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糧食局著力補短板 精心促發展堅決打贏糧食產業化攻堅之戰
近年來,安徽省糧食局堅持以實施“放心糧油”和“主食廚房”工程為抓手,強力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今年省政府將農業產業化列為全省經濟發展三大戰役之一,出臺《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實施方案(2017-2021年)》。作為糧油產業化牽頭責任部門,安徽省糧食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補短板,努力促發展。
與先進省相比,安徽省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存在差距。差距的背后是思想上、工作上的短板。部分地區和少數干部站位不高、認識不足,對發展糧食產業支持不夠、措施不實。為此,安徽省糧食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農村改革和抓好糧食產業經濟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糧食產業化是保障糧食安全、打造糧食強省必由之路,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全面小康重要途徑”觀念。將工作重心從抓收購、管儲存向抓糧食全產業鏈發展轉變,著力以二產調優一產,以二產做強三產。
今年,安徽省政府提出到2021年糧油加工業產值實現5000億元目標,相當于五年翻一番,目標宏偉、任務艱巨。為此,一是分解目標任務,細化實化產業規劃,明確各市縣年度目標,加強調度,壓實責任;二是實施項目推動,謀劃項目儲備,強化項目支撐,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順利實施;三是嚴格考核獎懲,在省長責任制和糧食工作考核時加大糧食產業化考核權重,明晰目標導向。
針對企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狀況,安徽省堅持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為主攻方向。一是加快龍頭企業培育。著力發展專用品牌糧食生產,重點支持企業內涵提升,在企業發展理念、發展戰略上提供支持,努力營造發展環境。二是加強招商引資。加大招商引資考核權重,促進招大商、引強企。近期,光明集團、五得利、思念等企業即將落戶,中糧、益海等企業也加大投資力度。三是加強品牌建設。作為中國合肥農交會和安徽名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承辦單位,安徽省糧食局積極為企業提供展示平臺。“蕪湖大米”、“安慶大米”品牌整合已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四是加速創新驅動。推進與中科大、合工大、河南工大、中電科38所等科研院校的戰略合作,建設米制品、面制品研發中心,加快新技術研發和推廣。目前,全省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2家,國家級、省級研發機構48個。
一是堅持園區引領。安徽省政府出臺促進糧食產業園區轉型升級意見,重點打造5個以上銷售收入超50億元、20個超30億元的糧食產業園區,加速項目集中、資源集約、功能集成。二是堅持全鏈式發展。支持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育種、種植、收購、烘干、儲藏、加工、銷售全方位合作,完善利益連接機制,構建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三是堅持主食產業帶

動。按照生產基地化、加工工業化、供應社會化的方式培育主食廚房企業,涌現出青松食品、徽香昱原、同福碗粥、王仁和米線等一批主食產業化骨干企業,建成“放心糧油”網點1702個,“主食廚房”網點771個,售貨車(柜)3000多個。四是堅持循環經濟模式。注重發揮產業園區集聚效應,產品梯次開發,副產物循環利用,增加有效供給和經濟效益。
一是要加大資金支持。爭取設立糧食產業化發展基金,調整風險基金投入方向,爭取產糧大省、大縣獎勵資金用于糧食產業化。二是要完善政策體系。爭取省政府出臺新一輪支持糧食產業發展意見,實施“安徽好糧油”行動計劃,促進產業經濟發展。三是要強化優質服務。認真研究、落實中央和安徽省糧食產業政策措施。深入一線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深化“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