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平
(山西省臨汾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分局,山西 臨汾 041000)
臨汾市地表水水質分析與評價
陳素平
(山西省臨汾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分局,山西 臨汾 041000)
根據2017年5月臨汾市地表水質監測成果,對河流地表水中氨氮、總磷和化學需氧量進行分析,分別從河流污染項目河長、主要污染項目的分布規律、城市段上下游水質狀況、出入境水質及支流口水質進行評價。經過分析發現,臨汾市河流中主要污染項目受工業排污和城市河段生活排污影響較大,針對臨汾市河流水體污染現狀,為防止水生態進一步惡化,需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保障河流水質,保護水資源生態。
水體污染;水質分析;評價;建議
為全面、準確掌握臨汾市河流水體污染動態,給臨汾市水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臨汾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分局于2017年5月對臨汾市河流地表水進行了水質采樣及分析。本次水質評價河長共1083.4 km,評價范圍涵蓋芝河、州川河、鄂河、昕水河及其支流、汾河及其支流、沁河及其支流等21條河流,在此范圍內共布設水質監測斷面88個,基本評價項目包括pH、電導率、溶解氧、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氰化物、總砷、揮發酚、鉻(六價)、總磷、總氮、氟化物、汞等14項內容。綜合此次水質采樣結果,本文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見表1)與《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395-2007)從不同方面對臨汾市河流地表水水質進行分析評價。

表1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單位:mg/L
2.1 臨汾市河流主要污染項目監測結果
本次水質分析對臨汾市河流水體內主要污染項目進行了河長類別分析評價(見表2)。評價河長為有水河段965.8 km,其中化學需氧量評價河長為273.7 km,高錳酸鹽指數評價河長692.1 km。污染河長按低于Ⅲ類水標準統計。

表2 2017年5月臨汾市河流主要污染項目河長類別統計表 單位:km
氨氮是污染最嚴重的項目,污染河長為320.9 km,占評價河長的33.2%,其中劣Ⅴ類水河長310.6 km,占評價河長的32.2%;總磷污染河長為324.7 km,占評價河長的33.6%,其中劣Ⅴ類水河長280.8 km,占評價河長的29.1%;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污染河長282.8 km,占評價河長的29.3%,其中劣Ⅴ類水河長214.1 km,占評價河長的22.2%;氟化物污染河長為158.1 km,占評價河長的16.4%,其中劣Ⅴ類水河長16.9 km,占評價河長的1.7%;揮發酚污染河長為11.6 km,占評價河長的1.2%;總砷、氰化物、鉻(六價)、汞各監測斷面水質類別均為Ⅲ類。
2.2 臨汾市河流污染項目分布規律
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分析全市各河流河道內主要污染項目的分布規律。汾河干流高錳酸鹽指數和化學需氧量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主要受工業排污影響,變化較大;氨氮與總磷受城市河段生活排污影響;氟化物沿程基本穩定;揮發酚受局部排污影響較大;化學需氧量監測值最大的斷面為趙城斷面,監測值為超標倍數為18.4倍,其次為圣佛斷面,超標倍數為4.75倍。氨氮監測值最大為道美橋斷面,超標倍數為17.9倍,其次為柴寺斷面,超標倍數為15.6倍;總磷監測值最大斷面為洪洞斷面,超標倍數為4.45倍,其次為退沙斷面,超標倍數為4.40倍。汾河支流水質較好的有對竹河、團柏河、南澗河;水質較差的有洪安澗河、仙洞溝澗河、澇河入汾口;三交河、曲亭河河干。水庫下游河段基本河干,城市段及其下游污染嚴重。澮河出境西陽呈斷面主要污染項目為總磷、氨氮、化學需氧量,超標倍數分別為4.80倍、3.85倍、0.99倍。
沿黃各支流水質總體較好,僅在城市河段受到污染。永和縣城段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總磷,超標倍數分別為4.0倍、0.81倍。
沁河干流水質良好,支流藺河5月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
2.3 臨汾市城市段上下游河流水質評價
臨汾市16個縣區城市段上下游水體氨氮濃度、總磷濃度、化學需氧量濃度監測結果如圖1~3所示。

