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沖遠+湯清揚
摘要:在國家實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知識產權戰略的背景下,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對于促進京津冀科技型產業的發展,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從京津冀三地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的現狀入手,運用SWOT分析方法,分別對京津冀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威脅(Threat)進行分析,并針對京津冀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提出針對性措施,以期對深化區域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利權質押融資;SWOT分析
專利權質押融資是一種相對新型的融資方式,指企業或個人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財產權經評估后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的融資模式。專利權質押融資是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有十分成熟的專利權質押融資體系,而中國則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在國家大力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的背景下,京津冀專利權質押合作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一、京津冀專利權質押融資狀況
北京市作為全國科技金融中心,專利權質押融資發展起步較早,其專利數量、水平,融資服務全國領先。截至2011年,北京年專利權質押登記數為422,占全國總數的22%,2014年,北京市專利申請量為138111件,授權量為74661,其中發明型專利授權量為23237。
天津市專利權質押融資在2010年后獲得快速發展并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天津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0件,5年累計專利質押融資額達27.49億元,企業有效專利總量占全市76.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專利申請的企業所占比重達到19.1%。
河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發展起步較晚,專利數量少、融資體系不完善。但承接了京津地區創新要素的外溢,同時具有政策支持,取得較大的發展。2015年,全省專利申請量達44060件,專利授權量達30130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66件,分別較上年增長46.9%、49.7%、34.5%。成功辦理45筆專利權質押融資,融資金額超過10億元。成功引進北京優質代理機構8家,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增至34家,實現了各設區市專利代理機構全覆蓋。
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在此意見的指導下,京津冀三地多次開展會商,在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業等領域得成合作共識,共同完成了《知識產權協作框架協議》的起草工作。京津冀力圖打通科技成果轉移通道,在跨區域技術交易,人才引進、科技金融等方面形成協作。但不論是數量、規模、質量,京津冀三地專利權質押融資發展不平衡,還存在較大差距,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二、京津冀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的SWOT分析
(一)優勢(strength)分析
1.專利資源豐富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具有豐富的專利資源與專利權質押服務資源,三地資源共享,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京津冀地區專利的技術含量和專利密度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發明專利占比與每億元生產總值的有效專利量分別為61.2%和7件,遠超全國40%和1.5件的平均水平。同時,其專利代理服務水平高于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僅北京就具有全國40%的專利權代理人。充足的知識要素,資本要素與服務要素在區域內部轉移與流通對于三方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具有重大意義。
2.外溢效應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本出發點是首都功能疏解與產業轉移,所有不符合首都定位的產業將被轉移配置到津冀地區。北京具有豐富知識產權服務資源,“中關村知識產權要素一條街”集聚起600余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其專利權質押融資法律服務、咨詢服務和培訓服務全國領先。北京部分專利與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資源向津冀地區外溢,將促進專利權服務行業在區域內的重新布局。對于政府推動津冀金融機構拓展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提供擔保服務,探索建立質押融資風險多方分擔機制具有重大意義。
3.協同效應
京津冀區域聯合發展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共同解決專利權質押融資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將形成規模經濟,具有協同效應。共同建設、共同收益的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機制與高效快捷的知識產權要素流動體系,有利于營造良好合作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人才交流環境等。有利于發揮中關村和天津自創區以及天津自貿區的改革示范作用,拉動河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發展,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機制。對于建立跨區域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和一體化流動市場、科學系統的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評估體系,京津冀專利權運營平臺,跨區域專利權權投融資服務聯盟具有重大意義。
(二)劣勢分析
1.河北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合作的認識尚有欠缺
河北省知識產權管理普遍薄弱,對于知識產權重視不夠,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不完善。河北省環渤海灣經濟技術集團、石藥集團、風帆有限責任公司等大型企業在專利申請、專利運用、專利融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而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存在專利申請數量少、高價值專利稀缺、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意識薄弱等問題,沒有充分挖掘知識產權帶來的優勢,使得許多專利技術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2.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發展不平衡
河北省經濟仍處于工業化中期,鋼鐵等傳統行業占比較大,對新產業、新業態的關注不夠,投入不足,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創新鏈、產業鏈與專利布局對接不夠融洽,相對于京津地區缺少核心競爭力。區域發展差距懸殊,過去京津的科研成果在河北轉化率不足1%,理論不能有效轉化,專業資源實力差距遠大于規模差距。在河北省內,由于各地區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同,多地區仍主要以“銀行+企業專利權質押”的直接質押模式直接進行專利質押,這種不平衡會影響河北整體的專利權質押貸款發展。endprint
