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磊
摘要:本文基于全國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譽工程實施的現實意義進行論述,并在此基礎上,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作為分析對象,就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對當地地方文化所產生的影響進行闡述。希望能夠為從事相關工作的單位或個人帶來有益參考。
關鍵詞:舞美工程;地方文化;影響;彭水
全國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是由中國文聯、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主辦,中央精神文明建設組委會、教育部、文化部、中央電視臺、中國舞協聯合倡議,并于2007年12月在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叭珖罗r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開展,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所提出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指示精神,通過文化志愿,服務基層公共文化體制建設,提高農村地區少年兒童的文藝素養,促進少兒文化素質的全面綜合發展。該工程滿足于改革開放新時代背景下的總體規劃要求,為農村地區少年兒童所設計的一套通過舞蹈美譽為主要方式,達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目標而開展的一項長期惠民工程。工程的開展,將會在未來時期對中國地方文化未來的走向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一、開展全國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實際意義
全國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至今已經走過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國舞蹈家協會作為主要實施單位,每年都會針對當前農村藝術教師短缺,藝術教育落后的現狀,組織優秀舞蹈專家深入基層,進行師資培訓,加強基層師生對舞蹈的認知感,使偏遠貧困地區的教師和學生近距離了解、接觸到了優秀的舞蹈藝術,喚起了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熱愛之情,在鄉村培育了藝術的土壤,播下了藝術的種子,極大促進了基層舞蹈藝術教育的發展。
第一,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目的在于幫助農村地區的農村孩子,逐漸成為傳承保護傳統舞蹈藝術的重要參與者。讓全國各地農村地區相對較為豐富的地方舞蹈資源成為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課程和相關教材撰寫的重要基礎。
第二,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開展,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對當前農村地區孩子們的心靈進行凈化,讓他們的智慧得到啟發,讓舞蹈的藝術之美得到最大程度體現。
第三,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開展拉近了城市與農村之間素質教育的差距,讓農村地區的學生和城市地區的學生一樣,能夠接受高雅藝術教育的熏陶。
第四,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積極推動農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
第五,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開展還是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搶救性保護措施,以及是多這些文化遺產進行傳承的有效辦法。
第六,在少數民族地區及學校當中,隨著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不斷深入,這些學校的辦學特色不斷得到彰顯,表現出這些地區的素質教育成果。
二、以彭水為例,談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對地方文化的影響
2007年,彭水成為全國首批實施該工程的8個基地縣之一(西南地區唯一基地縣)。通過近十年的努力,新農村少兒舞美工程彭水基地蓬勃發展,實現了鄉村舞蹈老師全覆蓋。涌現出了到北京展演獲金獎的《黃絲螞螞》、參加CCTV青少年網絡春晚的《歡樂土家娃》、入圍第九屆“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總決賽并獲獎的《山那邊的孩子》等較高水準的少兒舞蹈作品。
2015年5月,中國舞協、重慶市舞協將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少數民族舞蹈課堂授予彭水縣森立希望小學、郁山鎮中心小學。民族舞蹈課堂項目實施后,中國舞協、重慶舞協選派志愿者百余人次、歷時470余天,不畏嚴寒酷暑往返北京彭水或重慶彭水,深入兩所學校指導學生們進行舞蹈的學習。重慶市舞蹈協會還指派專業的舞蹈編劇緊密結合地方民族文化,挖掘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創作了多部地方舞蹈,并于2016年6月進行了彭水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少數民族舞蹈課堂”匯報演出。
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少數民族舞蹈課堂”活動的開展成效顯著、影響深遠。
首先,憑借中國舞協、重慶市舞協選派的舞蹈文藝志愿者來到學校開展文藝支教活動,極大程度上讓這些學校的藝術教育教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強化,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感受到舞蹈學習給自己所帶來的快樂,并讓這些學生受到了舞蹈藝術的熏陶。讓學生的視野、心胸都變得更加廣闊。通過觀察能夠發現,依靠此次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進行,讓學校當中很多學生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巨大的改善,并且讓學生們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
其次,在此次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開展的過程中,把苗族土家族舞蹈的教學納入了學校日常教學活動當中,有效彌補了學生在接受日常教育的過程中只有美術、音樂、體育課程而缺少舞蹈課程的不足。并且讓學校對當地文化的宣傳有了更加直接有效的途徑。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憑借課間操、活動課、舞蹈課等,來接觸具有顯著地方文化特征的舞蹈教學,讓地方文化能夠得到有效傳承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再次,依靠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開展,彰顯了彭水地方民族校園的辦學特點,還彰顯了具有苗族地方文化特色的素質教育成果。這是一項讓地方文化得到有效宣傳的,具有很強公益性質的文化工程。憑借媒體的大力宣傳,讓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在彭水縣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由此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與重視,讓更多人開始對彭水縣的地方文化產生興趣,并對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進行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支援,讓當地更多的孩子在此次工程當中受益。
最后,憑借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開展,為彭水縣地方文化的推廣培養了一大批有經驗的志愿者,使這些志愿者不但可以在文化教育上有所貢獻。更能在以苗族舞蹈為核心的彭水地方文化宣傳上提升知名度與美譽度,為以后苗族舞蹈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述,隨著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的深入開展,給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發揚提供了更大的機遇和空間,地方政府和學校應憑借此次契機,做好對地方文化的宣傳工作,并且讓這一地區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地方文化教育。
參考文獻:
[1]中國文聯.公益項目之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
[2]重慶舞協,重慶代表團5部作品獲“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獎 彭水縣新農村美育結出碩果[J].2017-07-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