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勝
摘 要:當前中國的運動訓練方式在理論上比較比較薄弱,一些已經研究完成的相關成果無法對訓練中發現的部分問題加以解決。理論遲遲無法突破的原因在于對于項目本身的特質和規律認識不夠到位。而伴隨科學技術在運動訓練中的更多應用,運動訓練方法將會迎來新的格局。要在訓練方法上創新,就必須對運功項目的規律了如指掌。文章將對運動訓練理論進行介紹,并對訓練方法的變革和功能訓練進行概括闡述,希望為進行相關研究的學者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關鍵詞:運動訓練方法;功能訓練;變革
中圖分類號:G808.1 文獻標識碼:A
運動訓練方法是運動實施的核心和綱領,它決定著運動的效果。當前,我國運動理論研究所得出的成果還遠遠不能滿足運動實踐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更多的創新來推進理論研究的進程,下文將圍繞上述情況展開討論。
一、運動訓練方法面臨理論與實踐的創新
訓練方法的延展性特點和人們創新運動方法時應了解的科學訓練基礎和認知是存在本質關系的。一段時間內人類對與運動訓練規律的認知是有限的,它是按照當時對項目規律的認知來決定訓練的重點,并組建要素間的組織架構,形成完整的訓練方法。所以,對項目規律有何種認知,就決定了會制訂出何種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的制訂還與人們對現代經驗的積累和分析有關。經驗是人類從以往的訓練當中所記錄的相關經歷、失敗原因剖析和成功前提總結的結晶,是訓練方法生成的來源。找出訓練經驗的規律,不是靠臆想得出的,而是使用科學的方法有效總結訓練經驗所產生的科學方式。脫離對訓練方法實踐的有效總結,就談不上訓練規律。所以,有效總結訓練的經驗,是更好地找出訓練規律、研究和創新訓練方法理論的基本前提。
運動訓練競賽中的大量例子已經表明,訓練方法的創新是提升任何競技項目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訓練方法的變革及創造歷程,和別的實踐方式類似,大多歷經了粗糙訓練法、經驗總結訓練法和科學訓練法的進步歷程。
二、運動訓練方法的側重
近些年,競技體育一直沿用的訓練方法在實踐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意味著原來的理論已經不適合現代運動訓練的需求。不過,也有不少在訓練實踐中出現過階梯式飛躍的運動項目,并未在訓練方法理論上產生有顛覆性影響的新理論。而培養過冠軍的教練卻難以恢復以前的輝煌,這就出現了讓人難以理解的問題。
實際上,運動訓練方法的革新不存在固定的規程,運動訓練實際上是將科學認知和直觀上的、感官上的感受與已有經驗融會貫通,訓練方法所起到的更多是引導運動員在訓練中避免誤區,從而獲得更好成績的作用。訓練方法理論不可能是標準的程序和對運動員的支配,而是多元開放的一種引導措施,并為各任何在之后出現的合理可能進行指引。它不但涵蓋比較有序的因果方法,也涵蓋沒有規律的非線性方法,甚至與所有創造性的思維和活動有關。
三、功能訓練
為了解釋功能訓練這個名詞,可以將“功能性”認作人類軀體被設計出的在生活中應做的動作。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人體構造的意圖是什么;二是在在日常生活匯總人體應做的動作。
總的來說,功能訓練是為了提升運動員某一運動能力,并圍繞加強一直相匹配的核心力量,來使用到的神經肌肉系統更有效率的訓練手段。它的鍛煉范圍涵蓋動作銜接的流暢度、穩定程度和發力技巧等多生理結構協同應用的所有身體部位,有助于運動員完成在訓練中更有效率完成指定活動的動作。功能訓練的目的是在于對整體姿勢加以訓練而不是某部位的肌肉或關節。長期進行功能訓練,可以讓運動員在靈活性、協調程度和平衡力上有著更進一步的提升,也對運動員改進身動作、姿勢和專項技能有所幫助。
本文在對我國運動訓練方法的現狀進行概括的基礎上,闡述了運動訓練方法面臨理論與實踐的創新、運動訓練方法應有的側重,并介紹了一種有助于推進方法創新的訓練方式——功能訓練。實際上,方法的創新來源于實踐總結與創造力的結合,但也不能忽視傳統訓練方法帶給人們的啟發,合理使用才能更好地推進我國運動訓練方法的革新。
參考文獻:
[1]張宗銀.運動訓練學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16.
[2]許海峰.現代五項運動競賽規則百年嬗變與高水平選手訓練要素結構的演進[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