3.河北省缺乏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由于地緣因素和經濟差距,導致當地大量的知識產權技術人員、技術流向京津。在河北省,專利代理機構僅有21家,數量僅占全國2%,執業專利代理人95人,占全國0.97%,專利管理人才及專利代理機構嚴重不足,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和服務的能力與京津兩地相差較大。河北省仍需注重培育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專職人員,深入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和發展的調查研究,培養高素質、富有創造力的管理者。
(三)機會分析
1.順應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
2015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籌下,京津冀知識產權局共同完成了《知識產權協作框架協議》的起草工作,在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方面達成共識。京津冀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有利于優化三地知識要素、資本要素的配置,對于深化區域內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具有重大意義。
2.順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特別提出要加強區域間創新合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目前我國貫徹落實《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正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轉變。在這一政策環境下,各地區、各行業大力培育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競爭優勢,體現在專利申請總量提高了36.6%,其中發明專利增長了44%。同時,關注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是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新常態”,立足于專利運營、專利金融、專利池等運用方式多元發展。這樣的政策環境,將為京津冀區域建立完善專利權質押融資制度。
3.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課題。
2015年6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要求加強中小企業創業知識產權保護,扶持中小型創新型企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深化發展專利權融資合作是激勵區域中小型企業創新不可或缺的要素,三地將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政策背景下的時代課題,全面加強區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政策和業務指導,探索完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分析、質押融資風險管理以及質物處置,深化區域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
(四)威脅分析
1.政府在專利權質押合作機制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京津冀三地政府間缺乏協調,尚未建立區域政府間的知識產權合作機制和有京津冀特色的統一市場。由于三地在經濟發展程度、產業布局模式等方面的差異,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尚未制定協同發展規劃,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效益并沒有充分挖掘出來。河北省政府欠缺對科技型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對資產評估機構、專利代理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缺乏引導,影響專利權質押貸款評估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以至于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尚未有效銜接。
2.知識產權要素流通不夠順暢
京津冀一體化尚處于起步階段,要素市場缺乏活力,知識產權要素不能夠迅速集結和流動,京津兩地難以對河北進行幫扶。受到管理體制條塊分割的影響,不能夠運用現有條件創造一個跨區域、一體化、多方面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同時,由于河北天津支撐知識產權的專業服務體系相對薄弱,使得北京的知識產權成果難以在天津,河北兩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三地政府仍需要溝通協調和實質性建設。
三、推進京津冀專利權質押融合合作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政府合作,加強京津冀專利權質押合作的頂層設計
建立健全專利權質押融資協同推進機制,加強政府間的合作,充分發揮京津地區核心城市的龍頭地位和中心城市作用,全力帶動河北知識產權的建設,做到優勢互補,平等協作,形成優良的合作環境。完善京津冀三地溝通協商機制,加強信息溝通和協調配合,積極探索促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建立和完善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扶持政策,以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降低融資風險和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成本,推動京津冀三地專利權質押融資合作均衡發展。
(二)進行市場對接,破解京津冀專利權質押融資制約因素
完善融資配套體系,對接金融市場,鼓勵石家莊、廊坊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形成有河北特色的投融資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申請高價值專利,組織有力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加快專利信息傳播利用,深化專利競爭態勢分析,加強專利技術前瞻性布局。
健全融資體系,充分發揮各區域優勢,根據市場規律,合理分配各要素,加速知識產權流動速率;加強各城市的協作力度,減少金融機構合作的盲目性。建立完善的市場評估體系和銀行間風險控制與補償機制,做好風險的分解與分步控制,優化專利權質押信貸的品種,推動專利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簡化省內各地區交易流程,完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加快京津冀交易平臺建設,保證知識產權融資貸款的合理性與安全性,推動京津專利成果在河北的轉化。
(三)多元保障,推動京津冀專利權質押的快速發展
注重專業人才培養,深入開展知識產權管理和發展的調查研究,根據市場需要調整融資人才培養方案,增強相關人才的技術應用技能培訓力度。通過引進、聘用等方式引進高端人才,培養素質優良、專兼結合、富有創造力的管理者,提高融資合作服務業的綜合效率。
注重融資模式創新,積極利用互聯網提升融資平臺的智能化、標準化。加快推進河北省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信息化改造,建設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平臺,構建信息全覆蓋、服務全方位、標準全開放的在線融資服務體系,提升河北省專利權融資的智能化水平。構建多層次“互聯網+”投融資服務體系,完善企業數據中心,形成集約化、綠色化的發展模式。建立適用于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貸款特點的授信評級、風險評估等機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創新在線產權交易模式,鼓勵商業銀行和信托投資等機構通過質押融資等方式支持省內重點企業發展,促進知識產權的轉化和運用,提升融資的質量和效率。endprint