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韶剛 何敏靜 曾麗琴 王 平
·經驗交流·
分析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的原因
梁韶剛 何敏靜 曾麗琴 王 平
目的 分析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的原因。方法 3394例采集血小板獻血者, 其中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26例, 分析其采集失敗的原因。結果 26例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情況為:操作不規范5例,穿刺原因10例, 管路質量11例。結論 針對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減少或避免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的發生, 從而達到節約血液資源、降低血液成本的目的。
單采血小板;失??;對策
單采血小板指在無菌條件下借助先進的科學儀器抽取全血, 適量提取血小板成分后, 將其余的血液成分再回輸到人體內, 采取單采血小板在臨床上治療效果顯著優于手工制作的血小板, 臨床需求越來越多, 所以只有成功采集足夠多的單采血小板才能滿足需求, 然而會發生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情況, 針對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 采取相應的措施, 才能提高成功率[1,2]。分析本站2014年7月~2016年12月單采血小板失敗的原因并進行總結,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站2014年7月~2016年12月采集血小板獻血者3394例, 其中單采血小板失敗26例, 在獻血者進行機采前, 外周血紅細胞壓積范圍在0.37~0.55 L/L, 血小板計數100×109/L~300×109/L。其中男14例, 女12例, 年齡20~50歲, 平均年齡(27.1±4.3)歲, 體重≥50 kg。所有獻血者均在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的條件下進行血液捐獻,在進行單采之前, 禁服阿司匹林等破壞血小板的藥物。
1.2 采集方法 使用TrimaAccel血細胞分離儀器, 所用管道是TrimaAccel血細胞分離儀器配套生產的一次性耗材, 抗凝劑使用的是德國費森尤斯生產的ACD。在進行獻血前需要查詢其健康, 檢測血液是否合格, 依據身高、血小板計數等不同因素, 選擇適合的血細胞分離機, 準備采血的一次性耗材, 在經過檢測通過后, 需要輸入獻血者信息, 如身高、紅細胞壓積以及采集量, 而且依據無菌操作規范選取合適的靜脈血管進行穿刺, 采集血小板[3]。
26例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情況為:操作不規范5例, 穿刺原因10例, 管路質量11例。見表1。

表1 26例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情況[n(%)]
單采血小板是用血液成分單采機采集來自獻血者的血小板, 含有的血小板計數≥2.5×1011/單位。每份單采血小板約相當于8~10袋常規濃縮血小板的總量。單采血小板儲存在專門的保存袋中, 以便增加血小板儲存時與氣體交換的表面積。儲存溫度20~24℃, 振蕩保存24 h~5 d(根據所用保存液的不同)。與濃縮血小板比較, 單采血小板最大的優點是相對安全, 可以降低發生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同種免疫反應和輸血傳染病的風險幾率。一次捐獻血小板數量約相當于參與血液循環的血小板的25%。健康人捐獻后, 血小板數量48 h內可恢復到采集前水平, 比捐獻全血的恢復時間要短。
我國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規定, 每間隔1個月可以捐獻1次血小板。而且單采血小板前, 醫生會對獻血者外周血小板數量進行測定, 確保獻血者在捐獻后, 體內剩余的血小板數量完全能夠滿足出血癥狀發生時的止血需求[4]。該采血方式可以降低各種異體抗原對需要輸血者的排斥, 以及傳染疾病可能, 由于該采血方式, 所含紅細胞與白細胞的數量較低, 無需進行配型可以直接輸注, 安全性高, 可以迅速提高凝血功能。在進行采血時, 需要嚴格按照采血操作規范才能提高成功率, 如在獻血前, 需要檢查健康狀況, 血細胞計數、紅細胞形態以及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等[5-7]。由于血細胞分離機對獻血者安全性要求比較高, 該儀器采集時間比較長, 血循環量大, 獻血者容易擔心自身健康, 造成精神高度緊張, 因此要積極宣傳單采血小板的基本常識以及原理,讓獻血者放松, 減緩緊張心理, 提高成功率。醫護工作人員穿刺技術是提高采集成功率, 在進行穿刺時, 避免多次穿刺,減輕疼痛, 冬季時若獻血者靜脈充盈不明顯, 需要給予獻血者進行熱敷或者提高采血環境的溫度, 在靜脈充盈后, 對肘正中靜脈進行采血[8-10]。
總之, 針對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減少或避免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的發生, 從而達到節約血液資源、降低血液成本的目的。
[1] 穆兵.45例單采血小板失敗原因分析及糾正預防措施.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9):256-257.
[2] 李雅靜, 戚海, 張燕, 等.116例單采血小板不足量采集原因調查.中國輸血雜志, 2014, 27(9):952-954.
[3] 聶冬梅, 古醒輝, 王霞, 等.2007-2014年深圳地區單采血小板報廢原因分析及對策.中國輸血雜志, 2016, 29(7):741-744.
[4] 李軍, 盧樹培.單采血小板沖紅的原因及預防措施.現代醫藥衛生, 2016, 32(20):3249-3251.
[5] 王明元, 李云, 蔣靚, 等.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血液因素對采集沖紅影響的分析.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4(3):515-516.
[6] 吳永政, 趙廣超, 齊清, 等.單采血小板獻血員體溫降低導致的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對策.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2(4):529-530.
[7] 席悅.單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對策.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17):248-249.
[8] 馮健亮, 翁遠橋, 李啟輝.不同采集模式對單采血小板獻血者的影響研究.中國輸血雜志, 2013, 26(5):452-454.
[9] 馬偉, 余鑫, 林莉.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中國輸血雜志, 2013, 26(8):756-757.
[10] 楊培, 余利華, 何濤, 等.單采血小板采集失敗原因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14):2013-2014.
Analysis of reasons for failure of single-donor platelet collection
LIANG Shao-gang, HE Min-jing, ZENGLi-qin, et al.Guangdong Shunde Foshan District Central Blood Station, Foshan 5283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failure of single-donor platelet collection.Methods There were 3394 platelet donors, including 26 cases with failed single-donor platelet collection.The reasons for failed collec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26 cases of single platelet collection failure: 5 cases caused by non-standard operation, 10 cases caused by puncture, and 11 cases caused by pipeline quality.Conclusion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for different reasons can reduce or avoid the failure of single platelet collection, thus saving blood resources and reducing blood costs.
Single-donor platelet; Failure; Countermeasur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105
2017-04-05]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