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艷
摘要:關愛學生是培養數學興趣的前提;創設數學情境激發興趣;活動讓學生帶著興趣走進數學殿堂,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美,數學生活化提升興趣,設計有梯度的練習讓不同層次學生體驗成功
關鍵詞:關愛學生;巧設情境;數學的美;數學生活化;梯度的練習
當前的教育體制改革和新的教育理念就像一陣清新的海風,不斷沐浴著我們教育工作者。新的理念倡導我們: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學生為興趣而學。這正如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了適應新課程和教學,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只有盡快地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教法,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大膽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手段,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嘗試新教材的開發和應用。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想談談幾點感受:
一、關愛學生,是培養數學興趣的前提
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融洽的朋友關系,在這個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可能課堂上認真聽講:你要善于俯下身體和學生交談,而不是昂起頭;你要和學生一起討論難題,而不是給出答案;在你提問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請回答”,無論回答是否正確,一定要微笑耐心地聽他說完……記得在一次數學測驗中,一位剛轉入的學生只得了42分,事后了解到這位學生生活在單親家庭,學習生活都沒人照顧,所以自暴自棄,我沒有批評他反而還表揚了他對某道題的解法有獨特的見解。此后的課堂中,我總是喜歡提問他,只要他回答的有一點正確,我都毫不吝嗇給他熱烈的掌聲,漸漸地,數學課上他的神情專注了,臉上笑容也自信了,也喜歡積極思考問題和舉手發言了。
二、創設數學情境激發興趣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是他們的天性。那么怎樣能夠在極短的時間抓住學生所有的注意力。作為數學老師要善于設置生動的情境,巧妙的情境就會像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讓你的教學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端。在教學《年月日》的認識時,我就設置了這樣一個情景:我先讓學生個人說出自己的生日,接著又問他們多久過一次生日,學生饒有興趣地一一作答。當輪到我介紹自己的生日了,我對他們說:“老師今年44歲了,可我只過了11次生日,這是什么原因啊?”孩子們詫異地瞪大眼睛看著我。這時我問他們:“你們想知道原因嗎?”“想!”“別著急,等你們學習了這節課,就能解開這個秘密了。”短短的幾句話就讓孩子們以最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這節課的學習中,可想而知,學習效果也是極好的。
三、活動讓學生帶著興趣走進數學殿堂
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在教學活動中加入具體的活動,并讓學生參與其中,這就給了學生更多的實踐數學知識的機會。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因為這是一節概念課的教學,如果只靠我的講解,學生一定會感覺很枯燥,認識也會很膚淺。所以課前我準備了一些軸對稱的物體的小圖片:蝴蝶,蜻蜓,飛機,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在課堂中,我讓他們小組合作,自己動手去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去發現藏在這些不同圖形中的共同規律—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然后告訴他們,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四、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美
數學一直都被打下枯燥的烙印,可我卻認為數學很美,數學的美,美在干練,美在簡潔,美在實事求是。對稱圖形的協調美;數學周期現象散發的芬芳;轉化策略神奇;相遇問題中兩個簡單的詞匯“相向”、“相對”所能詮釋行程問題中那么復雜的情境……教學完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后,他們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出不同的彩色圖案來裝飾班級;學習完地形的面積公式后,他們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出一堆木材的根數;學習了圓錐的體積后,他們能幫父母估測出打谷場上那一堆稻谷的重量……難道你不覺的數學神奇嗎?
五、教學的生活化提升興趣
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如果數學脫離了生活,那么一切將變成紙上談兵,了無生趣。記得在教學完軸對稱圖形這課后,為了讓他們有更加切身的體驗,我領著孩子們走出校門,到馬路旁,讓他們仔細觀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學生在觀察中顯得十分的投入,有的找到了樓房,有的找到了樹葉,有的找到了汽車……學生把日常生活中每天看見的,但又沒有意識到是軸對稱圖形的物體一一列舉出來。這樣讓課本“走出”教室,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實踐中感知。
六、設計出有梯度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體驗成功
“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有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依據學生的個性差別,創設不同難度的練習題,讓每一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收獲的喜悅。例如,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基本的問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如果學生完整、準確、精練地回答了問題時,發表了新穎獨特的見解時,提出了有價值的質疑時,教師都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并讓其他學生一道分享成功的歡樂,還要注意多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獲得成功體驗。記得那是一節《圓的認識》課,我讓一位女生上黑板演示畫一個半徑為10厘米的圓,可是測量時卻發現直徑是10厘米,女孩紅著臉緊張地看著我。我想此刻如果就讓她坐下,她內心一定充滿挫敗感,再也無心聽課,于是我就對她說:剛才一定是老師的要求說得不夠清楚,如果讓你重新畫一次,你一定會完成得更好,對嗎?”她自信的點點頭。第二次她畫得很認真,也完成得很出色,在同學們的掌聲中踏實地坐下了。所以我們的課堂中應關心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哪怕進度慢下來那又何妨?
總之,除了以上幾種常用的方法外,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與激發,還有賴于數學教師的精心培養和細心呵護,只要我們每堂數學課都能精心創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教學情景,挖掘出一些數學趣味因素,從而使數學課堂高潮迭起,妙趣橫生,我們能從根本上改善數學學科的繁難,枯燥乏味的負面特點,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其樂融融,從而達到“有趣的數學,快樂地學”的最佳境界。
參考文獻:
[1]謝佩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J].教育革新,2005,(4).
[2]朱才龍.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青年教師,20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