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瑤
摘要:隨著中國人口逐漸進入老齡化,特別是城市中空巢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以及重病老人現象日益嚴重,解決老齡人口安置與社會贍養問題將是社會的重要任務,國家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目前現行的政策主要有以政府購買社區養老服務方法,但此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受到種種限制,而且形式過于單一,不能更好的解決老齡人口的安置問題,本文旨在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及改進措施,旨在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發展,為老齡人口提供更好的保障與服務。
關鍵詞:政府購買;社區養老;服務方法與策略
前言: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中國社會已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在中國城市人口中,10%為老齡人口,比重已到達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而且這一指標也在逐年增長,特別是在一些經濟落后地區,更是出現了未富先老的跡象,經濟發展壓力增強,在此種情況之下,國家采取了相關措施,以政府購買社區養老服務的方法,嘗試解決養老問題,本文對現行方法提出了一些探討和建議,以便更好的服務于老年人,讓他們安度晚年,使他們老年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樂趣。
一、現階段政府購買社區養老服務的主要方法
(一)根據社工服務項目購買
政府以社工服務的項目,例如家庭清潔、營養配餐、日??醋o、康復保健、文娛活動等項目,對全社會公開招標,以家政公司現有項目為基礎,開展招標工作,應標的社會家政公司以其工作的的內容,進駐社區需要服務的老人家庭,對其進行事先約定的相關服務,這樣形成了一種政府出資,社區老人得到照看的基礎方式[1]。
(二)以養老服務券方式購買
養老服務券又稱養老服務憑單,此種養老服務憑單是政府印制的有效憑證,根據老人的失能狀況給予相應的發放,老人領到憑證之后,可根據養老服務券的內容,去相關指定商家消費,例如洗衣、看護、用餐、理發等等,消費結束后不用以現金與商家結算,只需要支付養老服務券就可以實現結算,之后商家憑養老服務券,再去政府進行結算。此種方法在全國得到了普遍的推廣,但是商家與政府部門結算上存在很大不便利性,是此種方式的弊端。但是對于需要得到服務的老年人來講,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而且帶來很多便利性。
(三)以補貼家政公司的方式購買
現今社會中,家政公司大部分都是獨立運營的有限公司,自負盈虧,他們中大部分不具備公開招標的資質,無法參與政府公開招標。但是他們在養老服務中起到的作用卻是無法忽視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由社區確定本區域內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數量,具體報給家政公司,由家政公司提供相應的上門服務,包括打掃、日常護理、日間照料、配餐等服務,再由家政公司進行月底統計,到政府部門進行結算。此種以政府補貼家政公司的方式,擴大了老年人的服務平臺,使一些小型家政公司積極的參與進來。目前政府也通過嘗試對一些民辦養老機構、小型康復中心進行投入,鼓勵其參與到老年人的服務平臺中,加強對社會力量的引導,促使養老平臺的建設[2]。
二、現行居家養老服務的弊端及解決方案
(一)社工服務項目的局限性及解決方案
由于止前社工服務項目都是固定不變的,這就在具體的對老年人的照料中形成局限,而且社工服務的項目,大多是針對那些生活有困難或者空巢、獨居的老年人,他們有自主行動能力,但是對于那些失能、失智的老人,沒有行動能力,往往就不能達到更好的照顧,只能被送去養老機構,但是目前國內普遍存在養老機構數量不足,無法安置的問題,這就造成了急需要照顧的老人,卻無法得到照顧的現象。另外,是社工服務的局限性,有的老人需要陪浴、有的需要心理輔導、有的需要陪伴下樓曬太陽等等,這些需求,都不在事先約定好的社工服務項目之內。對此應鼓勵更多的家政公司及社會團體參與進來,開放社工服務項目的增加,使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更多種多樣的解決方案。
(二)養老服務券的弊端及解決方案
養老服務券的嘗試發行,已有一段時間,在目前來看,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人憑借服務券,可以自行選擇商家服務,這樣促進了商家的服務意識,可以給老年人帶來更多的便利性,但是從近年來養老服務券的使用來看,大部分養老服務券都被用于購買食品、消費品等,而理發、送餐、家政服務等服務類的項目的使用不超過10%,而一些地區更是出現了干脆把養老服務券直接折成現金的機構,100元的服務券補兌換成70元左右的現金,此種情況的發生,大大降低了養老服務券的意義,還不如直接發放現金給有需要的老人。另外一種情況是,養老服務券的發放量太少,不能滿足大量有需要的老人的需求。對此,應加大力度打擊養老服務券兌換機構,使其不能從中謀利,要及時對老年人進行教育,鼓勵使用養老服務券進行更多服務類的消費,從而解決現實的問題,加大對養老服務券的財政投入,把更多的資金用于養老服務券的項目[3]。
(三)補貼家政公司的弊端及解決方法
補貼家政公司的方法,現在在國內大部分區域都有使用,而且是大量使用,大量的家政公司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做飯、打掃、購物等服務,一方面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弊端,如家政人員只能為老年人提供一些簡單的服務,但是對于家庭矛盾給老年人帶來的心理問題、物業維修問題、就醫服務咨詢等問題就不能很好的解決。另外政府補貼的家政服務,目前只能提供給無子女老人和獨居老人,而其它相同情況但是達不到標準的老人卻無法受益,導致受益面太窄,而引發老年人間的平權問題,可是如果向全社會有需要的老年人開放這一服務,又存在著財力不足的問題。
結語:
本文通過對現行政府購買社區養老服務方法的探討,包括根據社工服務項目購買、以養老服務券方式購買以及以補貼家政公司的方式購買等多種方式,深入研究了此些方法中存在的利弊,并合理提出了改善意見,旨在通過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應對老齡化問題,同時,筆者也認識到,要妥善地解決老年人的安置問題,這需要更多的企業、事業、社會力量的加入,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為老人打造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時華,余世喜.政府購買社區養老服務:動因、模式及困境[J].中國勞動,2015,01(08):74-77.
[2]林源聰.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現狀、問題和對策[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7,03(03):1-4.
[3]孫紅遠.績效視角下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1(12):278-2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