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要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工作;有序推進,全面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立足企業實際,突出建設重點;科學運用控制方式;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企業;內部控制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為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制度體系,以內部控制為手段,控制風險為目的,扎實、有效地推進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切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要根據國家財政部、審計署等五部委聯合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會〔2008〕7號)、《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財會〔2010〕11號)等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國資公司實際,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一、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工作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全面建設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是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是國企領導人員正確履行經濟責任的基礎,也是推動國企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效率、防范各類風險的迫切需要。企業要正確把握內控工作在企業整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對內控工作的認識。經濟學家劉彥海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企業規范、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以規范企業內部控制、促進企業加強全面風險管理為重點,以加強內、外部監督檢查為抓手,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切實提高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促進企業規范運作、完善治理、提升管理。切實增強企業降成本的緊迫感和主動性。當前,經濟步入新常態,增長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提質增效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促進企業眼睛向內、苦練內功,狠抓管理,努力降成本,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調轉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要應充分利用好國家、省、市有關降成本的各項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細致梳理策性交易、社保、稅費、信貸、用地用能、物流等方面費用情況,讓企業認識到降成本的緊迫性,同時指導企業盡快享受政策、獲得實惠,激發企業降成本主動性,促使企業將降成本工作放在生產經營戰略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有序推進,全面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
企業要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結合企業的經濟業務運行實際,建立規范、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及相應的制度保障。經濟學家厲以寧、劉勁哲、錢穎一、茅于軾、樊綱、李稻葵、陳志武、田國強指出:內控制度要突出以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為目標,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業務流程梳理為基礎,以財務內部控制為切入點,以關鍵控制活動為重點,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和提高。企業要制訂內控制度建設計劃方案送國資辦備案。企業實施內控建設工作過程應遵循的步驟是:分析直屬國資公司本級及下屬子公司管理現狀;開展各管理層級的業務調研,全面梳理企業經濟業務流程,厘清各業務部門的業務事項、崗位和責任,確定管控目標、明確流程管控重點;識別管控風險,查找管理缺陷,有針對性地制訂內控體系及相應的制度。
三、立足企業實際,突出建設重點
企業要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從規范決策程序、業務流程再造、突出重點環節、內控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重點把控,并從實際出發,按照全員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抓好內控建設。規范決策程序就是要完善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合理設置各類治理主體的職責權限,規范決策程序。業務流程再造就是以企業績效管理和風險管理為主線,全面梳理、整合、調整各項業務流程,查找經營管理風險點,評估風險影響程度,編制風險分類與缺陷清單,明確關鍵控制節點和控制要求,實施業務流程再造,實現企業業務處理規范化和標準化。突出重點環節就是重點把握企業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對外投資、物資采購、籌融資管理、對外擔保、基建管理、業務銷售、合同管理、產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等關鍵業務的流程再造,每項業務流程的每個操作環節全面進行切割梳理,分別制訂內控制度。內控管理信息化就是推進內控制度建設要同企業信息化建設同步考慮、融合對接,實現內控制度建設、執行的信息化和痕跡化管理。
四、科學運用控制方式
要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控制邊界清晰、企業對所屬子企業有效管控模式。經濟學家劉勁哲認為: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就是對業務流程中涉及不相容職務的業務,應實施崗位分離,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并建立崗位定期輪崗制度。授權控制邊界清晰就是企業應根據常規授權和特別授權的規定,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的職責和權限范圍、審批程序,使崗位責任人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濟學家文力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企業對所屬子企業有效管控模式就是企業要增強對下屬企業的監管責任意識,從有利于企業發展、有利于企業防范風險的要求出發,結合下屬子企業的經營業務特點和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出臺的相關文件精神,設計不同的管控模式。
五、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
要明確內控建設主體責任、建立內控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明確管理體制。明確內控建設主體責任就是企業董事會負責內控制度的建設和有效實施,評價其有效性,并如實向市國資委、市國資辦上報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企業監事會對董事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執行。建立內控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就是企業要建立以董事長為組長、相關人員參加的領導小組和以黨政辦(董事會辦公室)牽頭的臨時工作班子負責內控制度的建設工作。內控制度建成后的日常監督管理歸位到內部審計部門(監事會)。明確管理體制就是直屬國資公司負責本級和下屬全資、控股子企業內控建設的指導、監督和管理。按照內部控制建設實施與監督評價職責相分離的原則,明確內部審計牽頭負責組織內部控制評價工作。
六、加強督查考評,確保內部控制有效運行endprint
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考評、加強內部控制日常監督檢查、按時報送評價報告。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考評就是企業要加強內控工作頂層設計,要圍繞企業總體目標分層設計,健全考評體系。企業要協調好集團和下屬企業、共性和個性、控制和效率、監督和執行之間的關系,實施全員控制和全過程控制,把內控工作考核納入內部考評體系,在公司年度績效考核中強化有關內控的考核指標及權重,與企業內部考核、晉升、評比、獎懲等掛鉤。加強內部控制日常監督檢查就是企業應當定期對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分析現有內部控制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總結內部控制管理的經驗和不足,并及時改進和完善。監事會(內審部門)應加強對董事會、經營層在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和有效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做到督查有力、反饋及時;涉及部門和所屬企業應積極配合,對于內控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工作缺陷和不足積極整改。按時報送評價報告就是企業應當自2018年起,于每年4月底前向國資委、國資辦報送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同時抄送監事會。市國資辦將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作為董事會履職評估的重要內容。市國資辦將采取多種形式,及時總結推廣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經驗。
七、指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成本控制體系
要指導企業建立完善成本控制體系,堅持效益優先原則,緊盯行業內先進企業,實行對標管理,建立完善“四個制度”,即: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做到成本控制有保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做到成本計算清晰化;建立成本費用的責任制度做到成本費用指標落實責任主體;建立成本費用的考核制度做到成本費用控制環節有比較。實施目標成本管理,落實控制指標和具體要求,向內層層分解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責任落實到人,并與其切身利益掛鉤,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嚴格兌現獎懲。開展各環節目標成本分析,進行成本差異調查分析,及時糾正偏差,不斷完善成本控制體系。
八、狠抓關鍵環節努力降成本增效益
要努力抓好技術改造,努力實現企業信息化,努力保持適度規模生產,努力降低采購成本,努力降低能源消費,努力降低財務費用。
九、加強典型經驗總結推廣發揮引領示范
要加強政策的宣傳,在積極指導企業用好政策降成本的同時,認真總結典型經驗,將在降成本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先進典型在各類媒介積極推廣,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引導其他企業積極投身到降成本工作中來。
參考文獻:
[1]劉勁哲.中國還非世界第一大經濟體[J].江蘇建材,2015(5):14-16.
[2]張建和.論新經濟下會計信息質量監督體系的建立與完善[J].教育財會研究,2016,27(2):41-44.
作者簡介:羅紅梅(1975.05- ),女,漢族,四川樂至人,本科學歷,青島日報報業集團財務中心會計師、財務主管,研究方向:財務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