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曹嘉,王慧,曹云飛,王瑋*
(1.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山東 青島 266033;2. 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丁姜和胃膏貼劑體外透皮釋藥研究
張偉1,曹嘉1,王慧1,曹云飛2,王瑋1*
(1.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山東 青島 266033;2. 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采用體外透皮擴散池法,以離體大鼠腹部皮膚為屏障,對丁姜和胃膏貼劑透皮釋藥液中的丁香酚含量測定方法和不同時間段單位面積透皮累積釋藥量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4.6 mm,5μm)色譜柱,甲醇-水(65∶35,V/V)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80 nm的色譜條件,丁香酚含量測定的重復性相對標準偏差為0.932%,24 h內樣品溶液穩定性相對標準偏差為1.843%,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7.419 2%,相對標準偏差為1.426%。透皮釋藥呈現一種先快后慢趨勢,10 h以內累積釋藥總量占20 h內累積釋藥總量的76.71%,10~20 h內累積釋藥總量僅占23.29%。
丁姜和胃膏貼劑;體外透皮擴散池法;離體大鼠皮膚屏障;丁香酚含量測定;單位面積累積滲透量
Abstract∶The in vitro transdermal diffusion cell method was applied, the abdominal skin of rats in vitro was taken as the barrier, and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eugenol in transdermal solution of Dingjiang Hewei plaster and the cumulative release amount of transdermal drug per unit area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ere researc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ed: Agilent Zorbax SB-C18column (150 mm×4.6 mm, 5 μm), methanol-water(65∶35,V/V) as mobile phas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 nm, the RSD of the repeatability of eugenol content was 0.932%, the RSD of sample solution stability within 24 h was 1.843%,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7.4192%,and its RSD was 1.426%. Eugenol transdermal drug release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fast, then slow. The total cumulative drug release within the first 10 h accounted for 76.71% of the total cumulative drug release within 20 h, while the accumulative release total amount within 10~20 h was only 23.29%.
Key words∶Dingjiang Hewei plaster; in vitro transdermal diffusion cell method;isolated rat skin as barrier;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eugenol;cumulative transdermal amount per unit area
丁姜和胃貼膏為青島市中醫醫院外用中藥制劑,具有疏通經絡、扶正祛邪、降逆止嘔、行氣安胎之功效[1-2],丁香酚作為丁香的主要活性成分[3-4],是該貼膏劑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本實驗以丁香酚為指標,進行丁姜和胃膏貼劑離體透皮釋藥液中的丁香酚成分含量測定方法以及膏貼劑的離體透皮藥效學研究,為臨床合理選擇用藥方法提供參考依據。
RYJ-6B型藥物透皮擴散實驗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HHW-4 型雙顯恒溫水浴鍋( 金壇市雙捷實驗儀器廠)。
丁香酚對照品(批號:110725-201414,純度99.8 %,中國食品藥品鑒定研究院);甲醇(色譜純,天津市凱信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實驗用丁姜和胃膏貼劑(批號150615),由青島市中醫醫院中藥制劑實驗室按制備工藝制成。
實驗動物健康大鼠(動物批號SCXK(魯)2014-0007),由山東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2.1體外透皮釋藥實驗
2.1.1 離體鼠皮制備
將健康大鼠腹部用電動剃毛機剃毛,再用8%的硫化鈉脫毛,頸椎脫臼處死后,立即小心剝離腹部皮膚,除去皮下脂肪組織及粘連物,用生理鹽水清凈[5-6],置生理鹽水中于-20 ℃低溫冷凍保存備用[7]。每次用前自然解凍,選取無破損的完整鼠皮應用。
2.1.2 經皮滲透釋藥實驗
