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芳++李一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和網絡都在快速地發(fā)展著,外語也在中國流行起來。為了促進外語的教育發(fā)展,合理地開發(fā)校外的課程資源,并且不斷完善校內外語教學成為我國外語教學發(fā)展的趨勢。文章對校外課程資源對高校外語教育支持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進一步提升外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校外課程資源;外語教育;支持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一、輸入假設是校外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理論依據
輸入假設理論認為語言習得依賴于學習者的大量的語言輸入。“習得”和“學習”之間的不同主要在于是否完成有意義的輸入,只有目標語的輸入是正確的、新穎的,與學生們的興趣有關聯,才能進一步完成輸入假設。同時,語言輸入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輸出的問題,兩者的相互作用能夠促進學習的互動,從而促進語言輸入。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之間的對話,當進行持續(xù)的對話時,能夠促進學生試著測試輸入假設,還能夠反映出學生們的短板,使其從薄弱的地方入手加強學習,從而有效地提升成績。語言輸入和輸出訓練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地位越來越突出,所以必須加強對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來保證高校外語教育的質量。現代的高校教育已經形成了新的教學體系,初步形成學校教育、網絡在線教育和實踐應用延伸的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外語的濃厚氛圍中,能夠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由于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的訓練在外語的學習中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現在課程資源的引入解決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們不受限制地去學習。開發(fā)課程資源是提高學生外語學習成效的第一步,也是學生成才的基礎,因此必須重視課程資源,注重引入校外的課程資源,最大限度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條件。
二、隱性課程在校外課程資源開發(fā)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正規(guī)的學校教學中,教師們除了教給學生顯性的課程,也會從各個方面向學生傳達包含獨立、成就、幫助等信息的顯性課程,學校里營造的短暫社交關系,讓學生能夠更多地融入人格的同一性,讓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一個完整的外語教學課程體系應該包含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兩部分,顯性課程是為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服務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情況下,顯性課程被認為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塑造人格,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但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協(xié)調合作,才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而隱性課程就需要更充分、更長久的支持,學校要更多地引進校外的課程資源,促進隱性課程的發(fā)展,讓學校打通三個階段,讓學生得到更多、更合理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的發(fā)展。
三、開發(fā)校外外語課程資源的參考途徑
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明確提出了建立應用技術型大學、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設想。開發(fā)校外的課程資源對高校外語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通過理清國內在課程資源開發(fā)方面的現狀、困難,為課程資源的引入重點尋找方向。二是需要理性地思考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可促進高校外語教育的發(fā)展。對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有很多途徑,比如立足于校本經驗,對現有的外語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運用現代網絡多媒體,開發(fā)外語網絡課程資源,關注日常生活,開發(fā)生活中的外語課程資源。通過這些途徑既能夠找到學校、學生的不足之處,又能夠科學合理地引進課程資源,是校外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重要途徑,通過這些途徑,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高校外語教育的發(fā)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高校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找出最適合學校課程資源開發(fā)策略,無論是輸入假設的方法,還是隱性課程的研究,以及尋找校外課程資源的途徑等方面都體現了我國在高校外語教育方面的重視。雖然目前我國的高校外語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通過研究,能夠有效解決課程資源不足的問題,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是提高高校外語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檀 玲.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以北京市延慶縣為例[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5(5):71-74.
[2]黃海豐.淺談農村高中美術社團活動校本課程化與校外課程資源[J].教育教學論壇,2013(40):242-2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