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定市鄉村旅游資源豐富以及旅游發展大會在保定的召開,為其發展鄉村旅游迎來了新的機遇,但仍然有諸如發展質量參差不齊、民俗文化缺失和挖掘潛力不足的等問題制約其發展。鑒于此,本文梳理了保定市鄉村旅游資源,在總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創新發展策略,力爭使保定市鄉村旅游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鄉村旅游;創新發展;保定市
一、引言
我國鄉村旅游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定點政治性接待活動,真正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鄉村旅游是指以鄉村地區為旅游目的地,以具有鄉村特征的自然景觀、民風民俗和農業生產等為旅游資源,吸引城市居民前來觀光、休閑、購物、學習和體驗等的旅游活動。誠然起步雖晚,且處于鄉村旅游的初期發展階段,但是發展勢頭迅猛,前景廣闊。除此之外,鑒于鄉村旅游的發展與農民增收、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息息相關,所以發展鄉村旅游不能僅看做是發展旅游業,更需要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
保定市作為河北省的農業大市以及國家認可的歷史文化名城,民風淳樸,文化底蘊十分深厚。2016年9月,河北省首屆旅游發展大會的圓滿成功以及2017年9月拉開帷幕的保定市首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都對保定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鄉村旅游作為保定市大旅游發展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機遇的十字路口,保定市鄉村旅游如何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保定市鄉村旅游的現狀分析
1.資源稟賦豐厚
保定市地域遼闊,擁有眾多旅游資源。其中,鄉村旅游資源類型涉及自然景觀、民俗風情、娛樂健身、鄉村度假、科普教育、購物和探險等。其旅游資源得以發展主要依靠三種方式:第一,依靠旅游景區,具有代表性的有依托野三坡景區發展起來的淶水縣三坡鎮、依托白石山風景區的淶源縣水云鄉、依托狼牙山風景區的易縣狼牙山鎮等,這些鄉村主要通過提供住宿、餐飲以及從事與景區內容相關的旅游活動發展鄉村旅游;第二,開發生態農業,如順平桃園旅游區、滿城神星柿子溝等,游客通過觀賞、采摘、參與節慶等方式感受其濃厚的民俗風情以及農業知識的科普教育;第三,發展特色經濟產業,代表的有“購物天堂”之稱的白溝箱包城、安國中藥種植園和曲陽石雕等供游客購物、休閑和體驗。
2.區位優勢明顯
保定市素有“京畿重地”之稱。北鄰北京、張家口,南與石家莊衡水接壤,東鄰廊坊和滄州,西與山西省相接。是京津冀的中心城市之一,距離客源市場較近。更重要的是,與相鄰市縣的緊密聯系,使得保定市旅游產業的發展呈現出行業集聚的外部性特征,有利于帶動保定市旅游業的發展,實現區域內客源共享、優勢互補和產業聯動發展。
3.道路交通便捷
保定近幾年發展迅速,先是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后有保定市撤縣設區和旅游發展大會的召開,都對保定交通的完善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使得保定交通在公路、鐵路和航空方面優勢均比較明顯。截止2016年,保定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22007公里,境內有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和保津高速公路等,并有保定繞城高速公路與周邊互通連接。鐵路方面,南北有京廣鐵路和京深高鐵貫穿,東西有津保、神黃鐵路橫跨,并且固保城際鐵路已經納入“十三五”規劃中,它的建成對于保定與北京新機場之間的交通具有重要意義。航空上有首都機場個正定機場與之相連。便捷的交通使得保定旅游資源輻射的半徑大大拓展。
4.政策支持
2016年9月保定市召開了河北省首屆旅發大會,在迎接大會的項目建設中,保定將旅游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扶貧和古村古鎮保護有機結合,大力發展保定旅游產業,并且以此為契機發展旅游品牌,建成了“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為了迎接2017保定市首屆旅游產業大會,“京南小鎮特色體驗區”也在全力打造。旅游大會的召開,不僅使得保定市旅游的發展得到規劃,配套基礎設施得以完善,更讓保定市旅游資源得到了良好的宣傳,享有更好的美譽度,這對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保定市發展鄉村旅游的瓶頸
1.旅游發展質量不高