將自然解凍后的鼠皮表面用濾紙吸干水分,鼠皮外表面與揭去防粘保護膜的丁姜和胃膏貼劑緊密貼敷,剪成與接受室口徑大小一致的圓形貼片(2.8 cm2),鼠皮內側面(真皮層)面向接受室,貼上膏貼劑的鼠皮外表面面向擴散室,再上夾固定于兩室之間。自側口向接受室中注滿37 ℃保溫的30%乙醇生理鹽水液(釋藥接收液),排凈空氣,使鼠皮真皮層面與接受液充分接觸[8-9];采用循環水浴保溫,開動磁力攪拌子以150 r/min的恒速攪拌,維持接受室的動態環境,開始計時。
本實驗使用的藥物透皮擴散實驗儀共有6套獨立的滲透擴散裝置,可以同時進行6組獨立的經皮滲透釋藥實驗。為方便實驗操作,將同一批次樣品膏貼劑分別安裝到6套裝置上,間隔30 min進行6組獨立的平行實驗。
2.1.3 待測經皮釋藥液制備
每組實驗分別于開始計時后0.5、1、2、4、6、10、15、20 h 8個時間段從接受室側口全部取出釋藥接收液,同時自側口立即注滿37 ℃預溫的30%乙醇生理鹽水,排凈接受室氣泡后繼續實驗[10-11]。將取出的釋藥接收液(約6.15 mL)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0.5 mL,提取液用三氯甲烷定容至2.0 mL,作為待測釋藥液。6套滲透擴散裝置上的6組經皮滲透釋藥實驗在設定的8個時間段,分別制得6組(每組8份)待測釋藥液,備用。
2.2丁香酚含量測定
2.2.1 色譜條件

2.2.2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吸取丁香酚標準品適量,用一定量甲醇溶解后制成濃度為7.984 μg·mL-1的丁香酚對照品儲備液10.0 mL。微孔濾膜(直徑0.45 μm)濾過,取續濾液適量,加甲醇稀釋制成濃度分別為0.7984、1.996、3.992、5.988、7.984 μg·mL-15個濃度梯度對照品溶液,備用。
2.2.3 供試品溶液制備
將2.1.2項下方法制得的第一套滲透擴散裝置釋藥組4 h的待測釋藥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備用。
2.2.4 HPLC圖譜制備
將2.2.2項下濃度為5.988 μg·mL-1對照品溶液和2.2.3項下制得的供試品溶液,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HPLC色圖譜見圖1。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Fig.1 The chromatogram of HPLC
2.2.5 對照品線性關系
將2.2.2項下濃度分別為0.798 4、1.996、3.992、5.988 、7.984 μg·mL-15個濃度梯度對照品溶液,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以丁香酚濃度(X) 為橫坐標,峰面積(Y) 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到回歸方程為:Y=1 273.9X+17.853,r=0.998 7。結果表明,丁香酚濃度在0.798 4 ~7.984 μg·mL-1范圍內其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2.6 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濃度為5.988 μg·mL-1丁香酚對照品溶液10 μL,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重復進樣6次,測得丁香酚的峰面積積分值分別為8 167.1、890.2、8 101.5、8 304.2、8 253.5、8 283.4,相對標準偏差為0.941 % (n=6)。表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2.2.7 重復性實驗
精密吸取2.2.3項下制成的同一批供試品溶液6份,重復進樣測定6次。丁香酚的峰面積積分值分別為7 103.5、7 145.6、7 185.9、7 148.2、7 202.7、7 018.2,結果相對標準偏差為0.932 %,表明樣品重復性較好。
2.2.8 穩定性實驗
取2.2.3項下制成的同一批供試品溶液適量,分別室溫放置0、2、4、8、10、12、24 h后進樣測定,丁香酚峰面積積分值分別為7 103.5、7 115.6、7 185.9、7 285.2、7 380.7、7 415.2。計算相對標準偏差為1.843 %,表明樣品溶液在24 h內穩定。
2.2.9 加樣回收實驗
取已知丁香酚含量為5.562 2 μg·mL-1的透皮釋藥液5份,每份1.0 mL,分別精密加入濃度為7.984 μg·mL-1的丁香酚對照品溶液0.2、0.4、0.6L、0.8、1.0 mL,用甲醇定容至2.0 mL,分別制成理論值為3.579 7、4.377 9、5.026 2、5.974 7、6.773 1 μg·mL-1的5份加樣樣品液;按2.2.1 項下色譜條件分別進樣、測定。5份樣品重復進樣測定5次,計算各份樣品平均回收率和總平均回收率。結果丁香酚的總平均回收率為97.419 2%,相對標準偏差為1.426%。符合含量測定要求。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丁香酚加樣回收率結果
2.3丁香酚累積釋藥量測定


表2 丁香酚累積透皮釋藥實驗結果(x±s,n =6)

圖2 丁香酚累積透皮釋藥曲線圖Fig.2 Curve of the eugenol cumulative transdermal release (=6)
2.4實驗結果及分析
不同時間段單位面積累積透皮釋藥曲線結果顯示,丁姜和胃膏貼劑中丁香酚透皮釋藥呈現一種先快后慢趨勢,10 h以內是快速透皮釋藥階段,在此時間段的累積釋藥總量占20 h內累積釋藥總量的76.71%,10 h以后進入緩慢階段,此時間段的累積釋藥總量僅占20 h內累積釋藥總量的23.29%。提示起效時間主要在10 h以內。這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參考依據。
丁香酚是丁姜和胃膏貼劑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選擇測定丁香酚單位面積離體鼠皮累積釋藥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該膏貼劑透皮藥效情況。釋藥接收液的選擇,既要充分考慮透皮成分的溶解性能,使其在持續釋放出來后快速溶解,減少接受液對指標成分透皮釋放的影響,還要考慮其他成分對指標成分含量測定的干擾。選擇實驗中,分別對生理鹽水、不同濃度乙醇生理鹽水接受液進行比較。結果顯示,30%乙醇生理鹽水雜峰少、丁香酚峰峰型好且與雜峰分離度高。因此,選擇30%乙醇生理鹽水作為最佳釋藥接受液體系。
