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平
傳統工藝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心手相連的藝術,體現了人類在生活中對自然發現與利用的聰明才智。每一種傳統工藝的產生與發展,乃至消亡都與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緊密相關。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眾多傳統工藝面臨嚴峻的生存狀態,亟待保護、傳承和發展。本文闡述了傳統工藝發展的主要問題、基本趨勢與影響因素,進而探究了促進傳統工藝發展的策略。
一、我國傳統工藝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工藝發展速度緩慢
當前,傳統工藝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傳統工藝的研究與傳承中。國家也成立了各種保護傳統工藝的組織機構,目前已經形成了基本的傳統工藝保護體系。但是,我國傳統工藝仍然有失傳的現象,不少傳統工藝項目已經走到消亡的邊緣。傳統工藝傳承和發展主要表現的問題為傳統工藝發展速度較慢,傳統工藝項目發展規模小,不少傳統工藝技法缺少傳承人。可以用來進行傳統工藝傳承活動的工藝制造和教學基地較少,有限的傳承活動規模難以滿足傳統工藝快速傳承和發展的需求。我國傳統工藝的總體數量較少,目前各種工藝雖然有傳承,但是效果不理想。
(二)傳統工藝技法被異化
近年來,我國十分關注傳統工藝的傳承,傳統工藝的市場得到較好的開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傳統工藝的傳承活動中,這卻給傳統工藝傳承和發展帶來了新問題。傳統工藝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被異化的現象。當前,傳統工藝的傳承渠道與形式日益廣泛起來,大專院校、社會研究機構、企業等機構都大量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動中。但是有些傳統工藝在傳承過程中不斷被吸納和包裝,最終喪失了傳統工藝的特征。例如,傳統工藝的種類、造型、色彩和圖案等有被異化的傾向,不少傳統工藝在傳承過程中都被創新性的傳承理念異化,這實際上變異了傳統工藝的原貌。例如,有的傳統工藝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材料,實現了半機械化生產;有的傳統工藝樣式與現代工藝美術設計結合后,傳統工藝往往只變成現代工藝的一些基本元素。沒能有效傳承傳統工藝的精髓——傳統工藝手工部分,不僅影響了傳統工藝的發展壯大,而且沒能使人擺脫我國傳統工藝手工生產的濫觴。如何在現代傳承中保持傳統工藝的本色已經成為重要問題。
二、我國傳統工藝發展的基本趨勢
(一)傳統工藝價值被放大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素質的不斷增強,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被突顯出來。傳統工藝正在以多樣的形式快速發展。首先,傳統工藝項目與多種產業整合發展已經成為主流趨勢。當前,傳統工藝與旅游、文化、工藝美術產業進行深度整合,借助以上產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其次,現代商業模式逐漸改變了傳統工藝的發展形式,傳統工藝在網絡及信息化的商業渠道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形成了商業兼顧傳統工藝的主流模式。再次,商業開發更關注傳統工藝中有商業價值的部分,商業開發可以帶動傳統工藝中文化價值的挖掘和科研活動的開展,它已經成為傳統工藝保護的新策略。最后,傳統工藝的價值正被現代社會廣泛認可,圍繞傳統工藝發展的新興產業有廣闊的前景。
(二)政府參與的保護傳承
傳統工藝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只有給傳統工藝提供必要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傳統工藝才能逐步走向繁榮。因此,政府應從法律、政策、機構設置和人員培訓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學的傳承保護體系。首先,國家要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傳統工藝保護法、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其次,政府應設立專門的傳統工藝保護機構,圍繞傳統工藝發展的需求,對傳統工藝項目進行科學研究,在全面調研、統計相關數據信息的基礎上,逐步開展傳統工藝項目傳承人、傳統工藝流程的記錄,傳統工藝項目展覽和產業培育等活動。此外,政府在保護當前商業開發價值較少的工藝美術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不僅有助于減少傳統工藝失傳的現象,還有助于全面記錄這一文化現象,實現保留傳統工藝基因的目標。
