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宇
摘 要:如今,方言電視節目正在各地升溫,廣東話、四川話、杭州話……紛紛登上熒屏,其收視率不斷攀升。可以說,現在電視新聞節目的方言現象處于一種火熱的狀態,同時也有娛樂節目的方言熱潮。例如,采用粵語播報新聞節目的《新聞日日睇》,是廣州地區很紅火的節目,在當地電視新聞中獨占鰲頭。針對這一現象,文章就廣東粵語新聞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粵語新聞;本土地域策略;方言新聞節目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一、廣東粵語新聞的產生與發展
1.廣東粵語新聞的產生
1981年10月1日,廣州臺進行電視新聞和版面改革,所有新聞分別用普通話和廣州話兩種語言播出。電視二頻道成為廣州臺以粵語為主的第一套節目,重點播本臺節目。從此廣東粵語新聞誕生,并一路發展而來。
2.從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看廣東粵語新聞發展概況
珠江頻道是我國境內第一個用粵語方言播出的電視頻道,也是廣東省所有境內頻道中覆蓋最廣、收視率最高、創收最優的電視頻道。其中《630新聞》《今日關注》等品牌新聞節目持續創優。
近年來,珠江頻道以本土地域策略為指導,突出資訊、娛樂特色,強化節目創新力度,收視有了全新跨越。央視—索福瑞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2月—12月(廣東城鄉地區收視數據統計從2006年2月份啟動),珠江頻道以在廣東城鄉地區全天平均市場份額達 27.3%的收視佳績,雄踞廣東省內所有境內外頻道之首。
如果說全面系統創新為珠江頻道的領先發展提供了機制保障的話,那么,本土地域策略則成為了珠江頻道在節目內容上克敵制勝的法寶。珠江頻道節目打造上的本土地域策略主要體現在自辦新聞欄目聚焦本省民生。晚間兩大新聞欄目《630新聞》與《今日關注》均突出選材的地域性,特點以廣州話及廣州人的生活態度、文化觀念來解讀當天報紙的時事新聞,關注廣州本地的話題和社會新聞,再加上平民和主持人的觀點來評述。由于節目以言辭犀利、敢說敢言、作風強硬著稱,深受本地觀眾歡迎。
二、廣東粵語新聞節目存在的障礙與局限及應對策略
1.存在的障礙與局限
(1)排斥部分受眾。方言代表特定的地域文化,其接受范圍與人群較為有限。方言新聞節目在贏得部分受眾青睞的同時,也會排斥其他受眾。
(2)重形式大于內容。在很多用方言播報的新聞節目中,方言聲形并茂地講述了事件的發生過程,而剝離了“方言”這一表述方式,新聞報道卻只能用“平庸”二字來概括。當形式大于內容,內容失去其價值意義時,任何形式都不會引起受眾的興趣,形式只會淪為無意義的表達。
2.應對策略:讓方言傳播成為地域“文化牌”的策略
(1)貫徹內容為王的傳播“鐵律”。方言新聞節目最大的創新意義即在于形式的創新,而內容為王的“鐵律”決定了節目無論采用的形式多么新奇,都要有高質量的內容支撐。方言新聞節目意蘊深厚的地域“文化牌”,內容選擇要體現出媒體對新聞信息的價值判斷、文化選擇的多樣性和深刻性,實現媒體在多元社會語境中對受眾的合乎主流趨勢的引導。
(2)營造支撐節目的多個支點。地方臺的節目不能以方言作為唯一看點,剝離“方言”這種表達方式后,節目仍有多個看點,觀眾才能對節目產生意猶未盡之感。
三、廣東粵語新聞的發展趨勢
1.廣東粵語新聞將長期存在,質量將會有所提高
廣東粵語新聞發展要認識到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要承認方言電視節目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人為地限制或破壞它;二是要積極、努力地引導它向更良性的方向發展,使其成為電視節目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2.廣東粵語新聞將實現跨區域發展
廣東粵語新聞在初創時期,它的目標主市場只能是一個主要區域,而隨著運營機制的成熟,它必然向外擴展,把它的覆蓋面輻射到有本方言的地區,達到跨區域傳播。這樣做有利于拓寬目標受眾群的范圍,提高收視率,擴大本節目的影響,加強區域間的交流,實現區域間的互動。
參考文獻:
[1]李小寅,王秒秒.也談方言電視節目[J].當代電視,2006(6).
[2]俞 虹,金姍姍.直面方言播報主持[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