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土花
摘要:課本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對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確文章主旨思想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本閱讀
眾所周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幫助學生們提高其閱讀量的積累對于他們的理解能力亦或者是精神境界都是有十分巨大的幫助的,而且還可以為其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本文通過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本閱讀過程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嘗試性地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夠以此來幫助學生們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以及教師們的教學質(zhì)量。
一、提高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必要性
1、提高語文課本閱讀量是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隨著如今日新月地的社會變遷而變得低效以及無法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在教育工作受關注度日益高漲的情況之下,越來越多從事教育工作者已經(jīng)開始探索全新的適應這個時代的教育模式,教育界也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開始了對于教育體制的從下而上的徹底全面的改革,并由此迸發(fā)出許許多多全新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以及教學方法。
2、提高語文課本閱讀量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在滿足了簡單的溫飽要求之后,對于思想層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教育工作所受到的人們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起到重要啟蒙作用的小學教育。因此,教育界順勢而為,大刀闊斧地開始加強對于小學階段教育工作的改革,通過一系類的措施進步提升整個小學階段教育的質(zhì)量。不僅僅是學校方面對于小學教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就連家長們也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著想,越來越重視自己小孩在小學的受教育情況,即是大大提高了對于小學教育的要求。
二、小學語文課本閱讀中問題解決的主要對策
1、設置合理的提問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語文課文閱讀有足夠的興趣,其語文閱讀量就會提高。如,教師在講解《我的老師》一文時,可以提問學生喜歡身邊的哪位教師,并說出原因及他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之上必須要給予學生們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nèi)オ毩⑺伎己托〗M討論,并且還要去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踴躍地爭取發(fā)言的機會。然后,教師們都要做一些比較全面的總結,并且銜接上需要教學的內(nèi)容,在激起學生們閱讀興趣的情況之下來進行授課,大大提高了授課效率。
2、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的讀寫結合。所謂閱讀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去朗讀亦或者是默讀教材之中的課文,來達到理解課文大意的目的,類似這樣的教學模式即稱為閱讀教學。一般來說,教師更加提倡通過引導學生們進行朗讀的形式來達到教學目的,因為這種閱讀方式能夠讓教師們更好地去把控學生們對于教材課本的熟悉程度,進而適當?shù)卣{(diào)整教學目標。并且,這種方式更加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遇到難以理解亦或者理解出現(xiàn)較大爭議的課文句子或者段落時隨手標記,以及做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教師還可以跟著學生們朗讀的節(jié)奏,幫助學生們對一些精彩詞句的運用進行分析以及批注。
3、采取多元化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當學生們進行閱讀時,教師們要在旁邊關注學生們的閱讀情況,并且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相應的幫助。不過,單調(diào)的教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采用更多不同的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們?nèi)ヌ岣咚麄兊拈喿x能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們擁有著越來越多的可以輔助和提高他們教學效率的設備工具。這些道具還可以幫助教師們更好地去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和課堂氣氛。通過各種觀感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小學生們建立起一個相對完整的語文閱讀體系。除此之外,通過采用更多不同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們能夠有更綜合更全面的發(fā)展。
4、構建利于學生閱讀的環(huán)境。目前看來,大多數(shù)小學都是沒有設置圖書館。因此這種環(huán)境是很難幫助學生們提升他們自身的閱讀量的,在小學校園當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讓學生們學習他們的語文課本即可,并沒有特意要求他們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而家長一般也都是以提高學習成績?yōu)楹⒆咏逃闹饕康模矣胁簧偌议L認為課外閱讀會使學生們分心而影響成績進而禁止他們的孩子進行課外閱讀。這樣一來,學生們閱讀量的增加便受到了較大的阻礙,而如若要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學校與家長兩個方面必須要合作來給學生們構建出比較有利于閱讀的環(huán)境。例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碰壁一詞的含義是什么?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通過問題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提升閱讀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5、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關于對于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的開展,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重點是,這種模式的開展必須要建立了學生們?yōu)橹黧w的原則之上,要通過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來進行選擇一些適合的讀物來進行授課。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都是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但是卻沒有較為成熟的心智與能力,因此教師們在這個階段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必須要去引導學生們往正確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們可以根據(j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較強的特點,組織它們以教材課文內(nèi)容為具備來編排一場情景劇,并在課堂之上進行演繹,讓學生們在歡聲笑語之中加強他們對于該課文內(nèi)容的印象與理解。除此之外小學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好勝心較強,所以教師們可以適當?shù)亟M織一些閱讀比賽,通過閱讀數(shù)量亦或者是閱讀收獲等等方面來進行評比。如果比賽的規(guī)則及流程設計得合理的話,是能夠較好地激起學生們學習的激情和閱讀的興趣的。
6、教師應當合理控制課本閱讀量。雖然幫助學生們?nèi)ヌ嵘麄冋n本閱讀量可以對學生們長遠的發(fā)展有著頗為重要的幫助,不過教師當然不能夠就因此一味地追求去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數(shù)量,而是要十分客觀地去理解與對待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該要注重質(zhì)量而并非注重數(shù)量,以免給學生們帶來他們難以承受的學業(yè)負擔,進而激發(fā)他們厭學的情緒,這樣反而得不償失。教師們應該要以自身制定的教學目標為指導,結合學生們實際的學習能力,并且要深入地去挖掘教材之中的珍貴的內(nèi)容,并且與一些課外讀書想結合,幫助學生們在學有余力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去提高他們自身的閱讀量。
三、結語
不過事實上,在閱讀方面大多是小學教師都是只是在于對于與考試相關的一些知識內(nèi)容進行講解,單純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對于課本內(nèi)容的閱讀,以至于沒有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導致其閱讀能力往往停滯不前,因此應當通過不斷的時間提升小學語文課本閱讀的質(zhì)量,提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陳平.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xiàn)狀與思考探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06).
[2] 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