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軍
摘要:學校的安全教育是全民關注的大事,學生在學校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其所在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學校教育除了要進行德、智、體、美、勞教育,更重要的工作是要進行安全教育。即學生到學校來,不僅要學到文化知識和學會做人的道理,更要學會怎樣保護好自己的本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安全教育工作要從一點一滴抓起。作為教師,我們唯有以愛心導航,從細處抓實,把握好安全重點,堅持不懈,讓學生就接受安全知識教育,養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護自己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愛心;實抓;堅持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和學校接連不斷地發生交通、治安、火災、溺水、中毒、觸電、踩踏等重大案件,從現實生活中看,人們對安全教育的重視還不夠,學校安全教育,應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推進安全預防深度,倡導全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做到各盡所能、各負其責,充分利用學校教育陣地,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工作,逐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達到排除安全隱患的目的[1]。怎樣才能使學校安全教育落到實處,真正為學生護航呢?筆者結合自身的安全教育教學實踐,就如何用師愛為生護航,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胸懷大愛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前提
教育是一項充滿愛的的工程。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我們擁有一顆博愛之心。有了這樣的愛心,我們才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將工作視為負擔,才能將同事視如兄弟姐妹,將學生視如自己的孩子。從而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使之日趨細致、完美[2]。
讀《陽光的味道》這本書,人的心靈總會受到一次次愛的洗禮,它引領著讀此書的去尋找師愛的真諦。書中主人公高老師曾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他人的孩子是神。我們教師是人,但是我們卻做著神圣的事業。所以她帶著這份信念,敞開胸懷愛她的每一個學生。她的一個學生田偉是一個被世人凍透了的柿子。他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任何人都可以欺負他。他覺得這個世界都是虛偽的。高老師面對這樣一個學生,用一次次用師愛感化他。三年中,她家訪不計其數。雙休日,高老師常常去他家幫他做家務,看望他的姥姥和妹妹,教他妹妹做針線活,幫他應酬記者。有一次,高老師看見他穿著一雙很舊的旅游鞋,就特地用自己的135元錢給田偉買了雙旅游鞋。還有一次,田偉從不吃魚,怕被魚刺刺到,要去醫院花錢。高老師就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在他吃飯時幫他擇刺,終于田偉肯吃魚了……。就這樣,田偉心靈的火花被高老師的愛點燃了。
沒有愛心的教育就沒有人類教育的輝煌;沒有愛心就沒有全面發展的學生。付出了,能不能得到回報是一方面,是不是對得起那一雙雙眼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想成為合格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必須把真摯的愛毫無保留地灑向自己耕耘的沃土,只要充滿愛心,甘于平凡,樂于奉獻,任何教師、任何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二、擁有格局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條件
“格局”,原是建筑學上的名詞,現在經常用來形容人。一般是指一個人的思想、學問、視野或人格的層次。低端的人,用才能來衡量;中端的人,用品德來衡量;高端的人,用格局來衡量。作為教師必須“高端”,教師要贏得尊重,必須放大格局。
時下流行“道德綁架”、“誰也別充道德圣人”等言論,全是貶義詞。但是教師的職業,要求她的所有成員必須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為人師表,成為學高之師,身正之范,成為有鮮明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教師需要大格局,擁有大格局,才會擁有做教師的幸福感!
擁有大格局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不管是具體做安全的,還是分管安全工作的,均需要胸懷格局。格局大了,視野就更寬了,考慮問題也就更能高屋建瓴了。雖身處安全員或安全辦主任之位,而心能懷全校,全局,甚至能站在全縣、全市教育安全的高度對待崗位工作,則工作便日趨盡善盡美,自身素養便日漸提高。
三、周全考慮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必須
有大格局的人,處事定能更加的謹慎與周密。在安全工作上,他便能制訂出內容詳盡、考慮周到的方案及應急預案。對領導小組和其他人員的分工便更合理、科學,使得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與戰斗力趨于強大。
上海松江中學每項工作堪稱周到完美,安全工作也是如此。在參觀上海松江中學時,來自云南東川阿壩鎮中心學校的校長劉高升感嘆:“他們的安全教育做的細致周到,連消防栓都會設計成圓形邊角,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會不會傷到娃娃,每一個磚、每一塊瓦好像都在向娃娃們講要注意安全!”許多校長表示,回去之后就要展開全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將在松江中學學習到的理念傳達給每一個學生及學生家長,努力給西部的孩子們構筑一個快樂的生活學習環境,提供一片真正安全的方舟,讓他們能夠像發達地區的孩子們一樣健康成長。
四、堅持不懈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法寶
萬事堅持難!只要你堅持了,上帝也會被感動的。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樣樣落實,人人盡責,天天堅持,安全問題或事故自然就遠離了。只有持之以恒抓好學校的安全工作,才能幫助學生平安而健康地奔向美好的明天,學校才有一個安全穩定的教學環境[3]。把一種簡單的招數練到極致就是絕活。“把簡單的事情千百遍都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需要的就是把德育常規工作落到實處,貴在持之以恒。
如:堅持利用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升旗儀式往往是我們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全校教師按年級分列、分縱隊站在操場學生中間,聯系年級的校領導站在每列的前面,班主任站在各班隊伍的前方。整齊的教師隊列,飽滿的精神面貌,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升旗儀式的主持人以及旗手、護旗手是值周班級的優秀學生代表。特別是每周一個主題的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作為教育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時刻繃緊安全教育工作之弦,胸懷大愛,擁有格局,周密考慮,協同作戰,有效督查,持之以恒,定能令安全教育之路更加寬廣、平坦,使校園更加和諧、美麗,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1] 倪天華.中小學校園安全防控機制研究-以部分中小學安全事故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2] 潘倩.長沙市芙蓉區中小學安全管理調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3] 陶紅燕.學校安全管理:從邊緣化走向專門化與專業化[J].教育科學研究,2011,4:34-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