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在兒子十歲那一年,我最擔心的事發(fā)生了。曾經(jīng)答應(yīng)把孩子給我,永世不再往來的一個遠方親戚還是找上門來了。他說他有難言之隱。他和再婚的老婆生了兩個女兒。如今,家里老人病重,按照農(nóng)村的風俗,老人若去世,一些禮節(jié)必須由男孩執(zhí)行。
兒子是這個親戚的,當時他老婆生孩子的時候因難產(chǎn)去世,他又有一對年邁有病的父母需要照顧,就決定將孩子送人。恰巧我和老公結(jié)婚八年,一直都沒有懷孕。一聽說這事,我立刻趕過去,說愿意領(lǐng)養(yǎng)這個孩子。親戚答應(yīng)了,并承諾以后絕不往來。
自從抱養(yǎng)了兒子,我就辭職在家,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兒子胖嘟嘟的,特別惹人喜愛。我和老公都對他視如己出。兒子也很爭氣,五歲開始學畫畫和鋼琴,每一次比賽,都會拿回不錯的名次,讓我和老公特別欣慰。他還經(jīng)常摟著我的脖子撒嬌:“媽媽,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每當此時,我就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為了怕親戚找上門,我們很少跟老家人聯(lián)系,連手機號碼都換過。平時兒子和什么人交往,我們都特別注意,擔心哪一天親戚就這么突然“冒”出來。但是,我們擔心的事,還是發(fā)生了。
中午,兒子回來吃飯,看見親戚,很有禮貌地跟他打招呼。吃完飯后,他說一些在學校的事。我在廚房洗碗,兒子跑過來跟我說:“媽媽,我覺得那個伯伯人很好。”
“哐當”,我手中的碗滑落在地。這也許就是血緣關(guān)系吧!老公勸我:“一些事捂著遮著,還不如敞開說。孩子大了,知道這些事也沒有關(guān)系,反而是多了一家人疼愛他,何況人家現(xiàn)在是有困難了,才來讓孩子回去幫一下忙的。”
聽了老公的話,我覺得也有道理。病人好歹也是他的爺爺。看了兒子一眼后,親戚輕聲說:“老爺子時間不多了,這件事還是拜托你們。我就先回去了。”
晚上,等兒子寫完作業(yè),我和老公在陽臺上和他聊天,將他的身世告訴了他。沒想到兒子情緒激動,說自己沒有那樣的爸爸,更不會去認那家人,只有我們是他的親人。
說實在的,聽了兒子這話,我內(nèi)心有一些竊喜。可是,轉(zhuǎn)念一想,我覺得我有必要讓兒子知恩,畢竟那是給了他生命的親人,而我們只是撫養(yǎng)了他。
第二天,親戚那邊打來電話,說老爺子去世了。我把兒子從學校接回來,跟他說了很多,說了他媽媽為了生下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爸爸把他送給我們的時候,有多么的不舍。因為他無力撫養(yǎng),而我們正好缺一個孩子,不然他不會同意給我們。這么多年,為了不打擾我們,他一直都不敢與我們聯(lián)系。
我娘家人都說我傻,精心養(yǎng)育這么多年,這是打算要把孩子“還回去”嗎?我搖搖頭,雖然我愛兒子。可是,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應(yīng)該知恩感恩,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連親生爸爸都不認的人,你還指望他以后能有什么親情可言呢?
兒子聽著我的話,一直在流淚。他說自己有點難以接受,但是,在看到親生爸爸的時候,他的確覺得他很親切。他說,不管是生他的還是養(yǎng)他的,都是他的親人。
兒子回老家盡孝以后,回來和我們在一起更加親密了。偶爾,寒暑假我們也會帶他回老家玩玩,他的親生爸爸對他也很好,兩個妹妹也很喜歡他。兒子說,自己是幸福的,有這么多親人。
我慶幸沒有把兒子誤導(dǎo)成一個不懂得知恩的人。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希望在這條路上,我和孩子都是彼此的老師,一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