圖1 臨汾市城市上下游河道氨氮濃度比較圖

圖2 臨汾市城市上下游河道總磷濃度比較圖

圖3 臨汾市城市上下游河道化學需氧量濃度比較圖
從圖1~3可以看出臨汾市各縣市城市段所在河道水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城市段上游水質狀況:來水水質為Ⅰ類的縣市為隰縣;來水水質為Ⅱ類的縣市為永和、安澤;來水水質為Ⅲ類的縣市為蒲縣、吉縣;來水水質為Ⅳ類的縣市為堯都區、浮山;來水水質為Ⅴ類的縣市有大寧、侯馬;來水水質為劣Ⅴ類的縣市有霍州、洪洞、襄汾、古縣;曲沃、翼城、鄉寧上游河干。
城市段下游水質狀況:城市下游段河道水質大寧、安澤為Ⅲ類水,其余14個縣市城市下游段河道水質類別均為劣Ⅴ類,城市段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水體污染嚴重。
2.4 臨汾市出入境水質評價
臨汾市入境河流主要有汾河與沁河,出境河流有汾河、沁河、澮河、芝河、昕水河、州川河、鄂河。汾河出入境、澮河出境水質較差;芝河、昕水河、州川河、鄂河出境水質水質較好;沁河出入境水質良好。
芝河:出境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昕水河:出境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州川河:出境水質類別為Ⅳ類,污染項目為總磷,超標倍數為0.37倍。鄂河:出境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澮河:出境水質類別為劣Ⅴ類,污染項目為總磷、氨氮、化學需氧量,超標倍數分別為4.80倍、3.85倍、0.99倍。汾河:入境水質類別為劣Ⅴ類,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總磷、氟化物,超標倍數分別為17.9倍、3.66倍、2.00倍、0.26倍。出境水質類別為劣Ⅴ類,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總磷、氟化物,超標倍數分別為9.50倍、2.22倍、1.62倍、0.12倍。沁河:出入境水質類別均為Ⅱ類,水質良好。
2.5 支流口水質評價
支流口水質對河流水質狀況有直接影響。汾河的支流主要有南澗河、對竹河、團柏河、三交河、仙洞溝澗河、洪安澗河、曲亭河、澇河;昕水河的支流有東川河、城川河、義亭河;洪安澗河支流有石壁河;沁河的支流有藺河。
汾河支流口水質評價:南澗河入汾口水質類別為Ⅰ類,水質良好;對竹河水質類別為Ⅳ類,污染項目為總磷,超標倍數為0.31倍;團柏河水質類別為Ⅱ類,水質良好;三交河河干;仙洞溝澗河入汾口水質類別為劣Ⅴ類,污染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總磷、氟化物,超標倍數分別為11.2倍、4.95倍、3.41倍、0.20倍;洪安澗河入汾口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曲亭河河干;澇河入汾口水質類別為劣Ⅴ類,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氟化物,超標倍數分別為20.0倍、11.45倍、3.56倍、3.18倍;昕水河支流口水質評價:東川河入昕口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城川河入昕口水質類別為劣Ⅴ類,污染項目為氨氮、總磷,超標倍數分別為2.01倍、1.17倍;義亭河入昕口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洪安澗河支流水質評價:石壁河入澗口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沁河支流口水質評價:藺河入沁口水質類別為Ⅲ類,水質良好。
3.1 結論
2017年5月對臨汾市主要河流包括芝河、昕水河及其支流、州川河、鄂河、汾河干流及其支流、沁河及其支流等21條河流共布設的88個水質監測斷面進行了水質監測。臨汾市河流中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化學需氧量主要受工業排污影響,變化較大;氨氮與總磷受城市河段生活排污影響,變化較大。汾河干流四縣市是臨汾市主要經濟發展區,排污量大。汾河支流水庫下游城市段河道內無來水,河道水質完全取決于污水排放濃度,水體污染嚴重,如澮河翼城縣、曲沃縣、侯馬城區段;沁河與沿黃支流有一定的基流量,并且城市排污量較小,污染程度較輕。
3.2 建議
針對臨汾市河流水體污染現狀,為防止水生態進一步惡化,需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1)依法嚴格控制污染源。一是減少污水排放量,二是污水必須經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大眾環保意識,減少向河中投放垃圾雜物,自覺保護水資源生態。
(3)設立循環水。設想可以在汾河附近某地開設一個簡單的過濾廠,然后開辟水渠,接通汾河兩端,水流經過濾廠時對水質進行過濾、加工,經加工過的水流回汾河,如此循環,保證汾河水質。
X832
B
1673-9000(2017)05-0165-03
2017-07-19
陳素平(1975-),女,河南汝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水質化驗與分析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