三、影響傳統工藝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技術因素
技術是影響傳統工藝發展的主要因素,傳統工藝技術相對復雜,導致傳統工藝在傳承發展過程中成本增加。相對于現代工藝,傳統工藝缺乏科學的標準,較高的工藝質量與水平往往需要反復的操作練習。同時,傳統工藝的生產效率相對較低,以人工為主的操作方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的生產規模需求,其技術手段本身就帶有速度、精準度、靈活性等方面的缺陷,人們只有經過日積月累的訓練才能達到較高的工藝水平,這加劇了傳承工作的難度。另外,傳統工藝精髓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傳統工藝還需要以口耳相授的方式進行傳習。
(二)社會因素
現代社會化的大生產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傳統工藝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高品質和高效率的生產要求,傳統工藝已經失去了發展的社會根基。在現代社會觀念影響下,傳統工藝的藝術元素已經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實用元素,這樣使得人們對傳統工藝有了異化的認識,人們更關注的是傳統工藝作品傳遞的文化價值。當前傳統工藝蘊含的文化需求較大,使得傳統工藝的傳承只能在小眾的范圍內進行,這嚴重影響了傳承發展的空間,也影響了傳統工藝的有效普及和推廣。隨著高新技術對傳統工藝的沖擊,人們已經可以運用先進的工程學、計算機和信息技術來達到較高的生產水平,新產品使得傳統工藝的生存空間不斷變小,傳統工藝的發展必然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四、促進傳統工藝發展的具體策略
(一)創新傳統工藝保護模式
為了促進傳統工藝快速發展,人們必須反思傳統工藝的保護模式,注重通過客觀有效的方法實現對傳統工藝的全面保護。首先,充分重視傳統工藝的文化屬性,注重從文化的角度對傳統工藝進行保護,注重以文化產業的方式實現傳統工藝的產業化,實現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工藝的有機融合。其次,必須注重創新傳統工藝的保護渠道,注重對傳統工藝美術價值的深入挖掘,注重在創新傳統工藝過程中保留傳統工藝的精髓,使傳統工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能夠基本保留原貌。第三,注重豐富傳統工藝的保護形式,注重以博物館、文化館等多種渠道進行傳統工藝的展示和保護,全面吸引社會對傳統工藝的關注。
(二)優化傳統工藝保護手段
為了達到更好保護傳統工藝的目標,人們要不斷創新傳統工藝保護的途徑,注重保護與傳承有機結合,注重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開展傳統工藝的傳承工作。首先,注重在高校開展各種形式的傳統工藝傳承活動,借助其教育平臺開展規模化的傳統工藝保護活動。其次,注重提高傳統工藝的品牌影響力,注重圍繞傳統工藝創新知名品牌,使百年老字號、名優工藝品等傳統工藝品牌的市場價值不斷提升。第三,對傳統工藝的技術進行必要改進,全面降低傳統工藝品的成本,從而提高傳統工藝的市場適應性和有效性。
(三)實現產業集群化的發展
為了實現傳統工藝的戰略發展目標,人們應當注重實現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注重發展傳統工藝文化產業,注重培育新的市場主體,構筑各類傳統工藝的一體化市場。首先,構建傳統工藝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輔導基地,注重通過規模化的發展滿足傳統工藝的建設需求。其次,注重為傳統工藝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入到傳統工藝的研發中。第三,研究集群化的發展思想,大力開展集中展示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傳統工藝發展的有效性,解決傳統工藝發展中的問題。
五、結語
傳統工藝是歷史積淀下來的社會財富,要想實現傳統工藝的快速發展,人們必須注重傳統工藝蘊含的文化元素,圍繞傳統工藝的戰略發展目標,全面提高傳統工藝發展的有效性。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2016年度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優秀青年項目“非遺在高職院校傳承保護與創新的‘五位一體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6B08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