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燕
摘要:雖然世界上有關多元史觀的研究已日趨成熟,但多元史觀在我國歷史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和推廣范圍還很狹窄。教師利用多元史觀更新和拓展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多元史觀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擴大學生的歷史學習視角,讓學生能與先進的歷史知識與理論相接軌。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元史觀,通過針對教學內容主題決定不同史觀的主次關系、利用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發掘更多的信息、聯系最新時事消息拓展學生思考角度三方面提出對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多元史觀;高中歷史;有效運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好歷史發展中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指導學生學會用辯證、全面的角度看待歷史事件及問題。部分教師容易受到傳統史觀和單一史觀的拘束,只從某一角度解讀歷史知識點,對發展學生多角度的歷史分析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教師應學會利用多元史觀,教導學生以科學、認真、務實、創新的學習思想來思考、比較和反思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強大的心理素質及健康的心理情感,使學生能在歷史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所以,教師應積極邀請學生主動參與歷史課堂,鼓勵學生提出和闡述自己的觀念,激發學生搜集和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將學生逐漸培養為富有思想、與時俱進的社會青年[1]。
一、針對教學內容主題決定不同史觀的主次關系
部分教師雖然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同樣運用了多元史觀,只是簡單地對不同延伸角度進行介紹,沒有進一步具體、深入的分析過程,造成學生實際上仍然處于片面的認識階段。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應針對教學內容主題,決定不同史觀的主次關系。比如,教師在上《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和血與火的征服》一課時,可先向學生介紹新航路開辟過程中著名的哥倫布航線、達·伽馬航線、迪亞士航線和麥哲倫航線的具體行駛路線,揭示新航路開辟對世界一體化進程的重要意義。然后教師從整體史觀、文明史觀、近代化史觀、社會史觀四方面分析新航路開辟帶來的深遠影響及意義,針對商品經濟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對新航路開辟的主導作用,以整體史觀與近代化史觀作為主線,文明史觀與社會史觀作為副線,既能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影響,也保證講解內容的主次分明,加強學生對本節課教學主題的認識。同時若教師對每一種史觀都做十分詳細的講解,將極大耗費課堂時間,打亂教師原本的教學計劃,導致教師在上課后期教學進程緊張,影響其他課堂教學環節的正常進行。教師應有選擇性地對與教學內容主題最為貼合的史觀重點講解,對其他史觀做適當的延伸講解,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量。
二、利用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發掘更多的信息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上,很多教師都是一個人以“自導自演”的形式主導著課堂教學過程,而臺下的學生只聽取并記錄重要知識點。這不僅嚴重阻礙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缺乏自我獨立思想,還在很大程度上壓抑教學氣氛,導致學生普遍歷史學習積極度不高。教師應通過課堂討論鼓勵學生發言,引導學生發掘更多的信息,不斷補充和改進自身回答,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及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在上《古代中國的政治家和東西方的先哲》一課時,先通過歷史人物的主要政績、突出貢獻等方面介紹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古代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然后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活動,通過分析每位政治家的主要政策帶來的利弊來評價各個政治家,并將不同的政治家進行綜合對比。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靈活運用階級分析觀、辯證評價觀、發展變化觀等方法,鼓勵學生提出教材外的看法,多發現歷史人物性格、行為等方面上的細節,從而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對歷史人物作出公正、專業的評價。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見解,促進學生養成樂于思考、積極創新的良好歷史學習習慣[2]。
三、聯系最新時事消息拓展學生思考角度
大多數教師在教導學生歷史知識時完全根據教材內容來講解,導致教學資源單一,再加上教材更新周期較長,使得教材上的知識內容往往不夠新穎。教師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向學生反饋最新的歷史消息,幫助學生不斷獲取新知識。同時還應積極拓展教學資源渠道,聯系最新時事消息,向學生普及最新研究成果,拓展學生思考角度,提高學生思考歷史問題的深度。比如,教師在上《無產階級革命家與杰出的科學家》一課時,先對教材中提到的馬克思、李時珍、詹天佑、李四光等著名人物的主要事跡及貢獻進行詳細的介紹。然后教師讓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對人物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即一分為二地看待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教師可提問學生有哪些人物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引導學生聯系最新時事,聯想其他的人物。通過將他們進行對比,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無產階級革命家與杰出科學家他們共同的閃光點,同時指導學生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總結每個人的過與失。教師還應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時事消息與歷史知識間的聯系,回顧過去歷史發展軌跡,使學生能立足于不同時代背景看待歷史人物及事件。
四、結語
教師在引入多元史觀的過程中除了要督促學生加強對各方面歷史理論知識的理解基礎,還要不斷完善自身歷史知識,積極學習歷史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保證傳遞給學生的歷史知識的先進性,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有用的專業意見,使學生能朝著正確的學習方向不斷吸收與積累新知識,培養學生正確歷史觀,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新民.從一道歷史題說起-淺談歷史教學中多元史觀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4).
[2] 張艷.淺談多元史觀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J].讀書文摘,2016(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