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摘 要:文章針對當前科學課堂缺乏“科學味”的現狀,對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的科學課教學進行研究。認為要增強課堂的趣味、韻味和滋味,從而打造出具有鮮明特征的科學課堂,彰顯出科學的無窮魅力,構建散發著濃濃“科學味”的課堂。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科學味;標準;專業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6-0062-01
當前科學教學的普遍問題是科學課沒有“科學味”,缺乏科學課應有的、鮮明的特征。一堂科學課之所以成為科學課,是因為其有著與其他學科不一樣的特點。要增強課堂的“科學味”,就需要從課堂的趣味、韻味及滋味上下功夫,方能打造出散發著濃濃“科學味”的科學課堂。
一、科學課堂要多一點“趣味”
首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興趣。在導入環節,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是有效的教學策略。例如,在教學“人的一生”時,教師給學生講了“斯芬克斯謎語故事”。希臘神話故事里,有一個叫斯芬克斯的怪獸,它問過路的人一個謎語:“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痹S多人因回答不出來被它吃掉。最終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給出了正確的謎底,斯芬克斯聽了答案大叫了一聲,從懸崖上跳下去摔死了。這個謎語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好奇心,從而對本節課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期待。其次,利用學生的逆反心理激發興趣。利用學生的逆反心理能激發學生認真實驗、主動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實驗時,教師故意講道:“用酒精燈給水加熱”這個實驗容易做錯的地方很多,老師在其他班級上課,還沒有發現有一個學生第一次做實驗就能毫無瑕疵地完成,估計你們也不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表示要認真觀摩、認真記憶、認真實驗,爭取成為第一個成功實驗的人。再次,利用學生的求新心理激發興趣。求新心理策略的運用有助于承上啟下,層層展開教學環節,增強進一步探究的興趣。例如,教學“空氣的性質”一課時,在認識“我們周圍有空氣”后,教師用一只氣球進行了巧妙的過渡:你能用這只氣球證明空氣的存在嗎?學生吹氣球驗證。教師接著啟發:老師的玩法和你們不同,如果把這個氣球放到瓶子里,氣球還能吹大嗎?一個小氣球的有效運用,激發了學生的求新心理,提高了學生對新知識探尋和開展實驗的興趣。
二、科學課堂要多一點“韻味”
首先,體現專業。當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及技能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當教師對本節課所涉及的知識點、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早有預設,當教師運用組織領導能力及時調控課堂走向,這節科學課無疑是充滿魅力的。其次,關注知識??茖W教師要通過學習、教學、科研等途徑,對每節課知識領域所涉及的概念、規律和原理胸有成竹,爛熟于胸,明確所教知識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與意義,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再次,訓練技能。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技能發展,包括親自收集數據,參與實證和辯論,建構和理解科學概念,觀察、實驗和推理等種種技能。技能是方法和技術的整合,要通過課堂實踐的磨合,內化為學生的能力。
三、科學課堂要多一點“滋味”
一節具有濃濃“科學味”的課堂,最終體現在課堂的教學理念。只有抓住科學教育最本質的特征進行教學,整個課堂方有“滋味”。首先,科學課堂要從“教師為主宰”向“學生為主體”轉變?!敖處熞D變思想意識,定位新型師生關系,樹立全新的大教育觀和大教材觀,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要求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改變以往被老師牽著“牛鼻子”走的學習狀態,充分發揮個體的能動作用,積極主動、充滿熱情地參與課堂活動,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其次,科學課堂要從“灌輸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要想課堂“科學味”濃郁,探究式學習氛圍必須濃郁。相對于注重知識傳授、灌輸的填鴨式教學,以探究式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堂更能讓學生眼前明亮,充滿愉悅。實施探究式學習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做到真探究,二是要做到自主探究。再次,科學課堂要從“注重知識、結論”向 “注重過程、方法”轉變。一堂好的科學課要淡化知識、結論,注重過程、方法。郝京華、路培琦老師在《給科學教師的一封信》中指出:靠教師講書本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那些知識結論,絕不是科學教育。過程與方法是一堂課中最突出的環節,也是最能吸引學生眼球的地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學課要增強課堂的“科學味”,需要從課堂的趣味、韻味及滋味上下功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興趣、利用學生的逆反心理激發興趣、利用學生的求新心理激發興趣;要通過體現專業、關注知識和訓練技能來增強課堂韻味;科學課堂要通過從“教師為主宰”向“學生為主體”轉變、要從“灌輸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要從“注重知識和結論”向“注重過程和方法”轉變來增強滋味。
參考文獻:
[1]郝京華,等.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6).
[2]郝京華,路培琦.給科學教師的一封信[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3]張書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課教師角色的轉變[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09).
[4]唐勇高,馮霞.讓探究之花在科學課堂綻放——如何切實有效地在小學科學課中進行探究式學習[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