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強則中國強,祖國的建設需要青少年的熱血奉獻,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作為培養未成年人主要機構的學校,無疑背負著巨大的教育和保護責任。學校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生命安全,對于家庭的完整和社會的安定也有間接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校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下文就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展開討論并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引言:
學校作為《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責任主體單位,有著重大的安全責任,但目前學校安全管理形勢嚴峻,不容樂觀。意外事故及故意傷害事件是威脅未成年人安全的核心因素,包括自殺、他殺、群毆以及敲詐勒索等方式,發生這些安全事件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防范,對于學校來說,只有提高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管理手段,以防范為前提,對教師學生進行思想觀念和實際行為的雙重指導和監督,配合完善相關的監管制度,強化監管力度,才能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實現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學校安全管理不容樂觀
切實保護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是學校的一項法定義務,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學校是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主體。
總體上來看,學校安全管理不容樂觀。踩踏事件、學生跳樓、食物中毒、性侵事件、校門口被傷害事件、打架斗毆、學生之間互相開玩笑傷人、打球時故意沖撞傷人等學校安全事故,頻頻見諸報端。
據教育部《26年全國中小學安全事故總體形勢分析報告》,26年,全國各地各類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中,25%的安全事故發生在學校內部,主要是校園傷害和學生斗毆,其中校園傷害占56%。
二、學校存在安全問題的原因
究其原因,學校安全問題及其隱患存在,主要是如下幾個原因:
(一)學生安全意識淡薄;課間活動忽視安全問題、課堂學習時疏忽安全隱患、同學交往淡化安全意識、法律觀念和個人安全心理淡薄、缺乏自我救助的安全意識。
(二)獨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下,在成長過程中失去了自我安全的經歷、意識、反思,導致獨生子女天生安全意識缺乏,抗挫折能力較弱,安全事故發生率比其他孩子高。
(三)學校周邊環境復雜,比如小商小販叫賣、網吧游戲廳、道路情況復雜等等,都給學校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三、學校安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是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安全意識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會治安安全、法律意識、飲食食品衛生及傳染病預防教育(禽流感、艾滋病等)、自然災害安全、預防觸電、溺水、校內安全知識、校外活動安全、生活中各類安全教育等。采取安全宣傳欄、校報、集體朝會、班會、校園安全日活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組織學生生存自救演習。
(二)制定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如校門口設立安全執勤崗,執行進門登記及出門條制度,非本校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學校區域,學生沒有班主任簽字的出門條不得隨意外出;不得將非教學所需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或者動物以及受治安管制的刀具、器具帶進學校;除緊急救助車輛外,任何機動車輛不得進入校園;學生在校期間,下課高峰期的樓道應有老師導引,保持通道暢通,不得封堵安全出口,避免踩踏事件;學校保衛人員按時巡邏,確保學校安全;制定住宿管理制度,進出寢室的非本樓人員必須登記核查身份證件等。
建立衛生保障制度,向學生提供的食品、飲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杜絕“三無”產品和不合格產品進校,防止食物中毒。
學校制定火災、地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其他緊急事件處置預案,設置報警求助、應急處置設備和安全通道,并確保其安全有效。
學校組織文體活動、慶典、比賽等大型活動,應當明確規定進出順序,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活動,應當制定安全預案,配備救護藥品器材,并安排教職員工全程陪護和管理。
學校發現生理或者心理異常可能影響學校安全的教職員工,應當采取調崗、離崗治療等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設立心理咨詢中心,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疏解心理壓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抗壓能力,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組織各種社團,經常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增進溝通來解決自身的困惑;安裝防護欄桿,有效避免跳樓事件;學校發現有異常生理、心理情況的學生,應當給予幫助并及時通知監護人,并保護當事人隱私。
(四)清理整頓學校周邊環境,消除安全隱患,還學校安靜、和諧的學習氛圍。學校要建圍墻,校門口的秩序要由城管、交警、學校保安共同維護,校門外路口應有警示標志和減速帶。
小結:
綜上所述,學校應該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這不僅是學校的應盡法律義務,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需要。具體可以從注重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制定和執行完備的安全管理制度,營造和諧的校園風氣;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清理整頓學校周邊秩序,消除安全隱患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健全國家監護制度創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J].林依帆.中國民政.2016(08)
[2]《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沒有牙齒的法律”[J].徐霄桐.人民教育.2014(24)
[3]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對策研究[J].鄒學忠,許海燕,蔡巍.科技資訊.2015(04)
作者簡介:張語芮(2000.10.9)學校:四川綿陽中學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