保定市是旅游大市,僅2016年旅游人數就高達近八千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七百多億元,5年蟬聯河北省旅游收入第一。然而,游客數量雖然增加,但是單位新增游客帶來的單位收入卻全省最低。可見,保定市旅游大而不強,旅游附加值低,質量不高。這主要是因為保定旅游資源開發盲目性大,缺乏科學合理和前沿的指導思想去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發展還停留在采摘、觀光、農家樂,發展方式是粗放型增長方式,游覽方式多為“一日游”,游客消費主要是門票和交通,旅游紀念品也毫無特色,多景區雷同導致游客有錢花不出去。
2.旅游內容開發深度不夠
鄉村旅游的本質是其鄉村性,其得以發展與現在城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有莫大的關系。所以留住游客的關鍵在于與城市形成強烈的視覺、感覺偏差,使游客體驗鄉村風景和民俗文化。但是,保定旅游景區在開發中脫離了正確的軌道,景區建設傾向于現代化城市建設,沒有深度挖掘當地的文化內涵,產品停留在淺中層階段,僅以觀光為主,輔以不多的歌舞表演,缺乏個性,無形中削弱了保定市鄉村旅游的獨特魅力。
3.品牌意識薄弱
目前,保定市剛剛步入旅游品牌時代,但整體而言,品牌意識依舊薄弱。保定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民俗也極具特色,但是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特色像是曲陽石雕只是在當地被人熟知,并沒有形成品牌被游客熟知,這就導致不能在前期吸引顧客,更不能在游覽后留住顧客。
4.宣傳推廣力度不強
保定雖然借旅發大會的勢頭宣傳了保定的旅游資源,但宣傳效果并不顯著,很多宣傳也都是針對整體旅游這一事件的宣傳,并沒有針對旅游資源進行直接宣傳,更沒有形成輿論引爆點成為游客的飯后談資,加上保定市旅游資源相對分散在各縣,旅游景區單獨的宣傳推廣并不能提升游客心中保定市固有的旅游形象,致使景區宣傳推廣不到位,不能有效的挖掘京津客源地市場的潛力。
四、保定市鄉村旅游創新發展的策略
1.杜絕盲目開發,用理論指導實踐
保定市鄉村旅游的發展經歷了采摘、農家樂的階段,現在借旅發大會的東風打造休閑度假游,但是,成為旅游強市,轉變旅游產業增長方式,提高附加值,保定市發展鄉村旅游還需要新思路、新創意。比如用價值共創的思想,發展鄉村旅游新類型。以往的旅游類型是景區提供旅游產品,游客觀賞,現在可以通過與游客互動,鼓勵游客之間互動以參與到景區的發展建設或者景區提供的服務活動中,引導游客深入體驗,提高顧客滿意度,共同創造價值。讓游客將此次旅游作為豐富人生體驗,提高生命質量的新消費方式。
2.挖掘地域特色,用民俗打造亮點
發展鄉村旅游,就是要將鄉間風光和鄉土民俗切實的展現給游客,要使游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鄉村旅游的賣點,更是發展鄉村旅游的生命力。所以發展鄉村旅游,要在旅游六要素上全方位深度體現本土特色,吃要代表當地特色,居住環境在干凈衛生的基礎上體現當地民居風格,交通工具要有鄉土味,景區要深挖歷史傳說并輔以自助電子講解,開發飽含當地特色的旅游商品,要讓游客有留念價值,娛樂活動要展現當地的民俗。通過深挖當地特色,提高景區的文化內涵和品位,打造景區新亮點。
3.提升景區形象,用品牌留住客源
旅游產品作為服務類商品,消費者只有來到景區才能消費,所以保證品牌效應的延續性,首先放棄單打獨斗的景區宣傳,聯合周邊特色不同的景區,打造品牌旅游區,提升景區形象,以多景區共享基礎設施,不同景色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的規模經濟效應,延長顧客游覽時間;其次要售賣代表保定旅游內涵并且物美價廉的特色旅游產品,杜絕多景區商品雷同的現象,使游客可以以紀念品的形式留著這份記憶或者轉送親朋好友,在無形中延長旅游景區對游客的影響力。
4.加大宣傳力度,用口碑創造影響力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要抓住游客的眼球不能只拘泥于電視、廣播、宣傳手冊等方式,還要順應時代潮流,加大網絡宣傳。比如,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通過發軟文和多種互動的方式宣傳景區;以景區或民俗風情為背景拍攝微電影代替傳統風景宣傳片,以系列短片的形式在商場電子屏等地播放,直面游客進行宣傳;通過在景區舉辦騎行或者繪畫類專業比賽,間接宣傳景區風土人情。總而言之,網絡時代,景區宣傳不僅要多渠道,更要有針對性,不僅要投入資金,更要讓口碑創造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范曉梅,劉斌,史云.論鄉村旅游的民俗文化資源憑借--以保定為例[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8):121-122,155.
[2]彭述林,楊茜.保定市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探究[J].安徽農業科技,2012,40(2):917-918,936.
[3]孟祥林.體驗經濟背景下保定旅游資源整合和發展策略探索[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3(3):30-36.
作者簡介:孟楠楠(1992- ),女,漢族,河北邢臺市人,管理碩士在讀,河北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方向:市場營銷;沈占波(1974- ),男,漢族,河北趙縣人,河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