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義
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60軍的爭取與改造,是一段濃縮了的階級斗爭史,也是一臺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活劇。國民黨60軍經過洗心革面的思想改造,光榮地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鑄就了九臺誓師入川作戰、首批入朝血戰白云山、最先攻占漢城等赫赫戰功。回首歷史,挖掘先輩先烈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血染風采,對現在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是用先進理論說服人。馬克思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我黨在爭取60軍起義的過程中,注重用黨的先進理論影響國民黨官兵。抗日戰爭期間,184師政訓處(中共黨員負責)把《新華日報》《論持久戰》等進步書刊引入部隊,卓有成效地推動了184師官兵思想進步。師長潘朔端在武漢養傷時,經中共黨員石泉結識了羅炳輝將軍,得以初步了解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持久抗戰方針,閱讀大量“禁書”、“禁刊”,加深了對共產黨的認識。到東北戰場后,他指定副官每天利用發報機收信裝置收聽、記錄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新聞,整理成文,裝入機密卷宗,作為每日“功課”,送師團主要將領閱讀。1946年5月30日潘朔端率部海城起義,成為60軍最早投誠的部隊。當時東北戰場仍然是敵強我弱的態勢,184師將領之所以能夠撥開戰爭迷霧走向正義,靠的是共產黨先進理論指引。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了血與火的考驗,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必須毫不動搖,背離或放棄,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要適應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當好理論大眾化的傳播者,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陣地上,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這個批判武器,與敵人正面交鋒,搶占先機,奪得勝利。
二是用真誠情懷感染人。情到濃處理自通。滿懷對官兵的感情、熱情和激情,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才能做到情理交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對起義部隊改造是一個艱難過程,政治干部是要負出生命的考驗。政工干部分到起義部隊后,每天晚上睡覺都把手槍壓在枕頭底下,子彈上膛,再關上保險。一些官兵偷雞摸狗、調皮搗蛋,甚至變著法子搞點惡作劇。連隊指導員的工作最艱難,但他們知道腳往哪兒邁,才能在連隊站得住,話如何說,才能印在士兵的心坎上。他們到了連隊不搞特殊化,發揚老八路作風,尊重士兵、依靠士兵、相信士兵,以平等待人贏得士兵的信任。情感是化干戈為玉帛的潤滑劑,也是密切官兵關系的重要紐帶。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情”的橋梁,做到真情傾注、真誠待人、真情感召,就很容易在動之以情中曉之以理,在情感共鳴中啟迪心靈,在情理交融中引導官兵追求崇高、完善自我。要尊重士兵的主體地位,不僅要關注關心官兵實際生活,更要關懷關切官兵的全面發展,把真情傾注在培養人塑造人的軍旅實踐中,拉近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情感距離,從內心最深處感染人觸動人。
三是用鮮活事實打動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觀改造客觀的實踐活動,因而惟有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以務實的舉措,有效的方法,才能打動人、影響人。興隆整訓,是中國共產黨改造國民黨起義部隊的一個全新起點,由有著豐富對敵斗爭經驗的東北局敵工部部長李立三負責。他們探索出用發動士兵群眾開展訴苦運動的方式改造起義部隊的新路。第一步是“倒苦水”,說一說自已的苦;第二步是“算細賬”,算一算地主“剝削賬”和窮人“政治賬”;第三步是“挖苦根”,挖出萬惡的剝削制度是勞動人民的“苦根”。 在廣大政治干部的啟發引導下,官兵們從敬畏地主到痛恨地主,從痛恨地主到痛恨蔣介石,實現了思想認識新飛躍。過去翻來覆去講的道理,聽進去的話不多;現在靠著發動士兵,開展訴苦教育,用士兵所見所聞所歷所感的真實生活作內容更接地氣更加真實可信。一年后,毛澤東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從中央蘇區起,就想找一個教育俘虜兵的好形式,這次訴苦三查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事實勝于雄辯。堅持求實原則,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貼近官兵思想實際,貼近官兵生活,使教育落到實處。要切實把理論與官兵實際結合起來,力求做到認識與實踐相統一、主觀和客觀相統一,因人因事因時因勢制宜地開展教育。要堅持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新變化,官兵需求新特點,不斷對教育的目標、內容、載體和方法進行調整創新,使之與不斷變化的實際相協調相適宜。
四是用人格魅力感召人。人格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政治工作者立起威信的重要支撐。作為教育者要堅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踐行自己倡導的道德觀念和規范,力求將身教和言教有機結合起來。起義部隊的官兵能夠實現思想大改造,離不開教育者高尚人格的感召。指導員浦紹林是184師海城起義后,經過思想改造后成長起來的解放軍干部。雖然只有19歲,軍裝才穿3年,可是一個人能夠完成改造百十人起義官兵的任務。既不用大洋,也不用大棒,就能把官兵攏住,靠的是現身說法。生活上,他不講享受,不讓士兵打洗臉水、倒洗腳水、疊被子,不吃小灶,堅持與士兵一個樣;戰斗訓練時,幫著落后的戰士扛槍、背包、背米袋子,注重思想互助和體力互助。在朝鮮戰場上,教導員林家保帶領第2連占領381高地的戰斗中,不幸中彈倒在敵人的暗堡前。看到教導員負傷,戰士們不顧個人安危在槍林彈雨中營救教導員。最后以犧牲18勇士的代價拿下高地,救下教導員。毛澤東說,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這個民主主義中體現了官兵一致,更彰顯著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或者努力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用自己的模范行為感召官兵,不斷增強人格力量,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實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