績一直不好, 那么我每次考試以后都會看看自己是哪些類型的題目沒有答對,答錯的原因是什么,是對字詞的含義沒有理解到位,還是對文章內容理解錯誤,要避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跌在一個坑里出不來。然后,彌補和提高自己的短板,比如我會在課后惡補古代詩文中字詞的含義以及字詞的用法。
古代詩文閱讀輕松得分
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考試有如打仗, 我們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在缺乏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和沒梳理齊全考點時,我也曾覺得古代詩文閱讀非常的難,很容易讀不懂、理解錯,進而選錯丟分。后來, 我才發現在這一部分打好基礎,是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成績的有效“法器”。
第一,熟讀并背誦全篇。每篇文言文和古代詩文的記憶和背誦要求都要落實,不能偷懶,特別是其中的重點段落和名篇名句。
第二,理解文言文課文中字詞句的用法。例如《傷仲永》中的“邑人奇之, 稍稍賓客其父”,“賓客”在這里是“以其父作為賓客” 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名詞作動詞的意動用法,可能會讀不懂這句話,但熟悉以后會發現都是“套路”,破題是輕松愉快的。這個過程有點像學外語,文言文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也是一門新的語言,學外語就是需要記一定量的單詞、詞組、固定搭配,學文言文當然也是如此。
第三,不要只局限在課本里。可以多誦讀課本外的文言文,比如《古文觀止》,這樣可以培養語感和幫助記憶文章內容,遇到沒見過的和有特點的字詞用法或搭配,我們就要勤翻《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樣,如果再加上掌握了古文詞語用法的規律,打好基礎,我們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不用再怕考場上各類沒見過的文言文閱讀了。
現代文閱讀和語言文字運用通關
這兩部分內容相對容易一些。現代文閱讀的提高要靠多練, 認真分析自己失分的原因,做好錯題本的記錄和整理。語言文字運用的提高也離不開一個“勤”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課余時間將老師整理的成語拿出來看看,并且要自己動手抄寫,可以自己想想通常哪些字會是易錯字,還可以將做錯的語病題集中起來,時時復習。
拋開考試得分的明確目標不談,學好古文閱讀,對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和古人精神寶藏,都是非常有用的,不夸張地說是終身受益。培養自己對古代詩文閱讀的興趣,能靈活引用古代名家名句和歷史小故事,也會為作文增色不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