外用藥藥物成分經皮滲透量一般較低。在接受液處理方法實驗中,采用一次性全部取出接受液,并對其中的指標成分丁香酚采用三氯甲烷少量多次萃取,以增加相對濃度的處理方法。結果表明全部接受液提取3次,每次0.5 mL,能夠完全提取接受液中丁香酚成分,釋藥成分測定結果精確度高。
丁香酚含量測定研究中,參考有關資料[12-19],實驗比較了不同比例的甲醇-水、甲醇-醋酸水、甲醇-磷酸水和乙腈-磷酸水等流動相洗脫系統對丁香酚成分分離效果的影響,結果發現甲醇-水系統洗脫時間適中,其中甲醇-水(65∶35,V/V)丁香酚色譜峰與其相鄰峰分離度最好,故選擇此系統為HPLC法測定丁香酚含量的流動相。
以選定的色譜條件和實驗方法,對丁姜和胃膏貼劑透皮釋藥液中丁香酚含量測定進行重復性、穩定性和加樣回收率測定實驗。結果顯示,樣品溶液丁香酚含量測定的重復性相對標準偏差為0.932%,24 h內樣品溶液的穩定性相對標準偏差為1.843%,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7.419 2%,相對標準偏差為1.426%,表明該方法能滿足含量測定要求。
[1]李紅彩, 于源源, 蘇利英. 中藥丁姜和胃膏神闕穴貼敷治療妊娠惡阻療效及對胃電圖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4,32(3)﹕614-615.
[2]李紅彩, 于源源. 中藥丁姜和胃膏神闕穴貼敷治療妊娠惡阻臨床療效觀察[J]. 世界中醫藥, 2013, 8(8)﹕921-923.
[3]付振喜,王建清,金政偉,等.丁香揮發油的提取工藝及化學成分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1)﹕5628-5630.
[4] 臧亞茹.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的實驗研究[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7,24(1)﹕71-73.
[5]馬永功,楊全偉,肖柳.消痤凝膠中丹酚酸 B 離體大鼠透皮率測定[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15 ,32(4)﹕64-66.
[6]何群,韓軍濤,陳光宇,等.四妙君逸軟膏與散劑離體透皮特性的比較研究[J].中成藥,2012,34(6)﹕1052-1056.
[7]楊曉寧,禹玉洪,郝東方,等.丁桂兒臍貼體外透皮特性考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9)﹕9-11 .
[8]張偉, 唐明, 于爽,等.川芎超微細粉和普通細粉在通竅活血巴布劑中透皮釋藥的對比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7(10)﹕854-856.
[9]張偉,高文勇,張云麗,等.六白白疕巴布劑經皮吸收研究[J].齊魯藥事,2010,29(12)﹕710-711.
[10]張偉,唐明,張莉,等.通竅活血巴布劑體外透皮釋藥研究[J].中醫外治雜志,2011,21(3)﹕5-6.
[11]吳和珍,付聰,楊艷芳,等.天杏咳喘貼中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的大鼠離體透皮試驗[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8)﹕58-61.
[12]王友鳳,曹云飛,張偉. 丁姜和胃貼膏組方藥物超臨界 CO2提取工藝研究[J]. 山東中醫雜志,2016,35(12)﹕1067-1070.
[13]趙紅革.HPLC法測定舒更膠囊中丁香酚的含量[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3,14(1)﹕33-35.
[14]張銳,盧金清,江漢美,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不同產地丁香中丁香酚含量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2)﹕36-38.
[15]孫緒丁,李懷平,孫躍寧,等.HPLC法測定固本明目顆粒中丁香酚含量[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24)﹕39-41 .
[16]余小平.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2008,28(6)﹕975-977.
[17]黎迎,陸洋,杜守穎,等.對《中國藥典》2010 年版丁香藥材中丁香酚含量測定方法的探討[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12,23(5)﹕579-582.
[18]烏珠木.HPLC 法測定蒙藥安神補心六味丸中丁香酚的含量[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19(1)﹕49-51.
[19]王森,陳愛華,劉紅寧,等.HPLC測定狗皮膏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5):73-75.
Study on in vitro transdermal drug release of Dingjiang Hewei plaster
ZHANG Wei1,CAO Jia1,WANG Hui1,CAO Yun-fei2,WANG Wei1*
(1. Qingdao Hiser Medical Group,Qingdao 266033, China;2.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 China)
R284.1
A
1002-4026(2017)05-0032-05
10.3976/j.issn.1002-4026.2017.05.006
2017-03-17
青島市2014年度醫藥科研指導計劃(2014-WJZD 058)
張偉(1962—),男,主任藥師,研究方向為中藥外用制劑劑型研究、中藥制劑質量控制研究。E-mail:hczjsys@126.com
*通信作者,王瑋(1972— ),男,主管中藥師,研究方向為中藥外用藥劑型研究。E-mail: haiciz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