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鋒,陳勝芳,陳勁松
(永新縣人民醫院泌尿科,江西 永新 343400)
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結石39例
周新鋒,陳勝芳,陳勁松
(永新縣人民醫院泌尿科,江西 永新 343400)
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的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擬采用碎石術進行治療的腎結石患者78例,根據其治療的時間,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觀察組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進行術后治療,對照組患者則單純采用西醫方式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腎功能參數。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腎功能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療效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其排石效果顯著,有利于腎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使用。
腎結石;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效果
腎結石是泌尿外科診療中的常見病癥,且好發于壯年男性群體。大部分腎結石患者在發病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腰疼。結石較大的患者,腰部會出現酸脹感,在進行身體活動時,痛感也會明顯增強;結石較小的患者,常會出現絞痛癥狀,且痛感較為突然,常表現為刀絞般疼痛,并且具有陣發性[1]。當前,手術治療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但是手術治療常出現結石難以取凈,或者容易誘發并發癥等情況。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結石,取得滿意效果。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擬采用碎石術進行治療的腎結石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腎結石的診斷標準,且經B超檢查或者靜脈腎盂造影檢查,確診為腎結石患者。根據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觀察組中男22,女17例,年齡為26~68歲,平均年齡為(43.7±4.4)歲;對照組男23,女16例,年齡為24~67歲,平均年齡為(44.6±5.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西醫治療方式進行治療:使用山莨菪堿15mg與生理鹽水250mL進行充分混合,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緩解患者痙攣癥狀[2];使用青霉素800萬IU與250mL生理鹽水充分混合,進行靜脈滴注以此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服用碳酸氫鈉片(廣州康和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960)口服,3次/d,每次0.5g,進而達到堿化尿液的目的。
觀察組患者的西醫治療方式與對照組患者相同,并在此基礎上,采用中醫進行聯合治療:①針灸治療:取腎俞、腰俞以及三焦俞中的足三里、阿是穴、三陰交、耳穴、八髎以及昆侖等穴位施針,采用電針進行刺激[3]。②中藥方劑:采用金砂排石湯劑進行聯合治療。基本方有:金錢草30g,雞內金、海金砂、萹蓄、白芍、滑石各20g,瞿麥、烏藥、牛膝、王不留行、威靈仙、車前草各15g,甘草6g。患者每天早晚各一次飯后1h飲水1500mL,并與飯后2h取一劑中藥湯劑開水煎服,每次服用量為500mL,飯后4h進行電針針灸,針灸時間為30min,治療期間應在飯后4~5h進行跳躍運動,加速結石排出。
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查,記錄兩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以及血β2微球蛋白的變化情況。兩組患者在治療3個月之后進行治療效果的判定。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退,結石完全排出,B超或者CT示腎積水以及結石情況消失;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大部分結石被排出,經B超或CT檢查,積水情況明顯減輕,結石體積明顯縮小;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部分結石被排出,經B超或者CT檢查,積水情況有所緩解,結石減小;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經B超或者CT檢查,結石體積未見減小,或有增大趨勢。
1.4統計學分析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2兩組患者腎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參數較治療之前均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的腎功能參數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腎結石在中醫領域應歸屬于“血淋”、“砂淋”范疇[4]。主要是由于濕熱證下行,并在下焦郁結,煎熬尿液,無法代謝的雜質就形成砂石狀,因其存在與腎中,故稱其為腎結石[5]。結石一旦形成,會對泌尿系統產生較大的損傷,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有不規律的腹部絞痛、血尿高熱等,如果不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極有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當前,手術治療仍是主要的治療方式,為了保證碎石效果,術后常采用西藥進行解痙、抗感染的治療,但是,單純采用西醫治療的方式會增加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故采用中醫進行聯合治療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了并發癥出現的概率。中藥方劑中海金砂、金錢草、萹蓄以及車前子等,都具有利尿排石的功效,雞內金也是較好的消石藥劑,而牛膝在散瘀的同時,還具有補腎的功效,因此,采用中藥制劑聯合治療的方式不僅能起到排石的效果,還能改善腎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用藥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且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腎功能指標的改善情況也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不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還能改善腎臟功能,對于降低并發癥出現的概率也有顯著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徐穎.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合并腎結石的護理干預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208.
[2]李紅霞,馬金榮,裴國超,等.中西醫綜合治療腎結石120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5(4):27~28.
[3]馬玉生,王永傳,許孝新,等.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腎結石前后腎損傷生化指標的變化及其意義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5):699~702.
[4]吳勇華.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同術式術后殘留腎結石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1):287~288.
[5]黃偉堅.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結石臨床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5(2):59.
[編輯] 一凡
R692.4
A
1673-1409(2017)16-0024-02
2017-03-15
周新鋒(1978-),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泌尿科臨床工作,m13903078285@163.com。
[引著格式]周新鋒,陳勝芳,陳勁松.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結石39例[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1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